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汉文
人们常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确实不假,部队是个大熔炉,是锻炼人成长的地方,经过部队的磨练,人们会脱胎换骨,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无所畏惧,人的意义品德更加强大,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服输。
这些优良品质,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让人享用不尽。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是个真实的事情。他曾在部队当兵三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人生的贵人,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我的姐夫。
我的姐夫,他兄弟姐妹五人,他上面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在家里最小,很受父母的宠爱,只有他上到高中。
他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一心想着这个儿子能够走出农门,脱离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在姐夫上学时,父母总是倾其所能,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命运不济,成绩很好的姐夫,那年高考,并没有能够考上大学,估计他发挥的不是太好,另外,也和当时的录取率太低有很大的关系。
1982年,19岁的姐夫选择了报名参军,经过乡县两级的各种检查,身体素质很好的姐夫,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如愿被录取,成为了一名军人。
他的家人欣喜不已,为他祝福,认为在部队里,按照他的文化,应该有好的发展,一样会有美好的前途。
姐夫当兵是在济南某部队,在军营里,他勤学苦练,始终没有忘记家人的嘱托,认真训练,从严要求自己,他的每一项的训练成绩,都成了队里的标杆。对战友同志团结友爱,因表现突出,受到领导的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并且在部队里入了党。
三年过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信心满满的姐夫曾参加过军校考试,但他最终还是名落孙山,因为他的文科生,物理和化学成绩,考的特别糟糕,最终他带着几分不舍,带着遗憾,退伍回到了家乡。
退伍回来的姐夫,当上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其实也没什么实权,就是在村委会内有个席位而已,实际工作并不多,但姐夫虚心好学,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他的加入让村民眼前一亮,村民们都认为有能力有知识的姐夫,应该能胜任更好的工作。
因为当时村里,村民们对村干部的意见很大,主要是村里的账目混乱不清。当时村里有鱼塘八十亩,河面水域三十亩。碾米厂和屋瓦厂,就每年的承包租金,在当时就有几万元,而到年底,这些钱都不知去向。
所以,在第二年的换届选举中,姐夫因为做事干脆利落,且平易近人,获得大多数赞成票,当上了村里大队会计。
做了大队会计的姐夫更忙了,他和村支书还要负责村里面的各项工作。但不管多忙,他一有时间就去调查群众关心的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每个月的月底,他都会把村里的各项收入与支出明细,写在村里的黑板报墙上,让村民们一目了然,有什么支出有疑问的,他也会一一做解答,让村民们心中有数。
姐夫的工作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后来,姐夫又在村支书上干了五年,切切实实为村民干了不少实事,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村民们都说,真不愧当兵出来的,工作做得认真仔细,为人正直坦荡,从不藏着掖着,让村民们心服口服,姐夫的工作,不仅乡亲们认可,还受到了乡党委的表扬。
姐夫的工作作风和努力得到了回报,村里干部为民办事的思想,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
而让姐夫人生发生转折的,是这件事情。
后来,乡自来水厂由于经营不善,年年亏损,当时,乡里的企业,根据国家的指示精神,又要进行改制,让私人自己出资金买下,改为私企。
乡里经过多轮招标,也没人愿意买下,主要是当时,群众的思想觉悟不高,自来水厂的水费难收又亏损,乡领导见没人招标买下,找到了我姐夫,说你是党员,你有能力能让自来水厂搞好,让姐夫买下接手,乡里愿意优惠一点。
姐夫一开始也不愿意接受,主要是一,没有这么多资金,二,一个乡有二十七个村,接触的人太多,收水费确实是难事。
但经不住乡党领导的再三要求,并且帮姐夫贷了款,姐夫才不得已的签下合同,买了下来。
说干就干,姐夫拿出了在部队的工作作风,雇了一名工人,两人走村串户,问每家每户不交水费的原因,如果那户确实不用,可以断供关闭,群众的意见,是以前的水质不稳定,反映无果后,所以才拖交不交的水费。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姐夫有的放矢,首先不管什么情况下,优先保证水质的品质,并且在乡村农忙的季节,相应地延长了供水的时间,让群众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每到收水费的时候,两个人亲自上门,也省得群众麻烦。经过当年的努力,自来水厂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了小幅盈利。这让姐夫欣喜不已。
就这样,干了参年,正当自来水厂的效益稳定下来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让姐夫一家,一下陷入了困境,还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我们那里的各个乡自来水厂必须全部关闭,统一由市里用大管道,接受从长江边大型自来水厂输送过来的水。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的政策。
有时,人的命运跟国家的政策比起来,真的太微不足道了,就这样,姐夫含泪当废品一样处理掉了自来水厂的一切,看着几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从来流汗不流泪的姐夫,自己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让人希嘘不己。
失去水厂的姐夫,因还背负债务,一时没有了工作,又没有好的机会,只能靠地里的庄稼收入生活。那个时期,是他一生中最无助最困惑的时期,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跟村民一道,干起了苦力,挑笆箕。
挑笆箕是一个纯体力活,就是一群人自带笆箕,在城边某个固定的地方,等用工的人来叫,谈好工钱后,再按照事主的要去,去干多少活。
就这样,姐夫干了一年,虽然很苦很累,腰痛背酸,但从没有吃过苦的姐夫,还是坚持了下来,挺让人敬佩的,另外,收入还是不错的,这多少会有些心安。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那天早上,姐夫他们正在等活干,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说要用工十个人,姐夫看见很面熟,那人看见姐夫也觉很面熟,两人对视了十几秒,那人忽然惊呼,“噢,你怎么在这里。”显然他记起了姐夫,姐夫那一刻也猛然想起了他。
原来,这人是以前一个乡的陆乡长,在姐夫做村会计那年,市里修建姐夫家附近的公路,那时陆乡长曾“蹲点”,住在姐夫家一个半月,这陆乡长也是当兵出身,跟姐夫很谈得来,姐夫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当时姐夫家五间房,四间房都免费提供给他们,用水用电也没要他们的钱。
当时,姐夫觉得那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对方竟然牢记在心。
这一晃有近十年没见,时间过得真快,当年的陆乡长,如今已是开发区环卫所的所长了,在了解到姐夫的曲折事情后,认为姐夫为人正直坦城,只是机遇不济,后来,他想办法把姐夫调到了开发区环卫所工作。
到环卫所工作的姐夫,任劳任怨,刻苦努力,他亲抓环卫所各员工的考核成绩,每天都出门亲自检查,把开发区环卫所做成了市里环卫所的标兵,经常得到市领导的表扬和嘉奖。
现在的姐夫,已经做了开发区环卫所的所长,他任人唯用,吸收了他们村优秀的人材,扫地机,洒水机,绿化养护员都是中青人担当,也为村里安排了不少的劳动力,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姐夫常说,如果自己的人生没有当兵的经历,也许现在还是种地的农民,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当兵出身陆所长的提拔,自己肯定还在挑笆箕做苦力。人的一生,有时遇到一位贵人的帮助,人的命运就会天差地别。
是的,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在这里,也衷心地祝愿姐夫,心想事成,一切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