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昨晚大结局了。
所有角色结局,有令人满意的,比如反派判决,禹天成、熊磊、陈胜龙被捕判死刑,江旭东被判十年,江远被判死。谢鸿飞跳崖自尽。
有令人五味杂陈的,比如兰景茗被免职,温琴被判8年,李人骏调出检察系统,而许言午经历这场东平风雨仍屹立不倒。
洪亮则因为131案,谢鸿飞用死给他埋的坑,以及没及时举报江旭东,需要对专案组作说明,前路成疑。
有令人意难平的,比如万海在监狱被王华山派小护士毒杀,秦锋为护洪亮,与熊磊搏斗中被扎数刀牺牲。而王华山却潜逃了。
故事结局,观众们的讨论却并未停止。
有人仍在讨论大结局,乔振兴尸体真被烧了就算了,沉冤得雪的周梅母子怎么没出现,不该给这对母女一个更体面的结局吗?
有的人对剧情细节感兴趣,比如江远为何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死刑,为什么温琴被判八年,兰景铭茗仅仅只是免职。
也有人忙着总结全剧,认为尽管有瑕疵,比如中段节奏有些拖,结局飞快赶进度等等,但是总体来说剧情还是很紧凑,很好看,故事对系统挖掘的尺度和深度,更是其他剧望尘莫及。
而我更关注的,却是演员演技。
全剧出圈演员很多,主演之外,董晴、徐梵溪、是安、冯嘉怡、田昊、金泽灏等,集体上桌。
虽然导演大结局当晚回应说,在反省演员选择个别失误。
但总体来说,群像演技,正是该剧成功的最大关键。
正是他们的表演铺开一张大网,打捞出真相的力量,也让观众感知人性的流动。
接下来,趁着大结局的热乎劲,我重排下10位演员的演技,跟大家一起回味下剧中演员们的表演。
top10:杨烁
万海死在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应该是大结局最大的意难平之一。
杨烁塑造的万海,却也因为倒在离真相一步之遥之地,留在观众心里。
杨烁过去以演霸总著称,有时精彩有时过火。
但他对万海的塑造尺度真是刚刚好。
开场时这个引出整部剧的万海案嫌疑人就是混不吝,整天摇头晃脑对指导组没一句实话,还挺桀骜。可他顶着的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又反映出他的处境。
直到被程子健拿着万潮浑身是血的照片威胁,他嘴里反复说“我是黑社会,我永远是黑社会”,观众才明白他一直背锅的原因是什么。
大结局他有两场戏演的很好,一是看到万潮被专案组保护起来的视频,一整个老父亲欣慰了的表情。
二是当听说洪亮是江旭东女婿时微妙的表情,正是接下来的一番搪塞,令他最终没能把真相说出口。
虽然角色有遗憾,但杨烁的表演没有。
到最后,杨烁居然在扫黑剧中走出了一条新赛道:桀骜老父亲赛道。
top9:章煜奇
全剧后半程的人气王,当然就是小万总万潮。
很多人把这个角色和《狂飙》中的强哥儿子做对比,演技高下立判。
章煜奇演的万潮一头红发,在一众严肃的角色里,显得个性跳脱又有点虎。
开场就是为父喊冤,为守护家业直接甩鞭炮,貌似妥妥的熊孩子。
但进入后半部剧,万潮另一面展现出来,观众才看明白这是个好孩子。
矿难现场,他没想着自己跑,而是先看矿工。后来被绑,宁死不屈。
哪怕被陈胜龙抓住依然热血周旋,还诈出了熊磊这个矿难制造者。
结局那场段父子戏也是演得人眼眶发热,躺在病床上的万潮,表面满不在乎调侃万海又老了,但骨子里藏着对父亲的柔软。演员未来还有潜力。
top8:田昊
田昊过去演的恶人不少,可演熊磊这样的狠人,是第一次。
这个角色堪称全剧智商最割裂的人物,说他笨吧,看到陈胜龙想跟洪亮做交易,心存侥幸想活命,立刻告诉他交出证据也是死。
但却虎得当街杀证人,搞到自己和陈胜龙走投无路。
陈胜龙让他跟自己走,熊磊还听不进去,执意要找老师帮忙。
大结局田昊有两场戏都很出彩。
一是火锅兄弟内讧,陈胜龙还在巴拉巴拉和哥说心里话,没想到受命来灭口的熊磊已经起了杀心,田昊演打戏是真狠。
五官都在用力,满脸青筋暴起。
可杀到最后也没狠下心,只能纠结喊对方走,“你别让我再见到你”。
另一场是大结局追杀洪亮杀害秦锋,整个人带着一种极度亢奋的疯感,哪怕被人缴械铐起来还在狂叫。
能把反派打手演到让观众记住,也是好本领。
top7:郝平
上次郝平角色出圈,正是同类剧《狂飙》,这次演反派,依然稳得很。
郝平扮演的谢鸿飞,之前就有鸡窝藏金的名场面,慌、乱,都被郝平演活了。
结局也演得很好。
在家最后一次给老母亲做蛋糕,那时候谢应该已经决心要去死,所以最后望向家里的一眼尽是唏嘘。
被专案组带走假意要给洪亮透露消息后,他直接在山间来了个纵身一跃,毫不犹豫跳崖自尽。
郝平完全演出了人物的那份决绝。
top6:施京明
本剧中的头号保护伞,正是江旭东。
其实施京明戏不多,但我喜欢的是他对角色塑造的方法,角色静,他的表演也很安静。
毕竟是省级领导,身上自带不怒而威的官气。
过去的保护伞角色比如赵立冬,个性凉薄令人望而生畏。
施京明不同,他天生一张文弱温润的好人脸,说话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这样的表演,就越咂摸越有劲。有很多看似不经意、实则有雕琢的闲笔。
比如面对浑身尴尬的洪亮,被小孙女洪豆逗乐的高兴。
还有面对禹天成,被拿捏又想保持一分体面的强撑,都演得有细节。
我最喜欢大结局前他和洪亮的对话戏,一句摊牌的话,说的那么平静,又自带杀气。有种暗潮涌动中人心博弈的感觉。
最后被专案组带走、被判十年,江旭东还维持着最后的体面,在正厅等待,从容起身,面无表情,
相比炸裂的演技方式,这种级别的人物,用这种演法才是对的。
top5:宋辜
宋辜演的秦锋绝对算全剧一个惊喜。
原本这个角色也不大,戏也不是很多,可名气不大的宋辜演出了不少名场面。
比如开场为哥哥乔振兴寻真相,终于发现了哥哥遇害的第一现场,秦锋拿着手机,脸上有惊喜有欣慰,但看着手机里的哥哥又一阵难过,整张脸皱成一窝,全身都在颤抖,泪水混着粗重的喘息落下,实在动人。
没想到结局部分一整个消失的秦锋再出现,就是牺牲的戏。
其实这场戏编导处理多少有点瑕疵,结局不救人老煽情就没必要了。但宋辜演得很好,尤其是自知不行了,捂着伤口对洪亮那记惨笑,直接把洪亮都骗过了。
秦锋这个人物最动人不在于他的完美,恰恰是不完美,如果不是最开始他没有坚持自己的发现,临门一脚认怂,弄不好乔振兴不必惨死。
所以角色后来对哥哥死去真相的穷追不舍,应该也带着某种后悔,宋辜演出了这种后悔,直到结局壮烈牺牲。
这哥俩和江海父子,也成为全剧最令人意难平的角色组合。
top4:刘佳
把刘佳排在这个位置,我估计很多人并不同意,认为她那里演得好了?一点都不炸裂,看来跟系统女领导没什么区别。
但这还不是好?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观感和评价,不是因为刘佳的演技不行,更多的还是演绎方式的差异。
很多观众看短剧看多了,总觉得大开大合的演技才算好。
可刘佳的表演走的就是静水深流的路子。
兰景茗也不是常见的这类题材的反派阵营女性角色。
这个角色表面没什么霸气,直到大结局之前,多半都是和颜悦色,看不出什么狠。
但往下看才明白,官场技巧被她玩出花来。台面上官话一套套的,台面下的指示全是暗示,一场和指导组的夜宴戏,嘴上批的是李人骏,其实句句话都在点郑雅萍。
真正能把大领导演好的女演员其实不多,能够演得这么入骨的就更少。
结局有两场戏也很精彩。
一是李人骏被带走调查,她在李人骏家中等了一夜,人总算回来了,她立刻心急火燎追问李人骏。
而面对李人骏前所未有的不恭,尤其是那一句“我的生日宴上,一群人,要么被抓,要么被调查,我该反思,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该反思吗?”听的兰景茗脸上红一阵黑一阵。
心事重重的她,此刻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谈笑自若。
人物的最后一场戏,是打电话自首,在办公室打完电话后,兰景茗颤颤巍巍走了出去,在这条自己走过无数遍的路上,走的跟游魂一样。
刘佳演得太好了,只是很多人没看懂她的好。
top3:张译
把张译排第三,有人有意见,认为排名太后,也有人有意见,觉得张译演啥都一个样。
质疑说张译小表情重复我能理解,但说他近几年演的角色同质化严重我真的不同意。
都是公检法角色,安欣、程兵、洪亮,哪儿一样?
张译表演最好的地方,就是赋予角色一种真实感,让人不觉得是在演戏。
洪亮这个人物就是个系统内的职场小人物,日常习惯了微微侧身和小心翼翼的表情,就连见岳父,演的都是我们日常被领导接见的样子,手不知道往哪摆。
虽然是扫黑剧,但张译用了一种生活化的喜剧表演,把原本刻板的正派角色演活了,偷听到岳父和小舅子大瓜那场戏,一边吃瓜一边听瓜,完事还玩玩具青蛙。
有很多观众说他窝囊,可一直以来,洪亮都不是个猛冲猛打的人物,直到乔振兴的死,把他内心的热血彻底点燃。
进退犹豫之间,张译赋予了洪亮这个角色一种生活的厚度,到后头他知道自己越查越是孤家寡人,最后的好友让他查出检察系统了,岳父进去了,小舅子判死刑,跟老婆肯定是回不去了,你让他怎么可能想都不想勇往直前。
但正是这样的人物处境,才更凸显出要对得起检察官这身衣服有多难。
结局张译再度展现出自己顶级男演员的功力。
先是看着秦锋牺牲,张嘴无言那种无能为力无法挽回的绝望感,透过屏幕击溃了我的心。
最后面对张放提问,自己还能穿这身检服吗?张放反问之下,他脱下外套,露出检服,给人物留下一个悲喜难言的开放式结局。
《以法之名》开篇,郑雅萍问洪亮,你们十一部办案,讲天理,讲国法,讲不讲人情?
当时,洪亮没有正面回答。
但其实整部剧,洪亮都在用行动回答。
top2:董晴
该轮到董晴了。
我第一次看她的表演,是在校园剧《最好的我们》里的“贝塔”。
再看到她就是《去有风的地方》里的谢晓春,做事麻利周全,也有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姐的苦恼;《尘封十三载》里的杜梅,是被连环凶手杀害后摆成艺术造型的单亲妈妈。
无论什么角色到了她手里,都是信手拈来。
到了这次,剧刚开播,她就凭一段20秒的台词出了圈。
现在很多网友都自发模仿她那句掷地有声的质问:“谁在栽赃,谁在陷害”。因为听起来太震撼。
一段长达两页的台词,她念起来一气呵成,口齿清晰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字字分明、全是法律名词却被处理得每个重音都精准到位、情绪步步递进最后如排山倒海,一下就让这个被打成黑社会的女律师,有了角色的光彩。
后来开播发布会上,和她演对手戏的蒋欣说,那场戏董晴原本准备了很长时间,结果拍摄当天导演临时让编剧又改了稿子,2页多的台词演员差不多是现背,当时天都快塌了。
这就更不可思议了,演员功底可见一斑。
从这场戏开始,张文菁出场,就自带演技光环。
最打动人的一场戏,是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的她和昔日的搭档在茶馆见面,当她带着哽咽委屈压抑地说出那句“正义没有资格迟到,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是真相”,观众的胸口再次被狠狠击中。
其实董晴在《以法之名》中的戏份不算多,番位排到十几名开外,但不影响演技绽放光彩。
回想过去董晴演的多半都是几番女配,戏份不会太多,直到这次,逮住一个发光的机会,董晴直接用演技晃瞎观众的眼。
成功不是必然的,是她抓住了而已。
top1:冯嘉怡
把冯嘉怡排名第一,我想大部分观众没有意见。《以法之名》整部剧看下来,从头到尾,角色完成度最高的,就是他饰演的许言午。
如果结合结局再看这个人物,就更精彩,专案组查到最后,连洪亮都要去对专案组说明,未来难料。
而许局屹立不倒。
冯嘉怡把人物的官场智慧演明白了。
这也不是冯嘉怡第一次在实力派云集的大戏里演出来,《风吹半夏》也是一群实力派,观众记住了他明晃晃的光头,古装剧里他演刺史吃甘蔗吃到吐,演皇帝差点去偷猪,每个角色都挺抽象,但都让观众记住。
冯嘉怡不是科班出身,但最擅长生活式表演,看他演戏,丝毫没有表演痕迹。
演东平警察局长许言午,演到网友为他发明了一个梗:许局每天都想报警,又怕接警的是孙飞。
这位转业局长天天活得像块夹心饼干。上面有兰景茗压着,下面干脏活的“黑警”根本不把他放眼里。
参加李人骏的生日饭局,级别比他低的都亲密团结在兰的周围,他一个局长坐下首,还要笑着敬酒。
这场东平政法系统的大型狼人杀游戏,堪称群狼环伺,但这位看着像狼但常常偷偷保羊的局长,硬是凭本事苟到了最后。
冯嘉怡在这部剧里的演技大场面不多,但很多微表情都让观众get到了。
比如孙飞被抓,他去找兰汇报,兰好象忘了之前自己电话里交代许要让孙“进步”的事,上来就一阵严厉批评,说的他小眼睛困惑地转了一圈:啊,人怎么能无耻到这种程度。
直到专案组来了,他的表情一整个就是:天亮了。
最精彩的一场戏,是孙飞告诉他姜红军被专案组抓进去了,他一整个暴跳如雷,观众都担心他拍椅子拍到撅过去。
能够把戏演到像是跟观众实时互动,冯嘉怡的演技才是最时尚的。
也是他的表演,演绎了全剧真正的尺度——未必只在于案件本身;而是敢摊开日常的人情往来中,那些官场和人性的灰色地带。
当然,表现精彩的演员还有很多,比如已经45了,依然气场干净的是安。
徐梵溪的周梅也令人难忘,编剧实在应该在大结局多给她安排至少一场戏。
不过能在结局戏份完全没有的情况下,依然被观众提起,也是演员另一个层面的成功。
和《狂飙》一样,《以法之名》一个特点,就是许多出圈演员在大众层面可能没啥星光名气,也没有粉丝为他们为爱发电做数据,但大家一直默默积攒演技,冷不丁等到这部剧里有发挥的角色,二话不说直接“上桌”。
其实演技这回事,也符合本剧的主题:刀刃向内。
天天争番有什么用,你得让角色出彩才行。
给哥哥姐姐的戏再多,他们能像董晴演张文菁一样凭一场戏出圈吗?
刀刃向内,好演技就是这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