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离婚,而是这3个字

2023年12月09日20:13:07 情感 1592

常言道,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不会是父母的家。

以前不懂,现在成年了,兄弟姐妹也个字成了家,才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真实的含义。

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特别是那些婚姻不幸福,大龄未婚的女孩来说,她们是没有家的。

即便小时候,跟兄弟姐妹们感情都很好,各自成家后,好像,很多话都不能说了,也默契的疏远了。

再后来,女人有婆家,有娘家,唯独,就是没有自己的家。

女人这一生,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这3个字:没有家。

1、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

多少人,在婆家里受了委屈,如果还有一个不作为的老公,伤心难过的时候,连离开静一静的勇气都没有。

对于远嫁的女孩来说,吵架了,闹矛盾了,也只能都小区的楼下,一个人哭一会,然后再假装没事的回家。

娘家,是回不去了,而自己,没有自己的避风港。

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离婚,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没有朋友,朋友都已经成家,全职在家后,连收入也没有,这时候,连去酒店住两天的钱,都拿不出来。

吵架时,对方一句:“你滚,这是我家,要走也是你走”,万般滋味涌上心头,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所有的受的委屈,都只能压抑着,也只能呆着,受着,融不进的家,也要努力融。

放眼看去,好像身边的人,都是亲人,可却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家,这种感觉,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

2、即便有家,也不属于自己

虽然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

可是啊,我们都清楚的知道,父母的家,是儿子的家,不会是女儿的家。

女儿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也无法一辈子呆在父母家。

哥哥弟弟结婚后,那个家,好像就回不去了。

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离婚,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每次回去,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带孙子、孙女的父母、弟媳、嫂子,全家人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处方式。

反倒是自己,孤身一人,回去后,更像是一个外人。

拘谨,无所适从,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了自己的房间,来去匆匆,如过客一般。

明明有兄弟姐妹,却再也没有了沟通;明明有父母,却不知道归去何处。

万家灯火,却唯独没有一盏,为孤独的灵魂安放。

3、有自己的家,才有安全感

有人说:“我在哪,哪就是家,家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给的”。

如果真的是,在哪,哪就是自己的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过着这么辛酸的日子。

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离婚,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因为,家的概念,不止是能住的房子,还有工作,稳定的收入,自己也能衣食无忧。

女人如果能有自己的房子,有收入,她到哪,她都会有自己的家。

因为无论当下的她,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结婚还是不婚,她的家,就是她最后的退路,也是她最大的底气。

女人没有房子,就像是漂浮的浮萍。

有婚姻的时候,是在池塘里的浮萍;没婚姻的时候,就是漂泊在社会上的浮萍。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