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樊阿姨的自述:
我叫樊书勤,今年68岁,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
我的亲戚,像我同辈的,大多数都留在了老家,只有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发展。
当年,我中专毕业后,跑到离家1000多公里外的一个三线城市找工作,在一家医院里当了一名药剂师。
后面,我在医院里遇到了来拿药的老公,聊天的时候,觉得彼此比较投缘,就留下了联系方式。
老公是区教育局的公职人员,他的家庭条件比较不错,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家里只有兄弟两个人。
我和老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都比较满意,后来就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我和老公,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工作都是比较不错的。
像我老公,亲朋好友家里,有孩子上学,转学的都会找到他。
我老家不少亲戚家的孩子,也都会因为我老公这样的方便条件,纷纷找上门来。
求我老公帮忙,让家里的孩子,都进到我们城市来读书。
我在医院里的人脉也是不错的,所以刚结婚的时候,老公家的很多亲朋好友,也会因为大病、小病找到我们,让我们帮忙。
我老家的兄弟姐妹,还有那些个亲戚,有病的时候,也都会从小县城过来找我安排就医。
对于我和老公,两边的亲戚,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两个人都会全力以赴,出钱出力。
所以,那些年,我们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
我和老公不光对亲戚朋友掏心掏肺的,全力以赴,对自己的一双儿女就更不用说了。
两个孩子小时候,都是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他们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受过委屈。
后来儿女毕业后,一个去了杭州,另一个去了武汉。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和老公都是倾尽所有,为他们付了首付,在发达城市买了房子。
可是,后来我家里却发生了变数,我老公在56岁那年,突发心梗,手术没有多久便去世了。
从此以后,我家里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没有了我老公这棵大树,亲朋好友来家里办事的人少了。
以前和我家特别亲的那些亲戚也不亲了,有的甚至是慢慢和我断了联系。
只有少数亲戚,还需要到医院找我办事的,还会有一些来往。
两个儿女去了外地以后,开始的时候,还会经常回家过节过年。
后来,他们觉得麻烦,都是两、三年回家一次,平时打电话的时候也不多。
我55岁退休后,因为人走茶凉,没有了医院里的人脉,我家从此彻夜冷清下来。
我一个人就在孤单寂寞中,过了十来年,这段老年时光,让我深刻感悟到:亲戚远没有我想像的那样有情有义,亲情其实很冷酷。
我65岁那年,跳广场舞的时候摔断了腿,在医院里住了二十多天。
在此期间,几乎没有亲朋好友去探望我,更别说去护理我了,可是,当年我和老公都是全心全意的帮忙他们。
那时候,我们不是给他们的孩子办上学、转学的,就是帮他们入院,遇到有困难的亲戚,都是把钱借给他们就不要了。
可轮到我住院的时候,老公已去世了,我也退休没什么用了,让我感觉到了人情冷暖。
我养病的4个多月的时间,在医院里,请的是护工,回家后雇的是保姆,哪怕是一双儿女,对我也很冷漠。
女儿还好一些,知道我生病后,马上就给我转了10000块钱,还会每个星期给我打一次电话。
儿子直到我出院回家,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安慰了我一下,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从我退休后的这十几年,真是让我感觉到了人间冷暖,也不得不承认,亲情的冷酷。
随后这两三年,九十多岁的公婆相继去世了,我和大伯哥家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遗产,我就得到了一套门市房和几十万的现金。
我的两个儿女得知我分到了遗产之后,突然就和我近乎了起来,对我比以前多关心了好几倍。
经常给我寄吃的用的,没事就会给我打电话,问候我的身体状况,反倒让我觉得有些不自在。
我在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子,和一个远房外甥女,本来是好多年不和我联系了。
却突然和我熟络起来,他们经常进城里来看我,还给我送吃送穿的,让我不知道他们的意欲何为。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远房侄子,和他老婆离婚后,就净身出户了,一个人在外打工,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他几次表示,以后想要给我养老送终,我都没敢答应。
我那个远房外甥女也一样,她想在我们这地方开个大酒店,想让我帮忙出钱,我也没敢答应。
因为我都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以前亲戚朋友没少帮,等到我和老公落套了,他们全都无影无踪了。
我现在就是很犹豫,觉得亲情不可靠,不知道还应不应该再帮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