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2025年06月10日06:42:07 情感 1405

我国千百年来,流行着一种传统观念:养儿防老。

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人人都争前恐后要生个儿子,以防老来后无人照料。

至于生个女儿,那是其次,毕竟女儿长大后,是要嫁人的,是留不住的,女大不中留嘛。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这是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似乎是不容置疑的。

但我通过多年的观察,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这种观念给推翻了。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我觉得是养女防老才对。

例一:村里有一老妇人,今年贵庚82岁,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今年60岁,至今单身;二儿子46岁,离异无子;女儿已嫁,家庭幸福美满。

老妇人年纪大了,身体免疫力低下,常年体弱多病,每次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得住院。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两个儿子,每次把老妇人送往医院后,剩下的就是焦虑与惆怅了,至于服侍老人,两兄弟没有经验,也没有这份耐心。

这时候,老妇人的女儿就派上了用场,她的女儿,每次听说她又住院了,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第二天清晨,她的女儿,必定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然后精心服侍老妇人。

女儿的贴心,细心,耐心,是她两个儿子永远都具备不了的。

女儿是父母亲的贴心小棉袄,在老妇人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二:村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他与村民们侃侃而谈时,突然头晕眼花,一头栽倒了下去。

他的儿子把他送去了医院,然后就手足无措了,面对需要照顾的父亲,他没有经验,也没有耐心跟这份细心。

这时候,老人的女儿得知后,立马赶到了医院,她接过了大哥的接力棒,细心的服侍起了自己的父亲。

女儿的到来,老人的内心得到了慰藉,接下来,就是自己用意志与病魔抗争的时候了。

在女儿一泡屎一泡尿的精心服侍下,老人在半个月后,终于康复出院了。

很多时候,女儿的作用,是儿子永远都无法替代的。

例三:我自己的母亲,在出门干活时,由于粗心的缘故,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大腿关节砍伤了。

这次的伤口比较严重,镰刀头砍到了关节的韧带,母亲瘫在了床上无法走路。

嫁在本地的小妹,在获悉情况后,她把手头的工作一丢,马不停蹄的回来探望母亲。

回来的这几天时间里,她寸步不离的守护在母亲床边,为母亲端茶递水,熬粥送饭。

远嫁济南的姐姐听说母亲的伤势后,她带上女儿,连夜买了机票,连夜赶回了桂林

当时,是我跟哥哥去两江国际机场接的她们,落机时,已是凌晨两点半钟。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到家后,大姐连夜守候在母亲旁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

一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母亲受了伤后,没有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是这样的,我父亲有祖传的跌打损伤,刀伤药。

这种药,曾经治好过无数跌伤刀伤的村民,包括自己的家人,也曾经治好过无数次。

父亲信誓旦旦的说:“你们放心吧,你们母亲的刀伤,我会治好的。”

在父亲强大的自信心面前,我们才放心让母亲在家中慢慢治疗。

大姐回来后,她看到母亲伤口肿胀,久久不能下地,她责怪我们不把母亲送往医院。

在大姐的催促下,我们放弃祖传治疗法,直接把母亲送往了骨科医院。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到了医院后,大姐昼夜不停的守候在母亲身边,晚上睡觉,她直接躺母亲病床上一同入眠。

清晨,就下楼去给母亲打早餐。

中餐,晚餐,就到医院外面快餐店购买。

平时还坚持帮母亲按摩伤口,促进血液循环,以免母亲的大腿,因为无法动弹而坏死或者出现肌肉萎缩。

现实版的养儿防老,远不如养女防老。 - 天天要闻

治疗了一个多星期后,出院回家慢慢疗养,这时候,母亲还是不能下床走路,大姐又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天天帮母亲熬粥送饭,端屎端尿。

作为儿子,我自信没有大姐这般细心,贴心,耐心的照顾母亲。

大姐这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是自惭形秽的。

论贴心,孝心,老人们的儿子们,在他们女儿们的面前,往往是会自愧不如的。

女儿们把孝顺体现在了细节上,在照顾父母亲时,她们往往能够做到精心,细心,耐心,贴心……她们总会不遗余力,尽心尽力的服侍双亲。而儿子们往往比较粗心,急心,这两者间,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

我个人觉得,父母们在孕育生命时,不仅要生个儿子,还得生个女儿,一定要儿女双全。

养儿更多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女才是真正的“养儿防老”。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中年男女,与一个异性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更长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过程中,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距离,不频繁接触,靠近。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 天天要闻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爱情这事儿,多半藏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关头突然来了,那些被身份、规矩裹着的感情,到底会露出啥样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关系当成生活的调剂,却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想见你,抛开那些世俗说的角色,你心里头抗拒的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闻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原创,欢迎点赞评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曾说过: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之为人。今天和一个德国客户聊天,听了他的人生经历,我想说,一个人要经受多少磨难,才能被称之为强者。他这一生,挺传奇,也足够悲催。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 天天要闻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焦点效益”。 是说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因为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怕尴尬、怕丢脸,以至于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
玄学!他27岁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 - 天天要闻

玄学!他27岁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

玄学!他27岁时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刚好差7岁,刚好出处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还是她耗不起他呢?当年他27岁,他的事业还是巅峰期,她才20岁,她的事业还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顾的宣告了俩人的关系,他作为顶流,事业一度
在这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像这样的情人关系会真的有吗? - 天天要闻

在这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像这样的情人关系会真的有吗?

有一种特殊关系能够长久维持。好多人都觉得这种关系不道德,会破坏别人的生活。其实在生活中每当出现这种关系的人,其实他们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与算计对方的想法。这样的感情是很难遇到的,也是很珍贵的。
女人这一生,什么样的活法最高级? - 天天要闻

女人这一生,什么样的活法最高级?

香奈儿曾说:我的生活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喜欢定义女性“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时代,有太多的标签绑架。有人把婚姻当终点站,有人将年龄作倒计时,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