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广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业务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前关税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有何新动向?从服务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给出一些观察。
“关税冲击以来,没有品牌的商家受影响最大。”ttd中国区资深业务拓展总监吴昱霖日前受访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较稳定的注重塑造品牌的企业,他们就比较有战略定力,没有立马调转船头。

ttd中国区资深业务拓展总监吴昱霖。受访者供图
据吴昱霖观察,近年来,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意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品牌展现出充分的自信,主动选择在海外主流媒体展示品牌形象,这种转变体现在:从单纯追求销售转化到注重长期品牌建设;从产品功能宣传到品牌价值传递;从短期营销到百年品牌的战略规划。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品牌正逐步建立起全球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力。”吴昱霖称,中国品牌长期以来更强调产品性能和性价比,但海外品牌更注重价值观的传递与理念的输出。
尽管当前的贸易局势比较复杂,但吴昱霖告诉南都记者,其实早在贸易战前,许多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就已涵盖多个市场。“也许某一市场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市场。而且,我们认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不应也从未局限于单一国家。”
吴昱霖强调:“我们客户普遍布局欧美和亚太地区。在品牌每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企业会根据不同市场的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习惯调整产品与营销策略,以实现更好的本地化适配。品牌的韧性和全球思维,是企业穿越外部不确定性的根本能力。”
从营销视角出发,吴昱霖建议,中国品牌要在全球高质量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强化品牌塑造。中国企业的品牌出海已从早期的1.0阶段演进至如今的3.0阶段:1.0阶段是供应链出海,二十年前中国供应链开始全球化布局;2.0阶段是优质产品出海,高性价比产品走向全球;而3.0阶段则更注重全球化品牌建设,即如何在场景与内容中与全球消费者建立信任感,这对品牌塑造至关重要。
第二,精准触达目标消费者。确保品牌价值、信息及故事通过优质媒体有效触达目标受众,是品牌建设的第二个关键要素。
第三,重视长期价值。在全球化1.0和2.0阶段,品牌更关注营销转化与销售;而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品牌需更加重视长期价值积累,需要评估品牌是否长期影响了目标消费者的心智,能否像海外百年品牌一样,与消费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与信任感。
采写:南都记者 赵唯佳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