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霓虹灯还没亮透,娱乐圈先炸出一记惊雷。
4月12日凌晨三点,71岁的"商业片鬼才"王晶突然在微博甩出一记"血滴子",
直劈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香港顶流"姜涛:
"人胖歌烂舞差!求求你滚出娱乐圈啊!"
这串连珠炮似的狠话,犹如往油锅里泼了盆冰水,瞬间让港岛娱乐圈炸开了锅。
这位以《赌神》《九品芝麻官》横扫录像厅时代的导演,
此刻化身"娱乐圈纪检委",字字见血地撕开流量时代的遮羞布。
被炮轰的当事人姜涛可不是等闲之辈——作为香港男团Mirror的"C位担当",
这个24岁的圆脸小哥去年生日时,粉丝硬是把铜锣湾包场成"姜涛快乐屋",
超500块LED屏滚动播放他嘟嘴卖萌的照片,
应援人潮把时代广场围得水泄不通,连港媒都惊呼这是"二十一世纪香港最有实力的追星现场"。
"王晶这波是关公战秦琼啊!"某资深娱记在茶餐厅嘬着冻柠茶感慨。
确实,当拍出过周润发、邱淑贞的老牌导演,杠上日均热搜五条的Z世代偶像,这场对决活脱脱就是香港娱乐圈的"世纪大战"。
王晶的控诉可谓刀刀致命:先是嘲讽其外形"横向发展像发酵面团",
接着diss唱功"比KTV麦霸还灾难",
最后补刀舞技"跳得像被踩了尾巴的加菲猫"。
这毒舌功力,比他在《康熙来了》吐槽嫩模时还要狠辣三分。
吃瓜群众火速分成两大阵营。70后大叔们拍手称快:
"王导终于说了大实话!现在的明星门槛低到地下室了!"
而姜涛粉丝则暴跳如雷,在社交平台刷起#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姜姜#话题,
有狂热粉甚至把王晶1990年的《赤裸羔羊》剧照P成遗照。
更有意思的是,某论坛突然冒出"姜涛模仿大赛",
各路网红争相展示"机械舞跳成僵尸步"的绝活,点击量分分钟破百万。
深扒这场风波,背后是香港娱乐圈青黄不接的隐痛。
当年四大天王能唱能跳能演戏,如今顶流们却靠社交平台数据称王。
姜涛所在的Mirror组合,出道三年就包揽35个广告代言,演唱会门票三秒售罄,
但被问及代表作,粉丝只能搬出去年那首被乐评人称为"幼儿园汇演水平"的《蒙着嘴说爱你》。
这种青黄不接的景象,恰似当年王晶在《精装追女仔》里讽刺的"漂亮草包"照进现实。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嗅到炒作气息。要知道,王晶新片《澳门风云4》刚立项,而姜涛主演的《忽然单身》正在热拍。
双方经纪公司的操作更耐人寻味:王晶工作室对争议笑而不答,姜涛团队则放出"闭关减肥"的路透照。
这出好戏,到底是老艺术家痛心疾首,还是资本操盘的精准营销?恐怕要等时间给出答案。
纵观华语娱乐圈,这样的吃瓜戏码早已不是首演。
蔡徐坤被批"鸡你太美",肖战遭遇"227事件",每次流量与实力的碰撞都能掀起血雨腥风。
但香港这场战役尤为特殊——在TVB式微、港片没落的当下,
姜涛现象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本土娱乐业看到新希望,却也暴露出竭泽而渔的隐患。
铜锣湾的巨屏仍在轮播姜涛的广告,王晶的吐槽帖转发已破10万+。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正预示着娱乐产业到了革新的十字路口。
当某天粉丝发现偶像除了数据一无所有,资本收割完流量红利离场,留下的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比王晶的毒舌更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这场"新旧顶流"的碰撞,恰似香港茶餐厅的菠萝油撞上网红脏脏包。
老派匠人看不惯流量快餐,新生代嫌弃传统太out。
但真正该被审视的,或许是这个让"数据代替实力"成为可能的畸形生态。
毕竟娱乐圈不该是马戏团,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只会转圈的小丑,而是能用作品说话的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