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关税再提41%,增加到125%!”
随着中国再次将关税提升的声明出现,公告中有一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美国的商品在中国基本卖不出去了,中美贸易似乎正处于“脱钩”的敏感时期,但即便如此,在外交部发言人义正言辞的表态下,我们发现,相比于2018年的贸易战,这次的我们确实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中美这次,是真的全面脱钩了!
中国这次是绝对不可能做任何让步的!
因为,川普要的东西,不仅是我们给不了,连全世界都给不了。
全球经济的增长早已是严重依赖债务驱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极为缓慢。萧条的真正原因,就是繁荣时间太久了。川普幻想利用关税战,对外进行“存量财富再分配”,然后来填补美国国内的大窟窿。这个想法实在太过天真。
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是面有难色,有的甚至是脸色枯黄,哪儿还有余量交公?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如今面对的同样是资源各种的不足,根本没有办法像2018年那样推进大规模减税。没有政绩,就要被清算。于是,我们真正看到的,就是一个死局,无解的死局。牺牲品,就是中美贸易将长期全面脱钩。
在这个过程中,川普也变相赖掉了作为全球帝国本应该向国际社会提供秩序公共品的财政负担。所以,对于中国来讲,机会就这么来了。
单边主义与分化瓦解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原则,驱使其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将关税作为武器,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试图迫使他们屈服于美国的利益。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便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为了孤立中国,美国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对75个未明确反制中国的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犹如一场国际版的“分赃”游戏。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的背后,是美国试图拉拢盟友,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从而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关税手段,美国还从金融领域对中国施压。美国财政部长公开威胁将中概股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试图通过金融手段打击中国经济,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这显示出美国在贸易战中并非仅仅依靠关税,而是多管齐下,试图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施压。
“全球0关税同盟”
面对美国的强硬攻势,中国展现出“奉陪到底”的坚定立场。美国越是搞大规模的关税战,中国就更有必要坚定WTO和自由贸易的道德制高点,相当于用美国人的旗帜去虹吸其它国家的人站队自己。一个“没有美国的全球化”新阵营,即将成型。
在国际层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表示担忧,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
例如,西班牙首相访华、阿根廷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欧盟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展开积极谈判,以及沙特、南非等国与中国商务部长进行沟通等等,都显示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并非孤立无援。俄罗斯更是明确表示,无论如何都将与中国积极合作。
作为全球利益派的超级大本营,欧洲,从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角度,也要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否则,将来内部运行都有问题。
因此,未来中国大概率会推行“全球0关税同盟”,这才是最大的国运护城河。历史经验也表明,美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力可能被高估,其仅占全球商品进口总量的13%,凭借自身力量不足以单独改变全球化进程的方向。那么,中美两边的脱钩,应该也就是彻底实现的了。
贸易摩擦的全球影响与格局重塑
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美国股市和债市持续下跌,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美国国债收益率的神秘上升更是令专家们感到困惑。美国前财长警告,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损失上万亿美元。大规模游行和民众抢购物资的现象也表明美国社会内部的不稳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策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美国最初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屈服,但他显然误判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他曾多次公开表示正在等待中方的电话,自信地认为中国一定会主动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
然而,中国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行事,反而以更加强硬的姿态予以回应。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也导致其他国家的不满和反弹。这表明,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仍然是主流趋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并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贸易公平秩序。
特朗普彻底失算
特朗普这一次对全球征税,和第一任期之内主要对中国征税有本质区别。特朗普以美国一己之力和全世界为敌,显然是过于高估了美国的实力。
对于全世界而言,失去了美国这个大市场固然可惜,但美国之外的贸易圈,也足以抱团取暖。而对于美国而言,置身高关税孤岛之内,物价水平会快速提升,对美国经济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冲击。
特朗普对全球征税,本质上忽视了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比较优势原理,不仅会对贸易伙伴带来打击,反过来也会对美国自身带来反噬,提升美国好不容易降下来的通胀。从更深层面来看,更是将动摇了美国经济的根基。
结语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本质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危险游戏。它用伪科学的公式掩盖贸易失衡的深层矛盾,以“公平”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当美股“七巨头”市值蒸发13万亿元、布伦特原油跌至65美元/桶时,这场风暴已不仅是市场波动,更是对全球化秩序的严重挑衅。历史反复证明,单边主义只会让世界陷入“囚徒困境”,唯有回归多边合作,才能重建稳定的全球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