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劳动生产率下降,2035年新加坡因热应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比2018年大流行前增加近一倍,达到16.4亿美元。
早在2018年,高温导致新加坡四大经济部门——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农业的平均生产率下降11.3%。而且情况正在恶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项目热安全报告称,到2035年,生产力下降预计将上升到14%,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经济损失将达到22.2亿新元(117亿元人民币)。
暴露在不利环境条件下的工人,即在太阳下工作或暴露在其他热源(如机器)下的工人,其损失将明显更高。
“据估计,每一个炎热的日子,工人在工作时间的生产力下降(即出勤)意味着每个工人的收入中位数损失21新元。”
“热安全”项目是新加坡乃至本地区的第一个大规模研究项目,旨在从个人和宏观经济层面评估热水平上升对生产力和健康的影响。
来自新加坡- eth中心的娜塔莉亚·博尔齐诺(Natalia Borzino)是热安全项目的合作者,她说他们把2018年作为研究的基线,因为这是大流行前的一年,也是该团队拥有数据的最后一个“正常年份”。
这个岛国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其紫外线指数最近在四天内第二次达到“极端”水平,这是新加坡测量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最高波段。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三,该指数处于“中等”水平。
这个东南亚国家并不是唯一面临这种酷热的国家。
2月初,科学家们警告说,有记录以来,全球全年气温首次超过了一个关键的变暖阈值。去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说,世界已经从全球变暖转向“全球沸腾的时代”。
除了影响认知能力和体力消耗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还发现,极端高温暴露对新加坡的生育率构成了风险,新加坡的生育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