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份,中国外贸大涨,美国媒体集体酸了:新三样能救中国经济吗?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个问题问得有多傻。
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媒体习惯性质疑,跟中国网友唱衰美国一样。但是,这能一样吗?你真的认为是一样的吗?事实上他们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最近,中国的外贸数据,亮瞎了美西方的眼睛。
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2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86万亿元,增长6.7%,三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贸实现良好开局。
面对这样的开局成绩,美国媒体集体破防了。
3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重磅报道,对中国外贸成绩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论。
报道充满了酸味,“从钢铁和汽车,到消费电子产品和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工厂正在寻找更多的海外买家,世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受到了中国的欢迎”。
我们可以说,这是世界需要中国吗?
同时,为了“政治正确”,《纽约时报》不可避免地把报道引向了质疑,甚至又大讲“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
他们一边无奈地描述中国制造正在横扫全球,认为欧美想遏制中国经济,已经无能为力;一边又认为新三样也救不了中国经济,这逻辑不通啊。
随后,美国媒体纷纷争相跟进,掀起了中国外贸报道的热潮。
这些媒体的论调大体上跟《纽约时报》差不多,可见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也是在“政治正确”的大原则之下的。
问题是,明显逻辑不通的事情,他们是怎么讲通“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呢?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产品海外激增,大量抢占全球市场,正在帮助中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但从欧洲到东南亚,很多国家可能会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这意思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会大规模冲击世界经济。
你们怎么不说,中国向世界供应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世界对抗通货膨胀呢?
你们怎么不说,中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高端工业产品的垄断,把暴利打下来了呢?
这难道是动了他们的奶酪,恼羞成怒了吗?
美国媒体也重点提到了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新三样”,中国卖得出奇得好,2023年合计卖了1.06万亿元,增长了29.9%。
但是,他们同时也提出质疑甚至泼冷水,“新三样”能救中国经济吗?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机来自于内需,也就是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但“新三样”不满足这两个条件。
他们说,新三样在中国产能过剩卖不动了,所以中国才大力寻找海外市场,这恰恰暴露了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说,“新三样”解决不了中国的内需问题,实际上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大,也起不到好转作用。
看起来蛮有道理的哈,但是这还真是张嘴就来啊,谁说新三样在中国卖不动了?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2.5万辆,同比增长34.3%,市场占有率达到30%。
至于“新三样能救中国经济吗?”这样的问题,更是浅薄幼稚。
“新三样”是亮点也很重要,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它们远远不是中国经济的全部。
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23.77万亿元,“新三样”只有1.06万亿元。
很显然,中国经济并不依赖“新三样”,也就谈不上它们能不能救中国经济了,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另外,中国网友唱衰美国,是因为美国霸权无道,衰落趋势明显,这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而美国媒体唱衰中国,质疑“新三样”,根本是无中生有,子虚乌有的事。
你来说说,这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