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热烈!话剧《寻找“王成”》在鞍上演

2023年07月30日23:20:01 娱乐 1891

7月29日至30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出品,沈阳话剧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话剧团)创排、演出的大型话剧《寻找“王成”》在鞍山大剧院上演3场。战火纷飞的跌宕剧情,感人至深的角色刻画,为鞍山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荣光历史。

反响热烈!话剧《寻找“王成”》在鞍上演 - 天天要闻

话剧《寻找“王成”》是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中的“抗美援朝出征地”为背景创排的大型话剧。讲述的是抗美援朝老兵李永胜在归国后,倾其一生守护战友荣耀,从寻找某个“王成”升华到寻找“王成精神”的动人故事。据介绍,为有力保障该作品质量,该作品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执导,剧本则由优秀青年编剧王嘉嘉创作,沈阳话剧团在剧目选角上精益求精,由团内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担纲主演。剧中饰演李永胜的演员王凯接受采访时说,《寻找“王成”》是通过寻找“王成”这个人物来揭示英雄的心理。剧中,李永胜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当过步话机员,被认为是“王成”式的英雄。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幸存者,他以收集战友遗物为精神寄托,缅怀故去战友,一支口琴、一部步话机、一支笔、一个书包、一封家书都是他的“战友”,在他心里每个遗物都具有特殊意义……“通过这部戏,我们希望让广大市民能够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牺牲一切的英雄们。不要忘记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王凯动情地说。

反响热烈!话剧《寻找“王成”》在鞍上演 - 天天要闻

大型话剧《寻找“王成”》在鞍共上演3场,观看人数1400余人。7月29日晚,该剧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开头以倒叙方式展开,已是两鬓斑白的暮年李永胜向外孙女分享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如今已是和平年代,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日新月异,而今天的繁盛景象是每一位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舞台上,李永胜向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庄严敬礼,这一幕也感染了台下的观众,观众席上一位小男孩自发地站了起来,冲着舞台方向敬少先队礼。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一长一幼、相向而立,犹如跨世纪的相遇,在舞台与观众席间同频共振,英雄精神在这一刻更具无形力量,振奋人心。现场,记者询问得知,敬队礼的小朋友名叫李其林,今年7岁,就读于二一九小学。看到舞台上的叔叔敬礼了,他有感而发地回敬了少先队礼。现场记者也看到,有很多家长是带着孩子来观看演出的,来自胜利小学三年一班的薛博嘉告诉记者:“演出十分精彩,通过观看让我深刻了解了英雄精神,也激励我们青少年更好地向英雄学习。”

反响热烈!话剧《寻找“王成”》在鞍上演 - 天天要闻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英雄城市唱响英雄赞歌。整部话剧中,每个角色都是战场上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不畏牺牲,时刻牢记保家卫国的重要使命,用行动保护战友守护国家,在生与死中震撼着观众。随着演出结束,一位位饰演志愿军的演员们纷纷登场向观众庄严敬礼,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观众纷纷起立用掌声表达着无限敬意。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话剧虽已结束,但观众仍不愿离去。市人防办张婷姣观看后说:“观看话剧《寻找‘王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英雄精神,这种精神也将激励着我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鞍山发展贡献力量。”

反响热烈!话剧《寻找“王成”》在鞍上演 - 天天要闻

作为一名街道的基层干部,立山区曙光街道党工委书记英海文激动地说:“观看后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精彩的剧情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向我们传播了抗美援朝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新时代,实现新突破的信心与决心。”

全媒体记者 赵梓含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