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有支撑 “进”有动力

2025年01月22日14:40:40 财经 9602

“稳”有支撑 “进”有动力 - 天天要闻

  研读2024中国经济年报,可以看到“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

  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经济结构在向优、动能在向新。“经济爬坡过坎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中国经济活力澎湃

  在中国,一天可以发生什么?

  2024年,每天有8万多辆汽车下线、340万台智能手机被生产出来、超过4.7亿件快递在寄送……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创新能力,激荡起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8亿多户经营主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随着“两重”建设、“两新”工作等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内需潜力不断释放,规模经济优势持续巩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

  安全发展的根基筑得更牢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和管控。

  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落实惠民举措,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与经济增长同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china travel”全球圈粉。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首发成功——中国科技不断拓展新高度。

  全球最快高速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手机产量全年超过16亿部——中国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2024年,我国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作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原材料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在稳步提升,绿色数字转型在加快。

  新兴产业塑造新优势。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产业体系的新支柱正在逐步形成。

  未来产业布局新赛道。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正在加快走向现实,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2024年,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数字消费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5g、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5g基站数达到419万个;“东数西算”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投入商用,搭起了高速算力通道。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平稳收官,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效果释放是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基本面支撑和政策面呵护下,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回升向好势头。

  “2025年,我国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助力经济回稳向好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实现高质量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表示,要增强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筑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均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和支撑。一是创新引领力,生产要素正在加快向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方向汇聚。二是内需主动力,在尽可能稳住外需支撑力的同时,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释放出来。三是改革激活力,我国正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引领新动能发展。四是安全保障力,扎实做好布局“两重”工作,引导有效投资,为未来安全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天,各省份两会正在陆续召开,这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开放等成为高频词,新一年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逐渐明晰。

  “稳”有支撑,“进”有动力。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将拓展更多增量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 天天要闻

A股“一哥”,逼近3万亿

今天上午,上证指数再创阶段新高,大金融板块和业绩线是两大主要推手。大金融板块中,证券、多元金融板块大涨,保险、银行等板块上涨。今天上午,工商银行上涨2.97%,总市值逼近3万亿元,为2.97万亿元,稳居A股“一哥”。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 天天要闻

突然爆雷!人去楼空!受害者:血本无归

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旗号的“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DGCX鑫慷嘉”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传这一平台共计200万名投资者参与其中,涉案金额高达130亿元。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 天天要闻

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加就关税问题争端不断

当地时间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加拿大总理回应称,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加强全球贸易,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今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因为关税问题争端不断。3月4日,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生效。同一天,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对...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 天天要闻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迎知杰与恒生电子。这两支票是和大金融息息相关,而且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题材,其实在短期结构整体市场走暖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向上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之下,确实还是起到了相应的正相关的作用。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 天天要闻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恒宝股份与中科竞才这两支票近期的表现,确实非常的强势,尤其是恒宝股份依然还能够保持继续的创新高。它的走势自从低点所形成的涨幅还是非常的惊人,而且指标层面所形成的多头走势依然还能够保持和上方所形成的骨架继续的向上多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 天天要闻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在生猪价格走低的不利市场环境下,牧原股份依然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增长。7月9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巨头牧原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05.00亿元–110.00亿元,同比增长924.....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 天天要闻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作者:潘娴(原创)继今年3月迎来新CEO后,联合利华再有高层任命。昨日晚间,印度联合利华宣布(HUL),现任联合利华美妆与健康总裁Priya Nair将被任命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在联合利华工作了37年后,龙嘉华(Rohit Jawa)将于2025年7月31日卸任印度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一职,...
涨涨涨!飙涨!创13年来新高 - 天天要闻

涨涨涨!飙涨!创13年来新高

北京时间7月11日,国际现货白银价格持续攀升,突破每盎司38美元,现达到每盎司38.06美元,创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国内白银价格同步走强,现报8.62元/克,年内累计涨幅超24%。据此前报道: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 天天要闻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大智慧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大智慧预计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7月11日晚间,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据记者计算预计同比减亏超1.33亿元。此外,大智慧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