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识分子李一
编辑:知识分子李一
五一小长假以来,演艺圈传来一条热搜消息,78岁的“阿姐”汪明荃要在上海开演唱会。
这条消息一出,有人敬佩,也有人质疑,还有人嘲讽她年纪大了还上台,就是为了圈钱。风评两极,有人热泪盈眶,有人冷嘲热讽。
票价也成了第一道争议焦点,最便宜的票680元起跳,不少网友表示最便宜的票都那么贵,还有人拿这个价格和内地年轻歌手的演唱会比,直呼“不值”。
紧接着,一段她参加活动的视频被翻了出来,画面里她走路需人搀扶,步伐缓慢,质疑声随之升级,她这样还能唱?唱得动吗?肯定现场翻车,别打着情怀搞营销。
网络上的声音很吵,但在热闹背后,人们似乎都忘了,曾经的汪明荃到底有多么火爆,就凭她以前火过的岁月,才有了现在的忠实粉丝。
“阿姐” 的传奇
汪明荃,原籍上海,少年时期就对舞台充满憧憬,13岁那年,她参加了一场歌唱比赛,虽没拿奖,却因出色的表现被星探相中。
不久后,她踏上去香港的旅途,当时的香港是一个机会更多的地方,从事演艺事业的人都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刚去香港那几年,她只能登场一些不大的舞台,环境嘈杂,但她从不敷衍,每天认认真真唱完所有曲目,只为让台下观众满意。
后来,她报考了电视台的新人培训班,在那里拼命学习演技和台词。
结业时,她拿下第一名,正式成为电视台签约艺人。
成名后,她拍过一大堆电视剧,先是在《家变》《京华春梦》这些电视剧里面收获了不少粉丝。
这些火爆当年的剧集,不知道让多少观众落泪,而电视机里面的她更是演技在线,同时,唱功也是一顶一的好。
她的代表作《勇敢的中国人》《夜上海》,旋律至今仍被传唱,在港乐最辉煌的年代,她是绝对的中坚力量,被封为“TVB一姐”,更是“香港四大花旦”之一。
那些年,汪明荃拿过的奖数不胜数,金马、金像、十大中文金曲,几乎没有她没站过的领奖台。
但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背后,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远比外界看到的多。
背后的坎坷
先是在1994年,她查出甲状腺癌,当时正在拍电视剧《大都会》,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拍戏。
这次治好了,结果几年之后,她又患上乳腺癌,做完手术没多久,她就出现在话剧排练现场。
她从来不把病痛当借口,反而觉得不干活才难受。
感情路上,她和罗家英相恋多年,却纠缠多年没有结果。
好在男方一直坚定不移陪着她走过人生的很多至暗时刻,多次求婚,她直到第十九次才点头答应。
两人共同抗癌,相互扶持,被誉为娱乐圈最坚韧的情侣之一。
所以当有人说她“捞金”时,真正了解她的人只想笑,这么多年她早就衣食无忧,要钱不靠演唱会。
她站上这个舞台,更多是因为不舍,因为热爱,因为她觉得自己还能唱,还能演,还想让老歌再被更多人听见。
为了这次演唱会,她从准备开始就对自己特别狠。
一大把年纪了,每周也坚持三次的健身训练,力量、有氧、基本功一个不落。
粤剧动作也没丢,压腿、下腰、走台步,硬是靠毅力撑了下来,78岁的她,每个动作都力求完美。
演唱会背后的付出
就在开唱前一周,由于用嗓过度,汪明荃嗓子还突然出现了问题,几乎发不出声音。
这对歌手来说肯定是个大灾难,汪明荃心里虽然慌乱,但是在医疗团队的帮助下,立刻开始每天三小时的蒸汽疗法,调整饮食,不碰任何刺激性食物,同时进行简单发声训练。
演唱会前两天,她终于恢复了嗓音,才稍稍松了口气。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78岁汪明荃首次在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是上海的女儿”
5月3日,演唱会如期举行,当文化中心灯光亮起时,场内早已人山人海,观众年龄层跨度大到令人惊讶,连不少00后都来了。
有粉丝高举阿姐的灯牌,还有人穿着她经典角色的服装来支持。
而她穿着金色礼裙登台,看着全场掌声雷动,她心中充满了感动,整整两个多小时,她几乎没下过舞台。
一首接一首的经典歌曲,《夜上海》《万水千山总是情》《狮子山下》轮番上阵,现场观众集体合唱,气氛热烈到爆炸。
她不仅唱,还和伴舞互动换位,动作流畅,状态炸裂,根本不像78岁的人。
有人说,这场演唱会就是一场打脸行动,质疑她的人在这一夜通通闭嘴。
她也说过,自己唱歌不是为了赚钱,是想让更多人记住这些老歌,记住那个年代,这些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是时代的印记,是文化的传承。
她用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舞台的障碍,热爱和专业,才是艺人该有的样子。
写在最后
在这个短视频、流量爆炸、翻红只需一夜的娱乐圈里,有太多昙花一现的明星。而像汪明荃这样,把一生都奉献给舞台的艺人,真的不多了。
所以,别再说她捞金了。她早就不需要用舞台养活自己,但她愿意用舞台继续养活那些记忆、那些歌声、那些被人淡忘的艺术之美。
那个倔强又温柔的阿姐,依旧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只不过,这份坚持和勇敢,如今变得更值得我们敬重。
向她致敬,也向每一个从不向岁月低头的“老戏骨”致敬,因为他们,才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