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商机和机遇!“十四五”已过半,各省基建规划余量还有多少?

截至2023年底,“十四五”规划周期已过大半,回顾过去三年,在经历新冠疫情冲击、局部风险暴露以及市场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也是砂石骨料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


具体到各个省份来看,我们发现“十四五”基建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那么,2024-2025年哪些省份可能存在更大的基建需求增长空间呢?分析结果如下:


铁路及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整体偏慢

广西山东待建里程最大


综合各省市区“十四五”期间涉及传统基建项目的规划文件,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计划新增约8万公里,相较于“十三五”末增幅达到26%左右。

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各省实际建成项目增量大致在3万公里上下,完成率约为37%。

受前期疫情管控以及局部资金紧缺影响,2021-2023年期间,各省基建项目建设整体建设进度偏慢,意味着“十四五”后两年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施工量增长存在较大潜力。


图1:“十四五”规划内全国铁路及高速公路新建、待建里程(公里)

具体来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未统计港澳台数据)当中,铁路以及高速公路“十四五”规划待建里程仍超过1000公里的有19个。

其中,广西山东待建里程均超过4000公里,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位;

其次是云南、新疆以及西藏,待建里程在3000-4000公里左右;

安徽四川河南以及广东位于第三梯队,待建里程在2000-3000公里之间;

最后是浙江湖南辽宁、湖北、河北甘肃贵州江苏江西以及内蒙古等省市,待建里程多在1000-2000公里左右。


新、豫、川三省落实预期较强

山东有望加快释放


从实际角度出发,由于各省“十四五”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量多为预期值,铁路及高速公路实际新建里程可能会低于前期设定目标。

因此,不能仅依据待建里程这一指标来判断2024-2025年各省基建需求潜力,还应考虑到规划目标实际完成的可能性。


首先,在上述19个省级行政单位当中,广西、云南、辽宁、甘肃、贵州以及内蒙古属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

在国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大背景下,这些省份受到重点管控,债券发行多用于置换既有债务,流向基建领域的资金有限,铁路和高速公路待建里程预计难以全部落实,需求增长潜力普遍较小。


剔除化债任务偏重的省份后,通过规划总量以及完成进度来进一步筛选未来可能落实规划余量的省份。

一般而言,某地区基建项目规划量较大且完成情况较好,说明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政府有意愿、有能力推动项目落实,更有可能实现基建项目规划目标。


在剩余13个省级行政单位当中,铁路及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完成率不低于全国整体水平的有新疆、江西、河南以及四川等省份。

同时,从“十四五”规划里程增长总量来看,新疆、四川以及河南分别位居第一、第三和第四位。因此,新疆、四川以及河南三省基建施工量增长潜力以及落实可能性相对较高,2024-2025年铁路以及高速公路里程将进一步实现增长,对水泥需求形成拉动作用。


图3:13省铁路及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完成率(%)

另外,山东、安徽以及西藏三省铁路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其他省份,仅完成规划目标的20%左右,待建里程分别达到4100公里、3039公里和2928公里。

这3个省份基建需求增长空间较大,但目前执行情况不佳,后续需求释放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

不过,根据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山东为代表的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这意味着山东等省份需要承担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

作为政府提振经济的重要抓手,基建规划项目在山东有望加快释放,铁路以及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完成率大概率将出现明显提升。

总体而言,从铁路和高速公路规划里程以及实际落实角度来看,新疆、河南以及四川等省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并且落实可能性高于其他省份。

此外,山东省受经济增长压力影响,已规划未落实的基建项目有望加快推进,铁路和高速公路领域相关需求释放预计将好于前期。


“十四五”已过大半,各省基建规划余量逐渐减少,对砂石骨料的需求将持续上升,将为砂石骨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机遇。面对这一形势,砂石骨料生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基建规划,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基建投资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 杨浩威 · 审核 | 杨晓东

来源:水泥网


声明:本订阅号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无意侵权,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