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2022年09月29日00:50:27 财经 2000

我们在7月议息会议的时候就预计今年美联储加息很可能将超过4%,在经过8月底杰克逊霍尔会议的铺垫之后,今天凌晨的会议算是“图穷匕见”,2022年加息至4.5%,2023年则进一步至4.75%(以政策利率区间上沿水平为基准)

这意味着年内还将加息125bp,而结合美联储对于通胀的预期,2023年美国实际政策利率将明显转正,而经济衰退将不再是政策转向的充分条件。受此影响美元指数站上111,美股在大幅波动中继续下跌。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有三个要点:

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 天天要闻

一是2022年和2023年的加息"更高、更久"。与6月会议相比,美联储终于更加重视通胀的严峻性,和我们之前预期一致,9月会议全面上调了2022年和2023年的政策利率水平:2022年再加息125bp至4.5%,2023年整体则再加息25bp至4.75%。

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 天天要闻

除了点阵图超预期的上调幅度外,可能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从年末的水平看,2023年并不会出现明显的降息操作,这与市场预期存在较大的不同: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9月加息75bp后,11月和12月各加息50bp,最后在2023年3月加息25bp后停止加息,并在后续开始降息。

这也意味着实际政策利率将在2023年明显转正。根据美联储的预测,PCE和核心PCE将在2023年回落至2.8%和3.1%,根据我们的预测,核心CPI也将在2023年回落至4%附近。考虑到2023年末4.75%的政策利率,实际利率水平将明显转正,这对于经济和市场都会形成不小的冲击。

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 天天要闻

二是基本坐实了“加息直至衰退”的政策态度。除了点阵图透露的加息信号外,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利率水平将会更具限制性(对经济)或者更久地处于限制性水平”,而这种情况下“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可能消失”。经济衰退将不再是本轮美联储转向的充分条件。

三是通胀依旧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并未预设加息放缓或者转向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9月会议后,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发言稿中提到了19次通胀(inflation)。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多次说明,美联储需要通过收紧国内的金融条件指数来控制通胀,为了避免重蹈7月会议后的覆辙,本次会议鲍威尔虽然依旧说明在某个时点放缓加息是适宜的,但是并未点明未来加息放缓或者政策转向的条件。

从资产角度看,利率路径的预期差和不确定性可能是市场最重要的潜在风险之一。市场依旧对于2023年经济衰退下的大幅降息抱有较大幻想,而考虑到美国通胀的顽固性以及疫情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变的滞后性(例如,2021年对于通胀暂时论的坚持),我们预计未来市场这一预期的调整将逐步成为市场波动的重要来源。

美债:收益率可能尚未见顶。如图5,参考历史经验,2022年剩下的时间到明年年初,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将基本与市场对2023年政策利率的预期水平一致,即使不考虑期限溢价的因素,10年期美债收益当前的水平相较这一“利率锚”依旧偏低。

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 天天要闻

美元:继续保持相对强势。 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已经多次阐述我们对于美元的观点和逻辑,支持美元继续保持相对强势的理由至少有三个: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利率路径的再调整;在未来半年内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进入经济复苏的可能性不大;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继续上升。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市场(实际)利率上涨除了会进一步施压美股市盈率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在当前高波动的背景下,持有股票获得的股息相较类现金资产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图6-图7),这也意味着股市的拐点尚未来临。

东吴证券: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125bp 美股进入买股不如持有“现金”的阶段 - 天天要闻

风险提示: 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确诊病例大爆发导致美国经济重回封锁;俄乌局势失控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本文源自金融界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OPPO“开卷”,影像旗舰沦为千元机,Reno12 Pro开始收尾了 - 天天要闻

OPPO“开卷”,影像旗舰沦为千元机,Reno12 Pro开始收尾了

以前,摄影是一项门槛较高的爱好。那时候,手机拍照效果十分有限,功能机的拍照质量差得让人无法忍受,所以出门旅游时,很多人要么选择携带专业的单反相机,要么干脆找当地的摄影师帮忙拍摄。但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已不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
苹果给Windows笔记本重力一击,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 天天要闻

苹果给Windows笔记本重力一击,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在如今的笔记本市场,各大品牌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竞争异常激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就连苹果也在这场竞争中加大了力度。特别是2024款的MacBook Air,以其强大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成为了许多用户的首选。相比于以往的MacBo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徕卡机皇收尾了 - 天天要闻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徕卡机皇收尾了

当小米15 Ultra以6499元起售价亮相时,不少用户感叹"小米旗舰越来越贵了"。例如,今年发布的小米15 Ultra,售价高达6499元。虽然价格有所提高,但仔细分析其配置,我们仍能发现小米在保持高性价比方面的努力。对于热爱摄影且预算有限的用户而言,老款高
小骁龙8至尊芯发布!红米新机全球首发搭载:价格够刺激! - 天天要闻

小骁龙8至尊芯发布!红米新机全球首发搭载:价格够刺激!

进入4月的第二天,高通总算是发布了曝光许久的骁龙8s Gen4,虽然这个名字颇显低调,没有延续去年骁龙8s Gen3高通宣传的"小骁龙8 Gen3"风格,叫做"小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但从架构上来看骁龙8s Gen4无论是CPU还是GPU都和骁龙8至尊版非常相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 天天要闻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人形机器人的“跳舞”与“空翻”固然是先进技术不断突破的象征,但真正满足“人民需求”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痛点。所以,当正解局看到已经有人形机器人走到流水线时,我们是兴奋的;当得知一大群人形机器人已经入职搬砖时,我们是震惊的——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 天天要闻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谈起vivo这家手机厂商,我对它的印象这些年出现了大转变,早期vivo手机没什么性价比,主打线下市场,玩得就是一个信息差,凭借着高颜值的设计在手机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论配置其实它不如小米。可是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手机如此透明,内部用了
三星机皇跳水2000元,骁龙8Gen3折叠屏手机,人人买得起 - 天天要闻

三星机皇跳水2000元,骁龙8Gen3折叠屏手机,人人买得起

库克说iPhone 16e满汇聚了iPhone 16系列所有优点,这话听着让我不免有些疑惑,iPhone 16e是系列中定位最低的存在,居然能被夸得这么伟大?除了苹果,前不久华为推出的华为Pura X手机因为“人人买得起”这五个字也火了。说来说去,我还是觉得只
OPPO续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畅,突降到1359元 - 天天要闻

OPPO续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畅,突降到1359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盯着手机右上角即将见底的红色电量条,在地铁上急得直跺脚。明明早上充到100%出门,才刷了会儿短视频、回了几条消息,这会儿就只剩15%了。这种场景是不是每天都在你的身边上演?如果你也受够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累赘,又不想花四五千块买旗舰机,那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