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对世界的态度。客体关系解析(二)

2025年03月10日08:42:11 情感 1813


Hi,大家好,我是夏悦,今天继续分享主客体关系。


有时候会遇到很无助的人,他会觉得活着没啥意思,做啥都提不起劲来。


有时候会觉遇到特别自卑的人,觉得我谁都不如。


他们对自己的态度,特别的不满意。


那这个态度是怎么样形成而来的呢?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对世界的态度。客体关系解析(二) - 天天要闻

01

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习得而来的。


心理学领域有两个概念“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提出来的“习得性无助”。


他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刚开始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要蜂音器响起,就给狗电击,狗东躲西藏仍然无法逃脱。


多次实验后,狗获得了一种认知,逃无可逃,只能绝望地认命了。


在电击前,实验人员把笼子门打开,狗也不再逃脱,听见蜂音器响,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后来,马丁·塞利格曼用大学生当受试者,结果受试者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某种学习、实践和挣扎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当一个人经常处于负面环境中,批评、指责、打击等等负面的信声音盖过少有的鼓励与肯定,那么他会越来越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评价也越来越负面。


那么,他可能会将不可控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无能为力。


一种无助和抑郁的状态就可能会陆续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动机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没有,这样就会滋生无助感,形成习得性无助,无力改变自己和现状。


同样,“习得性乐观”也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只是对个人成长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塞利格曼在35年的持续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对负面事件的解释风格和解释习惯,是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能表明个体是乐观还是悲观。


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可以助长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认为人对事件的解释包含三个维度:时间维度(永久性与暂时性)、空间维度(普遍性与特性的)和人格化维度(如何看待自己)。


在面对事件时,要避免永久性、普遍性、内在化的悲观解释风格,养成暂时性、特定性和外归因的乐观解释风格。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模式是长期形成的,是习得而来的,是主体加客体,形成了我们的不同的人格类型。


一个人格体,对于自己的人格,我们自己有一个体系。


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对世界的态度。客体关系解析(二) - 天天要闻


02

你怎样看待自己,就会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我认为我自己是什么样的?形成了一个人格体,然后这个人格体怎么样形成的,然后的话就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这个态度。


主体对客体是什么,是一种性的动力,性包括人性、性别、性格等等。人性本身的那种性动力,属于人类的本能。


性实质上是一种动力,所以说它会导致你会有对自己的自信也好,也会有你自己的认知。


一个性关系性能力强的人本身来讲,这样的人他也会对自己有一个很健全的认知,很正确的认知。


有些性偏差的人,他也会对自己认知有偏差。我以前也分享过弗洛伊德性发展的五个阶段。


这个性也是说这个性动力,也是人性,也是说自己的性格,还有我们的性别,还有我们的性别主体,主体对客体是性的动力。


说我觉得活着没啥意思,这是不是对自己的态度?我就特别自卑,我觉得谁都不如谁,这个是对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是怎么样形成而来的?习得而来的,就是主体加客体,形成了我们这样一个人。


对世界的态度和对身边人的态度,关系里展现的样貌是什么样的?然后主体和客体形成的人格体是攻击的一种动力。


攻击有向内攻击和向外攻击两种。前面文章分享了心灵层面和物理层面的关系。


一种是向内攻击,一种是向外攻击,心灵层面的一般是向内攻击,物理层面的一般是向外攻击,总是求于外部怎么怎么样来满足我自己怎么怎么样。


心里层面是先找我自己怎么怎么样,再说外部怎么样,这件事情我没做好,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


别人看我,是不是我自己哪块给人家造成了那样的印象?先完善自己,然后再完善外部世界。内攻击和外攻击,是说主客体加起来形成人格化,然后对攻击动力的影响。


还有全能自恋的动力,全能自恋的动力是主客体加起来形成了一个人格体,然后的话,这个人格体就会有一个绝对化的思维叫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也是全能自卑,怎么样自恋?就是有什么自卑,实质上来讲的话,自恋和自卑是划等号的。


因为自恋是在别人眼光中,是需要别人承认的。一旦别人不承认的话,他就会完全否定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的行为。


还有从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也能看出,我们自体当中的个体,我们心中的个体和客体的关系,从而预判在其他事它会怎么样。


然后大部分的时候,客体都是自己心中的假想敌。都是说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导致有那样的行为模式产生的结果。


正如台湾作家张德芬所言:“亲爱的,外边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学会爱自己是一切好的开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后续继续分享,欢迎关注阅读。

#心理咨询##个人成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 天天要闻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 | 暮岁十点读书会出品相亲这个标签,曾与奇葩经历、焦虑吐槽等内容紧密绑定。无数年轻的单身男女,或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或是无法拒绝熟人的介绍,纷纷踏上了相亲之路。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 天天要闻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有人认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随着年华老去便会黯淡。我却认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凭借底气、才气与和气,把岁月沉淀为自己的财富。年纪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翻一页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有位作家曾说过:无论男女如果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庇护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一个爱你的人是福气,能够爱自己则是能力!深以为然,发现了吗?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 天天要闻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闻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劳换寒心晨光透过纱窗洒进厨房,陈玉兰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将刚蒸好的小笼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猪肉还带着新鲜的凉意,那是她今早五点就去菜市场挑的前腿肉,为的就是让小宇吃上一口热乎的鲜肉包。“妈,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苏晓雯的喊声从卧室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 天天要闻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18岁的女孩,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学习,在父母面前撒撒娇,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儿一般的年龄,她的生活却没有那么美好。李艳君,18岁,来自广西,在当地的一所民族商业学校读中专,5月1日这天学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
出轨败露,巴西健美先生给18年结发妻喂致命灭鼠药,母亲也参与了 - 天天要闻

出轨败露,巴西健美先生给18年结发妻喂致命灭鼠药,母亲也参与了

路易斯·安东尼奥·加尼卡 (Luiz Antonio Garnica) ,是一名在巴西里贝朗普雷图开办私人诊所的医生,从事运动医学和骨科工作,他将自己的工作描述为针对“想要更高生活质量的人们”提供私人护理。现年38岁的加尼卡还曾是一名健美运动员,荣获过“健美先生”之类的殊荣。帅气的外表加上医生的职业,这让加尼卡在当地也是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