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板块:被严重低估的四家医药企业,或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

2025年07月10日11:03:07 财经 1838

政策东风叠加国际并购,A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崛起

资本涌入与创新突破的共振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时刻。

7月10日早盘,创新药板块低开高走。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盘中快速拉升涨近1%,其成分股上海医药A股、甘李药业、翰森制药等集体走强。

这已是该ETF连续第三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前一日,创新药板块逆势上涨,恒瑞医药A股涨超7%,博安生物大涨10.57%,港股通创新药相关ETF涨幅均超1%。资金持续涌入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国际突破的双轮驱动。

7月8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构建 “研发-准入-使用-支付”全链条政策闭环。与此同时,跨国巨头默沙东即将达成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收购案,为全球创新药产业注入强心针。

01 政策突破:全链条支持体系成型,支付瓶颈破冰

本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的16条政策中,最具突破性的是支付机制创新。文件明确提出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允许创新药通过协商保密定价机制纳入目录。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创新药的支付生态。目录内药品可享受特殊政策待遇,包括不计入医保自费率考核指标、豁免集采可替代品种监测要求等。江海证券在研报中评价,这标志着我国创新药支持政策正式迈入2.0阶段

招银国际分析指出,预计10-11月落地的创新药商保目录将通过价格协商机制,长期打开创新药支付空间。“商保赔付率有望大幅提升,未来或贡献超30%创新药支付份额。”

政策同时解决创新药入院“最后一公里”难题。文件要求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并创新医保支付方式——对于合理使用创新药的病例,可灵活调整为按项目支付。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政策发布当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化学制药子板块涨幅高达5.03%。

02 国际并购:默沙东百亿收购,全球产业格局生变

在政策红利释放的同时,一则国际并购消息震动市场。据财联社报道,默沙东(Merck)即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107美元的价格收购维罗纳制药(Verona),该报价较后者周二收盘价溢价23%。

此次收购对维罗纳的估值约100亿美元,交易最快7月10日宣布。这将是默沙东自2023年斥资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默沙东的激进并购策略折射出全球制药业面临的“专利悬崖”危机。2027-2028年,将有价值1800亿美元的明星药物专利到期。面对转型压力,跨国药企正争相抢购创新资产,而中国药企已成为重要标的池。

平安证券在中期策略报告中指出:“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即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

03 中国创新药出海:从授权到上市,国际化进程加速

政策与资本共振下,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迎来里程碑时刻。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近日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美获批治疗EGFRexon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国产创新药

与此同时,康方生物宣布其双抗ADC药物AK146D1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标志中国双抗ADC技术正式进入临床阶段。基石药业则与意大利Istituto Gentili达成战略合作,舒格利单抗获得西欧和英国23国的商业化授权,潜在交易金额达1.925亿美元。

中国生物制药的十亿美元级海外授权交易也即将披露,大和证券预测其首付款约1亿美元。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发生超100项对外授权交易,经披露的交易总金额约5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6月12日,累计BD交易总金额达到501亿美元,同比激增135%。

04 资本流向:ETF规模创新高,价值重估进行时

创新药板块的强势表现正吸引资金持续涌入。数据显示,上周跟踪港股通创新药、CS创新药指数的ETF分别净流入10.9亿元和3.66亿元。创新药企ETF(560900)最新规模创近半年新高。

截至7月8日,在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的ETF中,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是唯一年内获资金净流入的ETF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在全球创新贡献占比已达33%,但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

这种价值倒挂现象吸引全球资本持续加仓MSCI中国医疗指数年内已跑赢MSCI中国指数25个百分点。

估值层面,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28.44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东方财富证券指出,当前医药生物PE为28.46倍,仍低于近10年平均估值34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05 产业格局: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创新药重塑全球秩序

中国创新药的崛起正在改变全球制药业生态。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原创新药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平安证券在报告中分析指出,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体现在三方面:海外跨国企业争相抢购中国创新资产;部分创新药已在全球市场取得商业化突破,国产创新药已有超10亿美元收入的产品;国内药企的竞争以及政策利好加速了创新药行业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商业化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以A股科创板港股18A创新药公司为例,2024年“盈利上升”、“扭亏为盈”和“持平或减亏”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其中A股科创板和港股18A创新药公司上述口径占比分别为58.9%、73.6%,较2023年的44.6%、69.8%明显提升。

广发证券表示:“在‘研发-准入-临床-支付-保障’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06 未来趋势:技术突破与政策深化,双轮驱动持续演进

未来,中国创新药产业面临多重机遇。技术层面,多肽、ADC等成为研发热点,CXO企业纷纷布局增量业务方向。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只是开始。国家药监局7月3日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提出十大支持举措。

支付体系改革也将深化。中泰国际在研报中指出:“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并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可推动高价创新药的销售,而针对部分合理使用创新药的病例灵活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有助患者使用更好的药物并推动相关创新药销售。”

风险方面,西南证券提示需关注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等。

尽管特朗普威胁对药品加征高达200%关税,但市场普遍认为此类政策实际执行概率低,难以阻挡中国创新药全球化步伐。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际化步伐加快、资本持续流入,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期。这场价值重估浪潮,才刚刚开始。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资本市场的选择印证了产业趋势,截至7月10日,港股通创新药、恒生创新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等指数年内涨幅均超60%。中国创新药的价值重估列车,正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一家、仟源医药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医药、保健食品及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

公司医药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抗感染药、抗过敏药呼吸系统药、泌尿系统药、肾病药、儿童用药、心脑血管药、抗抑郁药,以及医药原料和中间体等。重点产品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依巴斯汀片等。

在保健食品方面,公司主要产品为保灵孕宝口服液。医疗健康服务则涵盖医学检验和基因保存服务。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多样化的销售模式,确保产品质量,扩大市场覆盖。尤其在高端制药、精准医疗和保健食品领域,公司持续发力。

公司旗下的磐霖仟源产业基金运作正常,目前公司已投资新药研发公司、小核酸(RNA)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儿童医院和医疗器械企业等。

未来,公司研发将聚焦高端仿制药,加大首仿、难仿、创仿品种的投入,积极参与创新药研究,为集团成功转型为研发型医药企业奠定基础。

第二家、安科生物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药品与生物检测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业务通过母公司和子公司,覆盖现代中成药、化学合成药、多肽药物、法医DNA检测、细胞药物等多个领域。重点业务是基因工程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销售,公司自营组建学术推广队伍开拓市场,通过签订购销协议直接销售给医院,或委托经销商分销。中成药和化学药品则主要通过经销商或代理商渠道销售。在生物医药行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聚焦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夯实行业地位。

第三家、金石亚药

公司主要从事两大领域业务:医药健康和新材料与机械。

在医药健康领域,公司专注于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药品方面,公司的重点产品是快克系列非处方药,如“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它们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知名度。此外,公司还涉足处方药领域,重点开发消炎、镇痛类药物。保健食品方面,公司生产今幸胶囊等产品,利用独有的人参皂苷提取技术,专注于开发增强免疫力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产品。

在新材料与机械领域,公司致力于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技术和真空镀膜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产品技术创新与发展。

此外,公司持有杭州领业医药32.4304%的股权。杭州领业医药以核心技术为驱动,以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为目标,深耕皮肤科学领域,开发创新药、仿制药和皮肤健康产品,致力于守护皮肤健康。请注意,该公司相关情况以领业医药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为准。

第四家、康泰生物

公司专注于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疫苗领域已有30余年的深厚积累,拥有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主要产品涵盖: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

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在市场上占据显著地位。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推出水痘减毒活疫苗,并有两款新冠疫苗在国内及印度尼西亚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康泰生物的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彰显其在国内市场的广泛影响力。

创新药板块:被严重低估的四家医药企业,或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 天天要闻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个人记录,不喜勿喷!大家好,我是股市小白。今天是3.5万块入市炒股的第830个交易日。给自己来点记录,看看自己能走多远。市场状态:今天市场震荡上涨行情,水下开盘,然后一路缓慢的震荡上涨,临近尾盘又压了下来,最后收盘3509点。放量上涨,重新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 天天要闻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观点网讯:7月10日,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通发展)公告披露,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复远复兴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减持股份。据公告,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万通发展11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4%。此次减持计划不超过57,507,400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 天天要闻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7月10日,为期5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当天,奔流新闻记者从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较上届(签约额6039.55亿元)增长7.64%,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兰洽会,共有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商协会和国际组织,国内2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在陕西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无尘车间里,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窄线宽波长可调激光器正经过精密加工。“这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已达到国际水平,价格也相当优惠。”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石元博士拿起一枚芯片大小的激光器介绍,其产品已...
雷诺集团携手多方组建新能源产业基金,生态战略“朋友圈”再扩容 - 天天要闻

雷诺集团携手多方组建新能源产业基金,生态战略“朋友圈”再扩容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跨国车企与本土资本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7月10日消息,法国雷诺集团旗下安培、中金私募、杭州资本和杭州高新金投在杭州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伙协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不仅标志着雷诺集团首次深度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