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2025年05月20日11:22:11 情感 1753

文:嫂子话家常


有的人说:“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永远别和兄弟姐妹计较谁付出的多。”

话是这么个话,理似乎也是这么个理,但是,往往多家庭的子女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

父母对我们好,我们行孝,这是做人的本分,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福。

可是赡养父母到最后却成为了考验家庭关系的试金石。

兄弟姐妹,没有谁就应该被拴在父母家中照顾老人,父母也不能太偏心。

赡养老人,应该兄弟姐妹之间共同商量,立好规矩: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1、亲兄弟明算账,

涉及到钱的事要算清楚

我的父母都有兄弟姐妹,父亲这边的兄弟姐妹要多一些,母亲那边只有母亲和小姨两个人。

父亲这边的兄弟姐妹平常来看还是比较团结的,奶奶能动的时候,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我父亲的工作平时很忙,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工作相对来说轻松一些。

2000年的时候,奶奶突然得病住院,我父母忙的实在脱不开身,于是就负责出钱,让其他兄弟姐妹出力。

一开始执行的好好的,但是没过几天,我大伯他们就开始反悔,说是父亲给的钱太少,不愿意去照顾奶奶。

父亲只能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床那一段时间很让人揪心。

我一边心疼父亲,一边埋怨父亲没有把规则“丁是丁卯是卯”的立清楚。

古人说:“财帛分明大丈夫。”

赡养老人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应该由所有子女一起协商,也就是所谓的立好规矩。

有的人觉得“都是一家人,何必算账算那么清楚?”

其实,正因为“算账算不清楚”才有了后来矛盾的爆发点。

赡养义务均摊,别让一个人扛。

亲兄弟明算账,医药费、生活费怎么出,提前白纸黑字说清楚,别等闹矛盾了,再来翻旧账。

真正的孝顺,就是各自能找到各自的位置,千万不要觉得手足情深无所谓。

涉及各自利益,还是放到台面上说清楚好,越清楚,事也就越少。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2、责任划分明确,

千万不能模棱两可

我的一个朋友,她有一个舅舅和一个小姨。

朋友的姥姥生病住院的时候,都是朋友的母亲和小姨照顾的,朋友的舅舅老是借口他忙,只来过医院两次。

朋友的母亲和小姨不但照顾着老人,还为老人付医药费。

按理说,老人把我们养大,女儿付医药费也是应该的,关键朋友的舅舅一分不拿。

结果到最后老人出院的时候,却当着三个子女的面,宣布自己的老宅和存款都给儿子,还说姑娘是外人。

赡养父母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组成的。

比如:今天该你伺候了,明天该你买菜了,后天该你陪老人了……。

最好列一份责任清单,明确赡养父母的具体职责,包括钱和力都要写清楚。

只有儿子和女儿同工同责,陪护、费用均摊,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但是不能以“没时间”“工作忙”“带孩子”等各种理由推脱。

如果实在很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补位,比如说,请护工或花钱请其他兄弟姐妹代为照顾。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3、不做事的子女

不能对做事的子女指手画脚

我的一个朋友,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朋友的老母亲自从生活不能自理后,先是跟着哥哥生活了6年,接着又跟着朋友生活了5年,到目前为止,老母亲仍然在朋友家住着。

可是朋友的姐姐,却一天都没有赡养过母亲,但是每天都会给老母亲或者朋友打电话。

朋友的姐姐在电话里每次都是指挥一气,今天让朋友买这个给母亲做,明天让朋友买那个为了母亲好。

虽然姐姐不出钱不出力,但是老母亲却觉得姐姐最孝顺。

到最后弄得朋友也很无奈,她倒想让母亲回姐姐家住几天,可是姐姐却说她很忙,没时间。

赡养老人,最难不是没钱,而是兄弟姐妹们比较多,有个别人不出力、不出钱,就靠一张嘴巴甜,最后还指责别人做得不好。

我的朋友曾经呵斥过她的姐姐:“你没有在深夜陪护过母亲,就不要对我的伺候吹毛求疵;你没有为母亲擦拭过身体,就不要对我的护理起质疑……。”

有的兄弟姐妹在赡养老人时出钱也少,出力也少,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心虚,于是就指挥其他兄弟姐妹伺候好老人。

这表面看似孝顺,其实心里还和老实的兄弟姐妹玩起了心眼。

在赡养老人方面,不出钱、不出力的兄弟姐妹,那就少指手画脚,要知道,谁做事,谁就有发言权,千万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4、在赡养老人方面,

有话直说不憋着,及时疏通情绪

我的一个邻居,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前年,我邻居生病瘫到了床上。

三个儿子和女儿轮流伺候,在这期间,二儿子对父亲治疗的费用有些不满,二儿子也不憋着,直接找哥哥和妹妹把意见说了出来。

两个哥哥和妹妹也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兄妹四个坐到一起坦诚交流,一起说出了解决方案,最后皆大欢喜。

本来照顾老人就挺累的,如果再把“分歧”放到肚子里不说,时间长了,内心就会变成一个锅炉,到时候就会彻底爆发,引发矛盾。

坦诚交流,只说事实,不说情绪,把问题真正解决掉,才会赡养好老人。

杨绛先生曾说:"世间好物不坚固,彩云易散琉璃脆。

钱会贬值,房会老旧,唯有兄弟姐妹的情分,越老越珍贵。

所以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心里不愉快就直说,不要带情绪,不要有分歧,要目标一致。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4、结语

在赡养父母方面,兄弟姐妹之间应相互理解,不要随意指责。

记住以上四点,就会让兄弟姐妹之间更加团结。

记住一个原则:用一片孝心反哺父母才是给父母最好的晚年。


图片来自网络!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42岁大龄单身女士吐露心声,这个年纪想嫁人只能将 - 天天要闻

42岁大龄单身女士吐露心声,这个年纪想嫁人只能将

42岁单身女士心声:这个年纪,嫁人难道只剩将就?在大众的认知里,婚姻似乎是人生必经的一站,仿佛到了某个特定的年纪,就该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所谓的“完整人生”。可对于42岁的大龄单身女士来说,这趟寻找幸福的婚姻列车,却仿佛驶入了一片迷雾森林,
短小说:我们离婚吧 - 天天要闻

短小说:我们离婚吧

消毒水的气味刺得鼻腔发痛,我慢慢睁开眼,天花板上的白炽灯晃得人头脑发晕。右手背传来轻微的刺痛,低头一看,输液针管正插在血管里,透明的液体顺着管子一滴一滴落进身体。“醒了?”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我转头,看见李枝枝正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
妻子3个月16次网购毒物预备杀夫,获刑一年半 - 天天要闻

妻子3个月16次网购毒物预备杀夫,获刑一年半

近日,吉林省扶余市人民法院依法公开了一份刑事判决书,“80后”女子高某因家庭矛盾,3个月内16次网购老鼠药、黄曲霉素等,欲毒害丈夫,后案发被抓获。高某因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获刑一年半。公开的判决书显示,经审理查明,2024年5月至8月,被告人高某因家庭矛盾产生轻生,并与其丈夫赵某某同归于尽的想法。于是,频繁在网...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 天天要闻

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即使再亲,这4条规则也有提前说明

文:嫂子话家常有的人说:“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永远别和兄弟姐妹计较谁付出的多。”话是这么个话,理似乎也是这么个理,但是,往往多家庭的子女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行孝
父母离世后,逐渐会明白的5个道理 - 天天要闻

父母离世后,逐渐会明白的5个道理

文:嫂子话家常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赖,长大后,我们是父母的靠山。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每一个日子都那么美好。哪怕做错了事被父母责骂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美好。小的时候我们觉得父母会“长生不老”,然而长大后,却发现父母在慢慢的老去。
河南46岁女子,丈夫去世8个月后,携一双儿女二婚嫁30岁山东小伙 - 天天要闻

河南46岁女子,丈夫去世8个月后,携一双儿女二婚嫁30岁山东小伙

刘女士做出人生最大胆的决定。在即将五十岁的年纪,她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牵起她手的是小16岁的小贾。尽管这段姐弟恋让她有过不安,但是命运还是给了两人想要的结果。到场的宾客们都送上了掌声和祝福,孩子们对小贾这个新爸爸并不排斥,在他们眼里只要妈妈
误入酒桌自嗨到死,同桌一人赔偿十万? - 天天要闻

误入酒桌自嗨到死,同桌一人赔偿十万?

人到中年,突然有老同学发起了同学聚会,可能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无限的烦恼了。毕竟时间会覆盖曾经的风华,让人在油腻中破灭一切的幻想。文中的同学会从酒桌开到了墓园,这其中又是怎样荒诞又滑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