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
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就拉去火化埋葬了。
对于外界来说,这样的做法可能显得冷漠,无情,但如果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便能感受到其中的无奈和心酸。
逝者遗愿,葬礼要低调
“母死等舅来,父死随便埋”,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古话。
我们村一个年轻人,母亲72岁,去年年底大腿骨摔坏了,他在老家伺候一年多,但最后还是没有挽回母亲的生命。
他没通知亲戚和朋友,当天火化,随后送灵园下葬。
后来,母亲的舅舅还有一些亲戚知道了,大闹一场,说他不懂事。
这种事怎么都不通知他们前来,实在是没有一点人情味,冷血无情,不孝子,差点要和他断亲。
等亲戚们冷静下来后,这个年轻人说:“这是自己母亲的意思,要求简单办丧事。
生前,大家看望过,有心就可以了,厚养薄葬,那些形式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生前少让老人受委屈,自由自在的生活,去世了就简单的埋葬,入土为安,也没什么不好。
家庭经济条件,考虑从简办理
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老人的离世虽然并未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但长年累月的医疗支出以及日常的生活开销,早就使得家庭的资金状况相当紧张。
葬礼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照一些社会习俗操办葬礼,从传统的吊唁,花圈到宴席,礼金,每一项支出都可能让一个普通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所以一些家庭从简办葬礼,也是情有可原的。
家人和朋友一起默默地送别,同样对已故老人充满了敬意和怀念,这样的选择不仅是为了老人,也是为了家庭的未来着想。
晚辈与亲戚关系生疏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断亲,也习惯了自己单独处理问题,不再像过去那样与亲戚保持频繁的联系。
家中老人去世后,尽管家中的长辈心中有着一份强烈的责任感,但由于长时间关系的疏离,很多亲戚也会选择去尊重,说到底这毕竟是别人家的家事。
因此,家中有任何需要做决定的事都不再通知亲戚,葬礼上也不邀请那些久未联系的亲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表面的寒暄。
生活已经给予他们太多的压力,葬礼没必要再成为异常外界目光的焦点。
其实,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的做法还是有道理的,人死如灯灭,老人在世行孝,胜过死后哭闹,入土为安,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办丧的排面是做给别人看的,办得如何隆重,也只是一种要面子,攀比心而已。
屏幕前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年轻人的做法对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探讨。#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