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个豆瓣酱IPO,来了

2022年09月29日10:29:10 财经 1026

四川第一个豆瓣酱IPO,来了 - 天天要闻


郫县豆瓣酱也要去IPO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近日,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丹豆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如若进展顺利,丹丹豆瓣将成为“郫县豆瓣酱第一股”。


丹丹豆瓣是一位川籍创始人——岳平。1984年,39岁的岳平放弃养蜂,从一间小作坊起步,带领丹丹豆瓣成为一家年收入10亿元的豆瓣酱企业。如今,丹丹豆瓣主要产品有郫县豆瓣酱、火锅底料、泡菜、多功能复合调味料等40多种调味品。今年77岁的岳平目前担任着郫县豆瓣行业协会会长。


至此,我们看到一支川味IPO大军——从天味食品到千禾味业,还有么麻子、丁点儿等食品正在赶来。随着川菜火遍全球,川蜀大地也哺育了一群你可能没听说过的调味料IPO。


77岁四川老人卖豆瓣酱

一年售10亿,准备去IPO了


丹丹豆瓣的故事,要先从创始人岳平说起。


岳平出生于1945年,今年已是77岁的高龄。1984年以前,出身农村的岳平一直在做养蜂生意,他辗转到过云南、陕西、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然而养蜂不仅条件艰苦,还对气候要求很高。彼时岳平已经39岁,为了养家和供两个儿子上学,他总想做点什么,寻找新出路。


资料显示,在和侄儿的一次闲聊中,岳平找到了新方向——当时,侄儿在娟城做豆瓣,告诉岳平一个人一天至少赚十块钱。于是岳平便拉上了两个朋友,租借村里的房子,做起了豆瓣酱生意。这也是郫县出现的第一批豆瓣民营企业,据悉当时郫都大约只有20家豆瓣企业,且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然而,由于豆瓣酱做出来没有销路,生意进展并不顺利。即便村上的房子租金一个月才60元钱,但他们连租金都没有挣到。


持续两年亏损后,岳平和合伙人合计轮流经营,一家做一年,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经营顺序,岳平抽到第三年。轮到岳平经营的时候,作为发起人,他不想要合伙人亏损,自己拿出养蜂的钱来填平工厂亏损。


转机发生在1988年,豆瓣酱厂依旧因为没有销路而持续亏损。但这一年气候不好,川内辣椒普遍减产,整个豆瓣酱行业极度缺货,而提前一年准备的岳平一时之间变成辣椒大户。嗅到机会的岳平主动找郫县三家集体厂家谈合作,他以极低的利润和他们签订了供货合同。同时,岳平又找信用社贷款8000元,从资中资阳绵阳、陕西等地采购辣椒,制成豆瓣酱后转卖给供销社。年底结完账,豆瓣酱厂竟然有两三万元利润,这是建厂以来第一次盈利。


但好景不长。1989年,辣椒在全国大丰收,集体性质的豆瓣企业不但再也不缺辣椒了,产品也出现了滞销,更谈不上找岳平进货了。于是,岳平的豆瓣厂再次陷入困境。


为了找到销路,1992年,岳平开始频繁参加糖酒交易会、在外地设立批发部,进军省外市场。这一年,岳平收获了上百万的大订单。同年,岳平注册了丹丹郫县豆瓣酱商标,“丹丹”寓意企业红红火火。此后,丹丹豆瓣开始出现在山东、云南、山西、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市场中。2005年,丹丹豆瓣搬迁至郫县安德川菜产业园。并且在这一年,丹丹豆瓣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2009年,丹丹豆瓣还签约宋丹丹作为品牌代言人,迅速打开知名度。


2016年,丹丹豆瓣改制为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川菜产业园川菜路“丹丹”绿色工厂落成,规划总占地面积100亩。据相关人士透露,去年,丹丹豆瓣销售已突破10亿元。


四川第一个豆瓣酱IPO,来了 - 天天要闻


如今,岳平已是77岁的高龄,但他还在打理着厂里的事务。创业38年来,岳平带领丹丹豆瓣从一个持续亏损、找不到销路的小作坊,一步步将丹丹豆瓣发展成主营郫县豆瓣、火锅底料、泡菜、多功能复合调味料等40多种调味品的龙头企业。对于何时退休,岳平曾对媒体表示还未想过该问题,“只要自己走得动、脑袋还能转,就不退休”


四川郫县,一个豆瓣酱之城


丹丹豆瓣让外界看到了一个低调的调味品之城——郫县。隶属于四川成都,郫县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以"古蜀都"而闻名中外。


而提起郫县,不少人首先都会想到郫县豆瓣酱。大约在1668年,四川就有了郫县豆瓣酱,流传至今成为非常著名的地理保护性品牌。


关于郫县豆瓣的起源,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


明末清初,一位陈姓人士流落四川,带着蚕豆充饥。在特殊情况下,他将发霉的胡豆瓣与辣椒拌食,竟发现滋味奇佳。随后陈氏家族落户郫县,经营酿造业。清熙年间,陈氏后代陈守信潜心钻研豆瓣酱制作技艺,总结出“晴天晒,雨天盖,白天翻,夜晚露”的十二字真诀,逐步地形成了豆瓣。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至此臻于完整,并流传至今。


通常而言,郫县豆瓣酱以上等鲜红辣椒、二流青皮蚕豆、优质面粉、精选食用盐为原料制作,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它也是回锅肉、豆瓣酱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川菜家常菜中必须的调味佳品。


目前,郫县有资格使用郫县豆瓣酱商标的就有70多家左右,产值在200亿左右,其中丹丹、鹃城、金福猴、满江红、旺丰等几大品牌,都是数亿级企业。据了解,鹃城郫县豆瓣作为国营主体的老字号豆瓣公司,目前营收在5亿元左右,体量略次于丹丹。


早在十多年前,郫县都就曾积极推动郫县豆瓣酱上市,当时将上市主体拟定为郫县豆瓣酱股份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由郫县豆瓣厂等三家地方国营骨干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基础上组建而成,其拳头产品“鹃城牌”郫县豆瓣以及系列产品等。


2003年,广东健力宝集团入主该公司,收购其68%的国有股。健力宝的入主,被业界称为,郫县豆瓣吹响了“上市号角”。不料两年后,随着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下课”,郫县豆瓣的第一次上市梦中断。


2008年,郫县又计划以郫县豆瓣股份公司为龙头,通过兼并、联营、合作等方式,由外来资本、国有股份、民营股份等三方面参股,共同筹建“四川省郫县豆瓣集团公司”,并计划在三年内将其运作上市。但这一计划又再次泡汤。


今年3月4日,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郫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郫县将抢占川菜产业新赛道,依托川菜产业城,引进中央厨房、复合调味品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发功能食品、即食食品、预制菜等产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以上,推动“郫县豆瓣”加快上市。


放眼整个郫县豆瓣酱产业,像丹丹这样已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如今丹丹进入上市辅导,未来郫县或将出现更多的上市公司。


当川菜火遍全球

川味大军集体奔赴IPO


无独有偶,这几年四川迎来了一群麻辣鲜香的IPO。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天味食品成功上市,成为A股首家火锅底料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营川味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品牌为“大红袍”火锅底料及“好人家”川菜调料。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邓文、唐璐夫妇。截至发稿,最新市值188.8亿元。


还有千禾味业。有着“小而美西部酱油小龙头”千禾味业,位于四川眉山,创始人是伍超群。1969年,伍超群出生于四川眉山。1986年,他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十年后,伍超群拉着哥哥创业——恒泰实业,主要做生产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生意。但伍超群并不甘心只做巨头们的原材料供应商,他开始思考如何将焦糖色向下游的酱油醋转型,于是千禾味业应运而生。截至9月16日收盘,千禾味业最新市值136亿元。


此外,还有一个个IPO正在赶来。


因阿宽红油面皮爆卖而火出圈的阿宽食品,已经开始冲刺A股“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公司的成立要追溯到2001年,陈朝晖从广告业转行方便食品行业,创立阿宽食品的前身白家食品,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网易严选等客户提供贴牌代工服务。而陈朝晖不甘于作为代工厂,几年后阿宽研发出了自己的网红产品“红油面皮”。阿宽背后还站着一众VC/PE,譬如前海母基金、同创伟业、高瓴创投、麦星投资等。


去年年底,以藤椒油作坊起家的么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么麻子)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背后的掌舵人是来自四川洪雅一对60后夫妻。1992年,赵跃军和妻子龚万芬在老家路边开起了小店,用祖传藤椒油焖制技艺制作食物,结果藤椒油大受欢迎。


于是,夫妻二人索性做起了藤椒油生意。2008年,洪雅县么麻子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新建藤椒油生产线和储油设备,“么麻子藤椒油”逐渐走向规模化。后来,两个儿子加入公司,么麻子的家族符号愈加明显。2019年,么麻子宣布获得了网聚资本、中金资本、绝了基金、伍壹柒基金的战略融资。


而早在2020年,友联味业签订了《上市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又一家川调企业加入上市梯队。据悉,友联味业位于四川省郫县,成立于1993年,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友联”牌和“川骄”牌火锅底料、风味豆豉和复合型调味料及鸡精等,清真食品的品种和质量也在不断的规范和完善。


同年,来自四川的丁点儿食品也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其主营产品便是最能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以川味复合调味料、川味特色花椒油为主的川味特色调味料。不过去年7月,丁点儿食品首发未获通过。


还有更多四川品牌涌现。疫情爆发以来,居家办公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而宅家做饭成了年轻人的新选择,曾经不起眼的调味品赛道意外崛起。此前,复合调味品品牌川娃子食品完成了近3亿元A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厦门建发及相关机构跟投。


资料显示,川娃子食品成立于2008年,是四川较早从事复合调味料生产、研发、销售的食品企业,现已发展为面向餐饮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川调高端智造服务商。2018年,川娃子的商业模式与成长潜力被新希望集团旗下的草根资本所看中,成为新希望集团战略控股子公司。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而川菜之所以能享誉天下,和四川拥有丰富的调味品也有很大关系。这里调味品原材料丰富,烹饪历史悠久,麻辣味道令人上瘾,经历了残酷竞争,越来越多食品公司开始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永远涌现无数赚钱的生意。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智慧玩梗 · 网络安全警钟长鸣 - 天天要闻

智慧玩梗 · 网络安全警钟长鸣

网警蜀黍在此提醒大家,在“整蛊”“搞怪”的同时,在网络安全这件事上,也别忘了保持警惕。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建议。时刻记住:网络安全,不容玩笑!
OPPO“开卷”,影像旗舰沦为千元机,Reno12 Pro开始收尾了 - 天天要闻

OPPO“开卷”,影像旗舰沦为千元机,Reno12 Pro开始收尾了

以前,摄影是一项门槛较高的爱好。那时候,手机拍照效果十分有限,功能机的拍照质量差得让人无法忍受,所以出门旅游时,很多人要么选择携带专业的单反相机,要么干脆找当地的摄影师帮忙拍摄。但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已不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
苹果给Windows笔记本重力一击,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 天天要闻

苹果给Windows笔记本重力一击,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在如今的笔记本市场,各大品牌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竞争异常激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就连苹果也在这场竞争中加大了力度。特别是2024款的MacBook Air,以其强大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成为了许多用户的首选。相比于以往的MacBo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徕卡机皇收尾了 - 天天要闻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徕卡机皇收尾了

当小米15 Ultra以6499元起售价亮相时,不少用户感叹"小米旗舰越来越贵了"。例如,今年发布的小米15 Ultra,售价高达6499元。虽然价格有所提高,但仔细分析其配置,我们仍能发现小米在保持高性价比方面的努力。对于热爱摄影且预算有限的用户而言,老款高
小骁龙8至尊芯发布!红米新机全球首发搭载:价格够刺激! - 天天要闻

小骁龙8至尊芯发布!红米新机全球首发搭载:价格够刺激!

进入4月的第二天,高通总算是发布了曝光许久的骁龙8s Gen4,虽然这个名字颇显低调,没有延续去年骁龙8s Gen3高通宣传的"小骁龙8 Gen3"风格,叫做"小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但从架构上来看骁龙8s Gen4无论是CPU还是GPU都和骁龙8至尊版非常相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 天天要闻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人形机器人的“跳舞”与“空翻”固然是先进技术不断突破的象征,但真正满足“人民需求”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痛点。所以,当正解局看到已经有人形机器人走到流水线时,我们是兴奋的;当得知一大群人形机器人已经入职搬砖时,我们是震惊的——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 天天要闻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谈起vivo这家手机厂商,我对它的印象这些年出现了大转变,早期vivo手机没什么性价比,主打线下市场,玩得就是一个信息差,凭借着高颜值的设计在手机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论配置其实它不如小米。可是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手机如此透明,内部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