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孩子,不给我养老我去告你”,我:爱谁找谁去,与我无关

深秋的雨裹着寒意敲打窗棂,李梅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屏幕上母亲发来的消息刺得她眼睛生疼:"你是我孩子,不给我养老我去告你!"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飘落,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十六岁那年的午后,那个彻底改变她命运的下午。

记忆里,老家堂屋的八仙桌总是摆着两副碗筷。大哥爱吃的红烧肉冒着热气,弟弟的搪瓷碗里堆着最嫩的鸡腿,而她的碗里永远是清炒时蔬。"女孩子家少吃点肉,免得以后嫁不出去。"母亲总这样说。上初中时,她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可初三那年,父亲把她叫到昏暗的堂屋,烟袋锅敲得桌角咚咚响:"你弟要上补习班,家里供不起两个学生,你退学吧。"她跪在潮湿的泥地上哭到声嘶力竭,换来的却是母亲的叹息:"女子无才便是德,嫁个好人家才是正经事。"

退学那天,她攥着书包站在校门口,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嬉笑走过。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像无数根细针在扎她的心。从那以后,她跟着同村人去县城饭店当服务员,端盘子、洗碗、打扫卫生,指甲缝里永远洗不干净油渍。而大哥顺利考上大学,弟弟复读两年也进了大专,父母四处借钱供他们读书时,总不忘说:"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有出息。"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五年前。老家的老房子要拆迁,李梅特意请假赶回去,满心期待能分到一间小屋子。可当她推开家门,却看见大哥和弟弟正围着拆迁协议讨论。母亲看见她,脸色一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老李家的事。"最终,350万拆迁款和五套房子,全落在了两个儿子名下。她红着眼问母亲:"我也是您的孩子,为什么..."话没说完,母亲就打断她:"你都嫁人了,要这些做什么?"

这些年,李梅在城里开了家小超市,起早贪黑进货、理货。丈夫在工地打工,夫妻俩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每次回老家,她总要给父母买新衣服、营养品,可母亲永远嫌她买的东西不够贵。有次过年,她给母亲包了五千块红包,转头就听见母亲跟邻居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小气,哪比得上我两个儿子。"

此刻手机又震动起来,母亲发来长长的语音:"你弟弟生意赔了,你大哥房贷压力大,只有你过得最轻松!"李梅盯着窗外的雨幕,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去年冬天,母亲摔断了腿,两个哥哥都以工作忙为由,把照顾母亲的担子全推给她。她在医院陪护了整整一个月,白天给母亲擦身喂饭,晚上趴在病床边打盹。可当医药费需要分摊时,大哥说要还房贷,弟弟说要养孩子,最后还是她默默付了全款。

"妈,这些年我给您的钱还少吗?"李梅颤抖着按下语音键,"您生病住院,我哪次不是随叫随到?可您心里什么时候有过我这个女儿?"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怒骂:"白眼狼!生你养你这么多年,这点孝心都没有!"李梅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无尽的悲凉。她想起小时候,自己偷偷用攒下的零花钱给母亲买头花,却被母亲当众扔在地上;想起自己结婚时,母亲嫌彩礼少,在婚礼上冷着脸一句话不说。

"爱找谁找谁去,与我无关。"李梅终于打出这句话,手指悬在发送键上许久。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她想起女儿昨晚发来的短信:"妈妈,我这次考了年级第一!"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滴在手机屏幕上。这么多年,她把所有的温柔和爱都给了女儿,就是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

夜色渐浓,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大哥的消息:"小妹,你别闹脾气了,妈年纪大了..."李梅把手机扔进抽屉,打开灯开始清点货架。暖黄的灯光下,洗发水、纸巾、零食整齐排列,这是她用双手打拼出来的小天地。曾经那个躲在角落里哭泣的小女孩,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中学会了坚强。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超市门口。李梅正在整理货架,女儿背着书包跑进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作文写得好!"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李梅轻轻抱住她,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有些亲情注定是失衡的天平,但她可以为女儿重新搭建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李梅看了一眼,是母亲发来的律师函照片。她深吸一口气,把手机塞进抽屉最深处。生活总要继续,而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小女孩了。门外传来熙熙攘攘的人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带着希望,也带着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