上周五虽然美国股市迎来让人期待已久的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大幅反弹2.61%,标普500指数上涨2.13%。
但是这并没有引发交易员们的亢奋,反而关于美股是否进入熊市的讨论更多了起来。“中国替代论”和“美国衰退论”的主体讨论充斥着纽约交易所每一个胶料,很多人都在期待这周四美联储能够做出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除非降息才能阻止美股的下跌。
现在不仅仅是国际大型投行在提示美股的下跌可能引发重大级别的下跌风险,就连美国财政部长也不得不承认美股可能会再次经历2008年以来的重大级别危机。
这种情况之下美股什么时候能够抄底?中国资产的牛市会持续多久?
万亿资金流出美国
3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股的大跌是健康的,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的上涨太过于狂热,比如在历史上2006年和2007年能够踩住刹车,美国的经济就会健康很多,就不会引发2008年的次贷危机。
言下之意,2022年-2024年美股的涨幅过大,未来还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跌幅。并且不排除因为美国股市下跌会引发美国经济新的衰退。
这样的言论直接给处于反弹之中的美国股市沉重一击。
3月13日,瑞银的核弹级报告炸翻全球资本市场:14万亿美元未对冲美国资产正在集体出逃,相当于每天有380亿美元从华尔街消失。
这个数字足以买下整个德国股市,或是支付美国军费开支整整八年。更讽刺的是,就在资金疯狂撤离的当口,美国财长贝森特却在镜头前微笑:"调整是健康的,2008年金融危机就因市场太亢奋"。
这场逃亡潮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矛盾的货币政策——一边通过GENIUS法案允许私人公司发行"数字美元",另一边却对6.7%的财政赤字束手无策。当美国科技股因中国AI崛起失去光环(比如DeepSeek R1模型碾压硅谷算法),当欧洲安全政策吸引万亿欧元回流,美元资产的"安全神话"正在变成危险笑话。
最具戏剧性的是资金流向:越南50%跨境电商用USDC结算,阿根廷30%中小企业接受稳定币支付,而中国A股总市值却在同期突破99万亿历史新高。这就像一场全球资本版的"农村包围城市",曾经被视作边缘的新兴市场,正用区块链技术撕开美元霸权的防线。
美元霸权的隐秘裂缝
"这不是监管,而是给私人资本颁发印钞许可证。"当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时,没人想到这份稳定币监管文件,竟成了瓦解美元霸权的特洛伊木马。法案允许Circle、Tether等公司用货币基金和回购协议背书"私人美元",而这类资产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元凶。
更致命的转折藏在细节里:私人稳定币日均交易量已达8000亿美元,超越Visa成为全球最大支付体系。这意味着当你在沃尔玛用USDC买咖啡时,实际是帮加密公司赚取铸币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在沦为摆设。
德银外汇主管Saravelos用"痛苦现实"揭开伤疤:欧洲投资者在标普500的损失已达2022年通胀危机水平。但这次美元不再扮演"避风港",反而因欧元崛起加剧亏损。就像1999年欧元诞生时的预言正在应验——美元霸权不是被外力击溃,而是从内部被"私有化"掏空。
最荒诞的对比发生在中国光伏市场:当美国还在为AI股回调焦头烂额,中国太阳能装机量已突破255吉瓦大关。这种产业迭代速度,让马斯克都忍不住暗示"需要再干一年处理危机"。
风暴眼中的生存法则
贝森特那句"政府赤字占GDP6.7%",恰似给这场资本逃亡写下血腥注脚。当美国养老金重仓的科技股遭遇散户撤离,当印度与马来西亚开始用卢比结算贸易,美元霸权的黄昏已投射出三重阴影:
私人印钞机失控:GENIUS法案创造的"平行美元宇宙",正让美联储重蹈明朝宝钞崩盘的覆辙
资产安全悖论:所谓"避险资产"的美债遭全球央行抛售6500亿美元,黄金储备却创55年新高
技术权力转移:中国AI模型训练效率超越美国同业3倍,直接冲击科技股估值根基
面对这场世纪变局,瑞银报告给出两个保命锦囊:将30%资产配置黄金对冲贬值风险,优先选择人民币计价的亚洲科技ETF。而更精明的投资者已在布局"去美元化红利"——比如重仓越南区块链支付平台,或是新加坡的稳定币结算中心。
当贝森特强调"调整不可怕"时,全球资金却用脚投票奔向A股99万亿新高地。这种官方叙事与市场现实的割裂,恰似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夜的场景重现。历史的经验残酷而清晰:霸权崩塌从来不是轰然倒塌,而是所有参与者默契转身的集体背叛。
信息来源:美国财长称市场调整是健康的,不保证没有衰退,“如果有人在2006-07年踩刹车,就不会有08年的危机”----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