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2023年11月01日13:53:06 情感 1630

昨晚看了一个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第四集《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性与爱》。那些老人,每天准时准点去相亲公园,像上下班打卡一样风雨无阻。他们言辞犀利,直奔主题,哪怕遇不到爱情,也要满足其他的需求——身体需求或心灵需求。


《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节目里出现一句话:“生命就在爱欲中交替”,我很受触动。爱是瞬间之物,是天上的星星和白月光,如火在眼,需要运气;而欲是无数考量,衣食住行,明码标价,需要实力。

尚未拥抱爱情的年轻人们说自己就准备孤独终老啦,但通过这期节目,我意识到了孤独终老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年轻人身体相对健康,拥有工作,对外界保有更多新鲜感。但退休后的老人没地儿打卡上班了,无人无事交流,只有空房间和自己。


很多人会需要婚姻和小孩。结婚像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惯性,到了那个年纪,别人不逼迫,自己也会渴望。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其实是很空白的,婚姻、孩子,是最好的填充剂——并非只为填补寂寞,也有一点感情、也有一点向往,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是纯粹的。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说爱情是一种自我实现,那么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们更迫切的需求是尊重需求。不难理解,这是很普适的价值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首先有被尊重的需求,再然后是追求自我实现。(这里的尊重存在一定门槛,并非社会规范下的尊老爱幼,而更多在被社会认可和关注。)

黄永玉老先生写的一句话,被很多人奉为人生准则:“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我想这些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这些并不难,但得到尊重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就像《幸福之路》里说的,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


伦敦生活》剧照

英国作家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为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如士兵和探险家们,他们愿意过着一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一些非常富足的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在赢取他人的尊重......社会身份完全取决于个人成就——主要指经济方面的成就。社会身份现在很少取决于恒定不变的世袭头衔,而往往取决于一个人在发展迅速、变化莫测的经济体系中的表现。”

插翅难逃》里豪哥的那段话被无数网友转发:我现在不想听他们什么狗屁浪漫爱情故事,我现在就想搞钱!光羡慕人家有什么用啊?我们要行动起来,变得比他们更有钱。后来这段话催生出了一个新的网络词条“深圳女孩”:搞钱上瘾,人间清醒——说我没人要可以,但不能说我搞不到钱。


《插翅难逃》剧照

晶报前几天发了一条微博:都知道深圳男多女少,但你知道差距究竟有多大吗?近日,《2019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深圳常住人口男性比女性多了117.88万人。不过非常有意思的反差是,深圳户籍人口中女性却比男性多,女性房产户主比男性多,且女性迁入深户的更多。这项数据令人唏嘘:“深圳女孩”果然名不虚传。

这种情况像陈可辛1996年导演的经典电影《甜蜜蜜》,两个从大陆去到香港讨生活的年轻人,黎明张曼玉,因为都喜欢邓丽君而成为深交。黎明爱上了张曼玉,时刻想要陪在她身边,但她只关心自己银行卡里数字的变化,她说“我来香港,总不能嫁个大陆人吧。”炒股失败以后,张曼玉终于把自己的困惑说出口:“我和我妈说明天我就要发财了,可是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黎小军,你来香港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也不是为了你!” 其实也不是不想谈恋爱,很想谈的。但不敢。对象是不确定的,他可能会劈腿,可能突然看破红尘不求上进,但金钱是确定的,能提升生活品质。于是在搞对象和搞钱之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每个人的现实状况,就像一条河流,爱情,只是从水中漂来的礼物。

找对象越来越难,是因为人和人的匹配在变难、对匹配的要求在变高。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人们有了单身的意识和选择;但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生态在某种程度上变差了,“年轻人加班猝死”等耸人新闻层出不穷,做一个普通人也越来越难。对象不一定要帮助自己实现阶级跃升,但一定不能给自己再带来负担和压力。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

而即便学历收入容貌这些可量化的条件不作为第一考虑标准,首先看是否聊得来,找到一个投契的人也非常困难。譬如微信聊天对表情包的选择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是可爱的还是油腻的。除此,虚拟世界是圆润的,现实世界是粗糙的,在照片上你甚至看不到他的毛孔,但在日常交往中他会打嗝放屁可能还有狐臭脚臭.....更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时代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大家匆忙站队。我说喜欢吃香菜,不喜欢吃榴莲,这种跟你口味相反的或许你还可以接受,但三观不同,往后就很难再去正眼看待对方了。

哪怕,以上要求都满足,“感觉”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刘峰一辈子也不爱何小萍,意外断臂之后,想的不是往后的生活磨难,而是有机会被他所爱的林丁丁作为英雄来歌颂,就算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爱情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大城市里人烟滚滚,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恋却是如此地困难。因为人人都在经营自己的生活,无暇顾及他人了。就像《纽约客》记者亚当 · 戈普尼克说的:在纽约,一个秘密裹着一个秘密又裹着一个秘密,一个世界叠在一个世界上又叠在另一个世界上......在这里我们都是牡蛎,被锁在我们的贝壳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抚育自己的珍珠。


摩登情爱》剧照

一个大学好友,本同我一样常年单身,却在去年底迅速步入婚姻、孕育小孩。她说,有时候把人拿显微镜来看,所以很容易觉得不满意。要相处只能看大体,就是你看中的部分,其他部分就忽略吧。不然没有一个人你能全心全意托付的,因为你总是觉得不满意。前面都把“我”这个字放太大了,后来去习惯“我们”。所以谈恋爱和同居,再到结婚,需要最开始的冲动,到最后的经营。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尚且经营不好,还要如何再为第二个人甚至第二个家庭着想呢?‬

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 天天要闻


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 天天要闻


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 天天要闻


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 天天要闻


时代变了为什么找对象越来越难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