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山路“五一”假期人气爆棚。通讯员 吴贤宾/摄
▲泉州宋江阵燃动“五一”,百余名簪花大侠演绎千年兵法智慧。
◆“古城有戏 开漳见囍”——漳州歌仔戏沉浸式互动演绎活动。
“圈粉”又“吸金”!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民众出游热情高涨。厦门、漳州、泉州三座闽南城市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自飞猪统计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的线路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租车、接送机和接送站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厦门、泉州、漳州“热度”领先。
都是哪些人喜欢游闽南?他们偏爱打卡哪些项目?导报记者通过对三地假期文旅数据的深入剖析,洞察出当下文旅市场的新趋势和新玩法,“闽南游、游闽南”呈现百花齐放之姿。
新趋势“闽南游”趋于年轻化
今年“五一”,各地文旅一片欣欣向荣,厦门市文旅实现市场供需两旺,市民游客出游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休闲游、亲子游、乡村游、长线游、周边游、出入境游等多重客流交汇叠加,文旅市场全线飘红。
根据厦门智慧文旅平台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厦门全市接待游客863.55万人次,实现旅游交易102.76亿元,接待过夜游客319.51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过夜游客中省外游客占比高达73.28%,主要客源地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上海。
携程数据也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厦门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104%。其中,上海、深圳、广州的游客最多,厦门园林植物园、胡里山炮台、厦门科技馆、鼓浪屿、钟鼓索道等景点最受欢迎。不仅如此,厦门还上榜途牛假日国内长线游热门目的地榜单、亲子游热门目的地榜单前10强。
泉州同样是“五一”热点城市。根据有关监测,泉州假期接待游客总量超7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6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均近三成。携程数据显示,泉州市旅游接待人次、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达三成。嘀嗒出行数据显示,泉州跻身顺风车假期热门目的地城市top20,订单增幅达115%,居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作为闽南“金三角”的一员,漳州古城、闽南水乡、龙海后港古街四天七上央视,东山岛上榜同程旅行“五一小众宝藏海岛”。据第三方测算,2025年“五一”假日漳州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4%,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23.5%,均排名全省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游闽南”的旅客中,年轻化成为新的趋势。以厦门为例,过夜游客中40岁以下的占比70.47%。年轻客群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更愿意尝试新的旅游产品和玩法。比如厦门的“屿见闽南 时光幻境”主题景区、泉州“南戏十二时辰”演出、漳州的古城游和展演游融入了时尚元素和互动体验,吸引众多年轻客群的喜爱。
新国潮 非遗元素为旅行添彩
“五一”假期,国潮文化深度渗透旅游市场。携程数据显示,非遗主题游搜索量暴涨,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2%。坐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厦门、泉州和漳州,更是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令闽南游充满文化味。
化身“艺术大秀场”的中山路欢歌不断、精彩不断。“鹭岛狂欢”市民大舞台、厦门市民文化汇、非遗市集传统文化展演、花园音乐会、花车巡游等全天候文化展演和全民互动体验活动让这条百年老街“处处是舞台”,向市民游客
生动展现鲜活的老街百年文脉和人间烟火气。
漳州则以木偶戏、歌仔戏、剪纸等非遗项目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展示和体验活动。华安县高山族演出团队的竹竿舞、拉手舞、陀螺表演等在漳州古城上演;东山风动石景区的“风动石畔非遗‘妙’会”,将铁枝木偶表演、南音表演、非遗剪纸diy互动等相结合;云霄县云山书院上演潮剧经典剧目《左良玉》《碧血瑶阶》《金玉良缘》等,为市民游客展现国家级非遗潮剧的文化底蕴。
作为世遗之城,泉州更是因22处世界遗产点而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呈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木偶与机器狗、梨园戏与街舞、南北琵琶对话等打造从“看戏”到“入戏”的沉浸式文旅盛宴,擦亮“泉州有戏”ip金品牌。不仅如此,时隔40年,泉州宋江阵108将簪花大侠重现“江湖”,在泉州古城中山路、东海金花广场、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南安九日山等地热血展演,再现“吾泉郡棍棒手扑,妙绝天下”的民俗盛景,连演8场,观演人潮如织、好评如潮。
新热潮“沉浸式”旅游成新宠
“沉浸式”旅游在今年“五一”假期的三地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备受游客青睐。
厦门的“屿见闽南 时光幻境”主题景区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出“折叠时空”手法,“远古山海”重现闽南原住民南岛语族人的生活图景,“闽南幻境”呈现宋元明清至近代下南洋跨越1800多年的万象风情,通过“非遗活态博物馆”和近30场特色演艺,沉浸式穿越数千年闽南时空,假期共接待游客超20000人次。
暮春初夏,花开正好,漳州的闽南水乡通过“浪漫水乡 花火闽南”活动,运用花火表演、光影秀等手段,为游客营造沉浸式的梦幻场景,客流量超20万人次;泉州在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期间,创新推出“南戏十二时辰”戏曲展演,将全国6省15剧种、14朵梅花奖得主、百余位戏剧专家和艺术家汇聚一堂,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沉浸在戏曲文化的氛围中,线下参与观众超20万人次。这种创新的旅游形式,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深度的旅游体验。
新体验文旅跨界赛事和音乐
今年“五一”,“旅游+体育”“旅游+音乐”等跨界融合的新兴业态,也给闽南游客带来了“可观看、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新方式。
在厦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全球揭幕战如火如荼,14场正赛和2场垫场赛汇聚了全球52个国家的19位奥运冠军、27位世锦赛冠军,其中10位还是目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备受关注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因为奥运冠军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黄东萍的出现,让旅游多了心潮澎湃的瞬间。
古城漳州以“演艺+旅游”模式激活假日经济,时光classic演唱会漳州站,邀请张信哲、张碧晨、杨宗纬等一线歌手,通过明星效应吸引大量歌迷、近2万人次观演,外地游客占比约40%,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
感受闽式生活、中国气派,泉州同样表现出了精彩纷呈的时尚感。“top登陆少年组合”演唱会在晋江二体连续演出两场,吸引观众、粉丝近1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亿元。这些跨界融合的业态,拓展了旅游产业的边界,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 王福敬 郑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