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继父断绝来往10年,回乡给父母上坟得知实情,决定给他养老

讲述:谢玉芬

撰写:明豪兄

转眼间,我在武汉生活十年了。嫁给老公大强这些年,我从未回老家乡下给父母上坟,每年总是找理由拖下一年,时间越长,越发感到归乡情怯。

我幼年时随父母在老家乡下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富足。在父母的关爱下,我和多数普通孩子一样,也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七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离世,自此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每天起早贪黑,做农活,做小工,赚辛苦钱,培养我读书。几年来,没见过她添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得破破旧旧,对我却从不吝啬。

我读初二那年,母亲42岁,常年的辛苦劳作,让她已是满脸沧桑,早生华发。

有一个星期天,我回到家中,母亲拉着我坐下,略带羞涩地对我说,有人帮他介绍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是个单身汉,老实厚道,干活勤快,愿意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她征求我的意见。

我幼年丧父,性格叛逆,没有体谅母亲的不容易,反而责怪母亲心里没有逝去的父亲。

母亲解释说,她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有个人帮帮他,能更好地照顾我。

我在学校住读,回家很少,心里不痛快。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同意了继父来我家生活。

母亲和继父简单办了一桌酒席,请亲戚朋友吃了一餐饭,继父就正式来我家了。

继父和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把荒废的田地全部种了稻谷和蔬菜,吃不完的就挑到集市去卖,农活不多时,就去建筑队做临时工,家里的条件也渐渐好转,不再入不敷出。

母亲的脸上有了笑意,容光焕发,有个人一起干活,唠唠家常,心情也好多了。

看到母亲的状态,我虽然也高兴,但从来叫不出继父一声“爸爸”,尽量避开继父,很少和他说话。

每次回家,看见母亲和继父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心里有些不自在。我总觉得继父是个外人,不是我们家庭的成员,只是和母亲凑合过日子。我想起逝去的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令我思念不已。

继父并不在意,每次我回家,他都笑眯眯地喊我的名字,忙着帮母亲做饭,也自己动手炒两个菜。我临走前,他帮母亲整理我要带去学校的物品,说孩子在外读书不容易,吩咐母亲多给我一点零花钱。

有几次,我心里有些感动,想喊他一声“爸爸”,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终究是没喊出口。

我读大一那年,母亲身患重病住院,继父日夜尽心照顾,没有怨言,怕我担心,影响学业,也没有告诉我。

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生说她的时间不多了。我闻讯赶回老家,看见病床上的母亲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朝继父发火,说他没有照顾好母亲,而且应该早点通知我,请假回来多陪母亲一段时间。

继父嗫嚅地说,不是怕影响你的学业吗?

母亲的生命终究走到了尽头,离我而去。弥留之际,她拉着我的手,无神而慈爱的目光看着我,万般不舍。

她艰难地对我说,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老公,以后像亲生父亲一样孝顺继父。

我趴在她身上,嚎啕大哭,那一刻,我感到天都塌了,从此我是没家的孩子。

办完母亲的后事,我在家里整理母亲的遗物,泪眼婆娑。继父在一旁来回走动,想安慰我又不敢说。

我轻轻摸着母亲的相框,两眼发呆。

继父嗫嚅地对我说:“玉芬,你母亲走了,我住这里也不合适了,准备回自己家。你放心,你的生活费我会每月转给你。”

我冷漠地说:“不用了,你顾好你自己就行了,我帮别人做家教,能赚回自己的生活费。”

继父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回到学校后,我满怀对母亲的思念,投入到学习中。偶尔脑中出现继父的影子,一闪而过,不愿多想。

舅舅担心我压力太大,帮我出学费和生活费,经常寄农产品给我,我非常感动。他打电话我,要我春节放假时去他家过年,那里也是我的家。

大学毕业前,我去舅舅家过了一次年,给父母上了坟,本想去继父家看看他,想了想,又没去了。临走前,舅舅看着我,欲言又止,像是有什么话要说,还是没说出口。

在武汉参加工作后,我就没回舅舅家过年了,他对我虽好,毕竟不是我的家。我也不愿回去我和母亲曾生活的家,担心睹物思人,情难自禁。

后来,我遇见了大强,一个成熟稳重、温柔斯文的男人,我们结婚后,我这个漂泊异乡的游子,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家。

大强对我很好,包容我,关心我,我们有了一个儿子,我也感到失而复得的幸福。

这么多年,我在梦中常常回到那个和母亲生活过的家,但是一觉醒来,泪眼朦胧,却感到归乡情怯。

大强经常劝我,回去给父母上上坟,看看继父,看看舅舅,一解思乡之情。我总是找理由推托,说什么路途遥远晕车,孩子要上兴趣课,工作太忙要加班等等。

儿子七岁那年,舅舅生病住院,他当年帮过我,再不去看看他也不像话,而且顺便给父母上上坟。

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开车行驶上千公里,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一路上看着魂牵梦绕的家乡美景,泪眼朦胧。

舅舅躺在病床上,精神状态还好,见到我们一家,喜出望外。

我们聊起这些年的经历,不胜唏嘘。舅舅责怪我这些年不回来,把他见外了,以后要经常回来,上了年纪,说不定哪天就见不到了。

舅舅对我说:“去看下你的继父,当年我给你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一部分是他给的,现在我每年寄给你的农产品,都是他让我寄的,让我不要告诉你,担心你嫌弃。”

我大吃一惊,心中升起一股暖流,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冷漠,和对继父的不闻不问,懊悔不已。

我们来到父母的坟前,原以为一定是杂草丛生,没想到整理得干干净净,旁边还有祭祀的痕迹,心想应该是继父经常过来打扫。

跪在父母坟前,想起幼年时一家三口的幸福情景,以及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岁月,我一时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到了家中,我拿出多年未用、锈迹斑斑的钥匙,费半天力才打开屋门。门口没有一丝杂草,里面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应该是继父经常过来收拾。

我看见母亲的相框,轻轻抚摸她的照片,她依然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又像是有些责怪,怪我没听她的话,对继父不孝顺。

在朦胧的泪光中,我想起继父为我和这个家庭所做的一切,而我对他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懊悔。

我们开着车,带着礼品,来到继父家,看到大门紧锁,他不在家中。邻居说他去田里干活了,帮我去喊他。

远远看见继父踉跄地向家里跑来,裤脚卷得高高的,满腿泥巴,身形佝偻。

他喊着我的名字,打量着老公和儿子,一脸惊喜。岁月已侵蚀了他的脸庞,满脸皱纹,两鬓斑白,不知不觉,他已经老了。

我眼含热泪,喊了他一声“爸爸”,老公和儿子也喊了他。他满脸喜悦,连忙开门,打水洗手洗脚,急着做饭给我们吃。

我让他坐下来休息,与女婿和外孙聊聊天,我来下厨做饭。他不肯,一定要自己动手炒菜做饭,让我帮他打下手。

那顿饭,简简单单几个家常菜,从来没有那么香。

我们没有隔阂了,敞开心扉,聊起这些年的经历,感慨不已。

到了告别的时候,我们要走了,继父不顾我们阻拦,拼命往汽车尾箱里塞农产品,直到塞不下为止。

我们上了汽车后,汽车启动了,缓缓前行,我们向继父挥手,他也向我们挥手。远远看着他,他眼神里充满喜悦和欣慰,也有一丝孤独。

我不忍看他落寞的身影,转过身来,泪水不争气地又流下来了。

老公突然停下车,对我说:“要不接上继父和我们一起走吧,他老了,我们应该回报他,给他养老。”

我盯着老公的眼睛,确定他不是心血来潮,他重重地点点头。

我打开车门,向继父冲过去。他有些吃惊,我对他说:“爸,你收拾一下,跟我们走,我们一起生活。”

继父连连摆手,说:“不用了,我不想成为你们的负担,我在家中很好的,你们能来看我,我就知足了。”

我说:“你不是我们的负担,我还要你帮忙接送孩子,帮做饭,够你忙的。先去住一阵子,不习惯再送你回来。”

继父浑浊的眼泪,顺着他瘦削的脸庞流下来,那是喜悦和欣慰的眼泪。

我想,一定要让继父安度晚年,幸福快乐,才对得起母亲当年的嘱咐,才对得起继父这么多年对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