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随着产业链的撤离,外贸订单流失加剧,国内制造业现状正变得越来越让人感到担心。
大的数据方面,按照美元计算,今年前两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金额为5063亿美元,下降6.8%。具体到制造业,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下降18.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下降7.5%;纺织品下降15.9%;塑料制品下降2.1%。
情况真的很不乐观,考虑到单位是亿元,因此,每一个零点几数字的变动,背后都是无数企业和工人的生计发生变化,更不用说如此大幅度的下降。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经常能刷到裁员降薪的新闻。数量实在太过频繁,频繁到大家已经不将其当做是新闻。
试问一句,今年以来,还有几个人没有被裁员降薪的呢?
恐怕没有了吧?!
一场由制造业引发的浪潮正在浩浩荡荡地袭来,寒意正在快速扩散。
就在刚才,恐龙还在网上刷到了某位富士康员工的感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富士康畔山公寓,这个曾经人满为患的员工宿舍,此时已经人去楼空。
此时,只剩下一些小商贩们还在坚守。
所有人都希望这是工厂的季节性的淡季,只是暂时的困难。
然而也全都担心,这是富士康产业链转移造成的,因为如果是前者,订单还会回来,只要工厂开始招工,人也很快就会回来,后者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事实上,过完年后这两个多月时间,富士康的订单一直都没有稳定。
没有像往年一样,进行过大规模的招工。
今年的淡季来的比以往要早很多,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富士康给出的工价再不断的压低,工作时间再迅速的减少,在岗人员持续的减少,直至官媒发布富士康将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后,甚至将很多生产线都给拆掉了,机器也开始转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所有人心里都有数,而且富士康还算情况比较好的,其他制造业企业的情况更糟糕。
工人们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只能回家,今年的打工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更惨的却是那些商贩们,他们所有身家都在那里,没有后路可退,最终只能望着人去楼口的宿舍大楼感叹,希望这一切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工人们赶紧回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困难赶紧过去。
但谁都知道,困难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因为产业链撤离、订单流失的浪潮仍在继续,目前发生的事情只是天空中刚刚飘落的雪花,而不是雪崩的到来。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表示,要做好产业链撤离的准备,要做好富士康们离开的准备,要做好国外订单流失的准备,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些话当成了耳边风。
十多年时间过去!
人们赫然发现,我们的企业没有任何准备。甚至,我们自己也没有做好准备。
在企业开始撤离中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迷茫的。所以到底该怎么?
对于政府来说,应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和降低制造业成本,鼓励制造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同时推进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快进行转型升级,做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品牌,让国货能够取代外国品牌!
对于消费者来说,应尽可能的选择支持中国制造的产品,给予中国制造予以强心剂,支持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应注重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也要鼓励跨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需要加强全球贸易合作和产业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制造业的重大项目和协作,推动制造业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发展,使中国制造业拥有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更稳健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撤离并非是一件可避免的事情,但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会消亡。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储备人才,培育高价值的技能与技术,为未来做出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全球化和跨国合作是现代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我们继续推进的方向。
欢迎关注财恐龙!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