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子陌
01
《知否》明兰确实嫁得好,新婚归宁日就威风了一把。
顾廷烨摆足了架势。
明面上是要重视管家的赏赐,实际上也让大家看到他对明兰的在意,也在明晃晃的暗示众人,不要轻易欺负他家娘子。
当然,在明兰看来,她并没有要炫耀的意思,更没有摆架子的意思。
毕竟顾廷烨侯爷的身份摆在这,礼数也是正常的礼数。
但常言道,人过得好,便会遭人嫉妒,特别是过得不如自己的那些人。
这不仅仅是对外人而言,即便是一家人,也难免会心生不满。
连平日里没心没肺的如兰,也忍不住吐槽明兰阵仗大,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墨兰更是一脸嫌弃,直骂明兰一副“小人得志,穷人乍富”的模样。
在盛家,明兰最在乎,也可以说只在乎祖母,她回来主要是看祖母,根本没想父亲在不在场的事情。
明兰嫌弃盛家的攀附,大娘子和康姨妈可能出口刁难,想着赶紧回去婆家,刚要出门就碰上父亲,开口就骂她摆架子。
此时最讽刺的是,父亲是风尘仆仆赶回家的,一身官服,疾步骤停的样子,下人手里还捧着官帽。
而明兰明显很惊讶也很高兴,走之前见到父亲。
但盛纮却高兴不起来,一脸的不爽,问她回娘家一趟,摆的什么架子。
后面的剧情,没有演出来也能想象出,盛纮的气急败坏。
从礼数上来说,明兰还未见到父亲,就打算走了,这点确实不合礼数,难怪父亲生气。
但仔细揣摩,盛纮之所以盛怒,原因没那么简单。
02
明兰的风光很耀眼。
在盛家,明兰一直是家里夹着尾巴做人的庶女,如今这般风光,便不是耀眼,而是刺眼了。
盛纮最看重名声,但他这辈子也没有过这样的风光。
可以说,盛纮跟明兰一样,前半辈子都是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做事。
区别在于明兰是在家过得憋屈,而盛纮是在外过得憋屈。
盛纮的前程是自己忍辱负重,辛苦经营得来的;对比而言,明兰过得苦,却轻轻松松就嫁入豪门,还是顾廷烨主动求娶。
同样是高攀,明兰的婚姻对比盛纮的婚姻,明兰不必低声下气。
原本盛纮更愿意如兰嫁给顾廷烨,毕竟是盛家高攀了,大娘子出自王家,差距相对没那么大。
而明兰年幼丧母,就一个做不了主的祖母护着,没有娘家的底气,即便被欺负也没有底气反击,盛纮也不会牺牲盛家的利益来护着明兰。
明兰从小乖巧听话也最懂礼数,如今嫁入侯府,回门都不寻下盛纮,哪怕等盛纮回来见一面再走也好。
这明摆着,明兰本就不在意。见着挺好,没见着也罢,更没想过,要在夫婿面前给自己父亲表现的机会,或者说美言几句。
这才戳到了盛纮的痛处之一。
明兰嫁了也好,如兰嫁了也罢,都是盛家女儿,但凡是嫁入侯府,当然盛家也会跟着沾光。
盛纮本是维自身利益是图的人,想着也能好好攀一攀关系。
没想到,明兰根本没有让攀关系的打算,还根本不给自己一点面子,这对于一向好名声面子的盛纮来说,可不是要盛怒么?
明兰独好不是好,得带着盛家,特别是盛纮一起好,那才是真的好。
03
高攀的卑微乃至自卑,让盛纮气急败坏。
盛家有此名声地位,大部分是盛纮的功劳,虽然他自私自利,但确确实实是真心带着一家人走向兴旺。
原本把盛家经营成这般光景,是盛纮最骄傲的事情。
结果,曾在家里过得最惨,最不被他看好的一个女儿明兰,嫁得最体面,过得最好。
盛纮是心有不甘且自卑的。
盛家对上侯府,那不是一星半点的差距,顾廷烨是朝廷重臣,皇上最看重的臣子之一。
而且顾廷烨的行事风格,果敢狠辣,他的名声可以直接归为不好惹三个字,对明兰极其维护。
侧面说明,明兰对他的态度,就是顾廷烨对他的态度。
很明显,盛纮自知对明兰并不好,明兰过去从不表现态度,如今却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她的不耐烦,从前都是隐忍。
由此,盛纮也能想到,明兰对自己态度无所谓,那顾廷烨对自己的态度,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明兰对盛纮的忽视,没想着寻他就回去见面就要走,这就是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盛纮不仅没脸在顾廷烨面前讨好处,还得恭恭敬敬对着顾侯。
再者,顾廷烨这个女婿,并不是盛纮选来的,而是明兰自己招来的,盛纮完全没有主动权。
他看不透顾廷烨,也没有更多的利益可以进行交换。
在此基础上,盛纮就显得气势弱很多了。
过去明兰做事要顾及很多,但如今不一样了。
明兰性子慢慢外放,也是因为顾廷烨给的纵容和底气,而明兰所求的很多事都会危及到盛纮的利益。
今后所有的事态发展,盛纮都无法干预,甚至很可能需要在顾廷烨面前放下身段。
这点是盛纮最不能接受的。
盛纮是一家之主做惯了,也习惯了儿女们的顺从,特别是明兰,突如其来的改变,还是把他打得措手不及,甚至是气急败坏。
当然,我始终相信,母慈子孝说的是母慈子才孝,当父亲的面对儿女,也是一样的。
盛纮就算再不喜,明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倚仗。
明兰再也不是那个只能忍气吞声,永远求不到一丝公平,被盛纮压制着性子的小姑娘了。
—END—
图片/来源于《知否》剧照截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