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榴莲季,你实现“榴莲自由”了吗?
榴莲一直都是水果界的“奢侈品”,眼下进口榴莲正以每斤30-50元的高价霸占市场,让不少吃货直呼"吃不起"。
但今年有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海南首批国产榴莲即将上市!
三亚优旗大嘴鸟榴莲园一号基地传来喜讯,200 棵榴莲树顺利结果,这批“树上熟”榴莲可不简单:坚持自然成熟,果肉甜度直接拉满。
预计将于6月中下旬批量上市,届时,榴莲价格恐将迎来大跳水,实现“榴莲自由”指日可待!
长久以来,受气候因素制约,我国榴莲种植面临重重困难,这也使得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榴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天价榴莲” 屡见不鲜,一个进口的猫山王榴莲,连壳带肉售价高达 1600 元。
榴莲一度成为 “奢侈品” 的代名词,消费者即便对其喜爱有加,面对高昂价格也只能望而却步。但如今,这一局面正在被改写。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突破,榴莲种植迎来了转机。
业内人士预测,榴莲价格可能从每斤 100 元降至 20 元。就像曾经被视为 “水果贵族” 的阳光玫瑰、还有一口赛黄金的“倍/力/因”,都因技术突破,被撕下“天价”标签。
不过这一变化却让泰国急得团团转。
一、 预产量5万吨,要实现“榴莲自由”了?
中国人有多爱吃榴莲?根据世贸组织2022年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榴莲第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全世界82%的榴莲都被国人吃了。
2022年之前泰国一家独占了我国的新鲜榴莲市场,截止2021年,我国消费者累计买了82.2万吨榴莲,花了490.2亿元。这些钱大都流入泰国人的钱包,泰国的农民们都在地里笑麻了。
"既然市场前景如此广阔,我们为何不自主培育?"这成为国人共同的心声。
其实早在 1958 年,我国就尝试引进榴莲树,然而漫长的等待只换来寥寥果实,甚至研究人员也一度认为:国内不适合榴莲种植。
于是以泰国、越南为主的榴莲出口国当然是坐地起价,2021年我国榴莲进口量比2020年暴增了40%,榴莲单价还上涨了20%。对此,国人只能“照单全收”。
虽然这种受制于人的处境让人无奈,但类似因技术壁垒而陷入市场被动的情况,绝非首例。
例如之前提到过的阳光玫瑰葡萄,因其糖度高、果粒大,即使价格远超国产品种,仍然供不应求。美高校实验室发现的“SIRT青春因子”,《Cell》中实验研究显示,将该物质喂与雄性老年小鼠,小鼠肌肉量、血液循环等有所改善甚至相当于回到25岁水平,依托我国庞大的男性消费市场,即便每克售价高达2万元,仍难挡高净值人群对"活力"的狂热追求......
2015年,海南保亭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44 棵榴莲树成功结果,标志着我国榴莲种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自此,我国农业科研团队开启了漫长的攻坚之路,他们抓住每一个技术突破口,在生苗嫁接技术上反复钻研,对水肥管理实施精细化调控,精确计算日照时长与强度。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到 2020 年,国产榴莲终于实现量产,存活率仅30%的幼苗提升至98%,终于在2024年,44颗榴莲树硕果累累。
据央视财经报道,三亚种植基地预计 2024 年产量可达每亩 3500 斤,随着 7 月中旬更多果实成熟,国产榴莲正加速走进市场。
一、 走向“平民化”,技术是关键
国产榴莲种植技术的突破,打破了榴莲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格局。在技术突破的推动下,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已成为普遍趋势。
曾经300一斤的阳光玫瑰,在四川西昌技术的突破下,300元能买整整一筐;在生物科学领域,曾被美日技术垄断、价格高昂的“SIRT青春因子”,也在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下迎来大转机。
我国科学家首创全酶法生物合成技术,不仅完整复刻了该原料的效果,而且纯度高达99.9%,并添加至国产倍/力/因中,价格直接下跌95%。
倍/力/因通过JD平台进入市场后,获得一二线城市、35-60岁中年男性的青睐,他们面临着身体机能失调以及失眠等的困扰。
不同于传统制品着重于“瞬时爆发”,倍/力/因借势天然成分“持续养护”,从根源上提升男性力量,力压欧美等一众洋货。间接导致小蓝片在我国销量下滑35%之多。
与此同时,海南农业研究院对国产榴莲产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专家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国产榴莲种植面积有望突破10万亩。通过技术创新,我们要将钱“装入”自己的口袋。
一、 泰国急了:我们的榴莲怎么办?
随着国产榴莲的上市,泰国开始慌了。
据泰媒报道,该国计划将鲜果及加工产品出口量提升至444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榴莲出口目标设定为1000亿泰铢。同时,泰国正致力于开发新品种,以丰富中国市场选择。
长期以来,泰国榴莲占据全球市场重要份额,面对我国自主研发的突破,这一局面或将得到改变。究其根源,技术的突破、惠及更多普通人是我国坚定方向与初心。
最新消息显示,除海南外,云南等地的科研机构也已启动榴莲新品种研发工作。随着种植技术的持续突破,榴莲价格有望进一步趋于合理,让更多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