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2025年07月07日04:42:09 情感 1288

一辆车的风波

"爸,我和阿涛想买辆车。您看能不能资助我们点?"蓓蓓一脸期待地看着我。

"三万,我和你妈能拿出三万。"我话音刚落,蓓蓓的脸色瞬间变了,她猛地站起身,摔门而去。

我叫周德海,今年六十有五,与老伴李桂珍相守四十余载。

一辈子勤俭持家,省吃俭用,为的就是攒下这份退休金,安度晚年,偶尔还能帮衬儿子周阿涛和儿媳蓓蓓一把。

那是一九九八年末的一个周日,天气阴沉,窗外飘着细雨,仿佛在预示着今天不会太平。

我家住在老城区的七十年代筒子楼里,五层楼没有电梯,我和老伴住在三楼,天天爬楼梯,膝盖都磨出了毛病。

屋里的家具都是八十年代买的,木沙发上铺着老伴亲手缝的花布垫子,茶几上摆着一台二十一寸的长虹彩电,是九二年儿子大学毕业时添置的。

"德海,快把菜端上来,孩子们该到了。"老伴从厨房里探出头,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每个周日,阿涛和蓓蓓都会回来吃顿饭,这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期盼。

刚把最后一盘糖醋里脊端上桌,门铃就响了。

"爸,妈,我们来啦!"阿涛的声音中带着往日的活力,但今天蓓蓓的脸色似乎有些异样。

蓓蓓今年二十八岁,在一家外企做文秘,穿着时髦,说话做事都带着股都市女性的干练。

而我儿子阿涛,在一家国企当工程师,老实巴交,和我年轻时一个样。

"快坐下吃饭,看看今天做了你们爱吃的糖醋里脊。"老伴笑着招呼他们。

饭桌上,阿涛和往常一样,讲着单位里的趣事,但蓓蓓却一直心不在焉,筷子在碗里拨弄着,几乎没动几口。

"蓓蓓,是不是工作不顺心?"我问道。

她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爸,我和阿涛商量了,想买辆车。"

我的心头一紧,勺子在碗沿上碰出一声清脆的响。

九十年代末的县城,私家车还是稀罕物,整条街上能有三五辆就不得了,都是些"面的"或者夏利捷达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买车?"老伴的声音里带着惊讶,"那得好几万吧?"

"现在单位里同事都有车了,就我们还挤公交。"蓓蓓的语气里带着些许委屈,"每次开会迟到,经理的眼神都不太对。"

我和老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为难。

我们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三千出头,几十年的积蓄也不过十来万,大部分都留作养老和应急。

"车是好事,代步方便。"我思索着开口,"我和你妈商量了,能拿出三万给你们作为首付。"

我以为她会感激,没想到蓓蓓的脸色瞬间变了。

"就三万?"她的声音拔高了八度,"爸,现在哪有三万能买到像样的车?我看中了辆奥迪,至少要二十万起步!"

二十万!这个数字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我胸口。

"蓓蓓,你也知道爸妈都退休了,家里就这点积蓄..."阿涛试图解释。

"你别说话!"蓓蓓厉声打断,"你们就是不重视我,当初给表哥买车不也出了十万吗?"

"那是你姑家的事,我们没..."

"够了!"蓓蓓猛地站起身,眼里含着泪水,"我就知道在你们心里我始终是外人!"

说完,她抓起包转身就走,摔门的声音在狭小的屋子里回荡。

阿涛匆忙放下筷子追了出去,只留下我和老伴面面相觑。

"这孩子..."老伴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条已经褪色的围裙。

那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蓓蓓愤怒的脸。

细想起来,自打蓓蓓嫁进门,我们虽说没亏待她,可也没真把她当自家人那般无微不至。

每次过年给红包,她总比阿涛少一百;家里有好吃的,总是先想着阿涛;就连说话,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我们家阿涛"、"你们家"地分着说。

这些微妙的区别,蓓蓓或许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爬起来,从床头柜里翻出了存折,借着月光数着那些数字,思忖着是否还能再多出些钱来。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第二天一早,阿涛独自回来了,脸色憔悴,眼下两圈乌青,看来是一夜没睡好。

"爸,对不起,蓓蓓她..."阿涛坐在沙发上,欲言又止。

"没事,年轻人有想法很正常。"我递给他一杯茶,"买车的事,你们自己是怎么打算的?"

阿涛握着茶杯,叹了口气:"实话说,爸,蓓蓓看中的那辆车,说实话,以我们现在的收入,就算加上你们的三万,也很吃力。"

"那她为啥非要买那么贵的车?"老伴端着早饭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一笼刚出锅的小笼包。

"她单位里竞争大,同事们都开好车,她说这是身份的象征。"阿涛低着头,"她觉得没车会被人看不起,特别是她上个月刚被提拔为部门副主管。"

"自己本事大才是真的,开什么车不都是个代步工具。"我夹起一个小笼包,烫得差点掉下来。

"爸您不懂,现在社会不一样了。"阿涛摇摇头,"蓓蓓的上司开的是奔驰,她不想在气场上输人。"

我突然觉得有些心酸,我们这一辈子没坐过什么好车,从自行车到公交车,能到达的地方就很满足了。

而现在,年轻人却把车当成了身份的象征,非要和别人比个高下。

正说着,门铃响了。

我去开门,门外站着一对五十多岁的中年夫妇,男的高高瘦瘦,女的矮小精干,正是蓓蓓的父母——王大山和陈秀英。

"哎呀,大山、秀英,你们怎么来了?"老伴连忙招呼他们进门。

"昨晚蓓蓓给我们打电话,说要买车的事,我们也想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王大山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我们凑了五万,不多,但也是心意。"

我一时语塞,没想到他们从乡下专程赶来,还带来了钱。

"蓓蓓昨晚跟我们哭了好久,说你们只肯出三万。"陈秀英的语气里带着些许责备,"德海啊,你家条件好,帮衬点孩子不过分啊。"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我这才明白,蓓蓓给她父母讲的版本是我们不够支持她。

"不是不帮,是真的拿不出太多啊。"我苦笑着解释,"我和桂珍都退休了,那点退休金..."

"德海,你家不是有套城里房嘛,还在南岸那边有两亩地。"王大山打断我,语气里透着不屑,"我们家虽然在乡下,但蓓蓓结婚时可是拿出了十万彩礼。"

阿涛坐不住了:"王叔,那套房是我自己贷款买的,每月还贷都很紧张。至于那两亩地,早在九五年就征用了,补偿款也不多。"

气氛一时间凝固了。

王大山和陈秀英面面相觑,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些。

"这..."陈秀英欲言又止,"蓓蓓说你们家条件优越,老周还有个弟弟在深圳开厂子..."

我苦笑起来,原来在蓓蓓那里,我们成了富翁。

"我那弟弟倒是在深圳,但只是个小工厂的车间主管,哪来的开厂子。"我摇摇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老伴看出了我的难处,连忙转移话题:"饿了吧?我去蒸几个包子,咱们先吃点。"

饭桌上,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买车的话题,只聊些家长里短。

吃完饭,王大山提出要去看看女儿,阿涛便带着他们去了自己的小区。

他们刚走,我就一头栽倒在沙发上,感觉比干了一天活还累。

"老周,你说咱们是不是太小气了?"老伴坐在我旁边,轻声问道。

我望着墙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我们笑得那么灿烂,仿佛没有任何烦恼。

"不是小气,是能力有限啊。"我叹了口气,"你看我们这一辈子,勤勤恳恳,不也就攒下这么点家底。"

那天晚上,我约了全家到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包括蓓蓓的父母。

餐桌上,气氛凝重得如同冬日的冰窖,每个人都心照不宣地避开那个敏感话题。

蓓蓓低着头扒饭,偶尔抬眼看我和老伴,眼神复杂。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来,喝点小酒。"我给阿涛和王大山倒了白酒,"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咱们当面说开了。"

酒过三巡,话匣子才渐渐打开。

"其实我也明白,买车这事急不得。"王大山的脸微微泛红,"当初我和秀英结婚,自行车都是借的。"

"就是,慢慢来嘛。"陈秀英也附和道,眼神却不时瞟向蓓蓓。

饭后,阿涛做了件令我意外的事。

他带着蓓蓓和她父母去了我家的储藏室,翻出了几年前他们结婚时,我们掏空积蓄买下的那套小两居的装修账单和各种收据。

"看看吧,爸妈为我们做了多少。"阿涛声音低沉,"当时这套房子首付用了爸妈积蓄的八万,装修又花了五万多,他们硬是一分不差地给了。现在他们不是不愿帮我们,而是真的拿不出更多了。"

蓓蓓捧着那沓泛黄的收据,沉默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那晚之后,家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但买车的事情仍然悬而未决。

一周后的周六,我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听见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爸!"蓓蓓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转身看到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

"今天阿涛加班,我自己来看您和妈。"她笑着说,"给您熬了点虫草鸡汤,补补身子。"

我有些讶异,蓓蓓很少一个人来家里,更别说还带着亲手做的汤。

老伴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看到蓓蓓也是一愣,随即笑着接过保温桶:"好好好,快进屋坐。"

屋里,蓓蓓显得有些拘谨,不停地搓着手。

"爸,妈,上次的事,我想跟你们道歉。"她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真诚,"我不该那样冲动,更不该对你们发脾气。"

我和老伴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没事,年轻人嘛,有想法很正常。"我笑着宽慰她。

"不,不只是这样。"蓓蓓的眼睛有些湿润,"其实...我一直有些心结。总觉得自己嫁进周家,不如阿涛亲生的妹妹受重视。后来阿涛给我看了那些房子的账单,我才知道,是我太敏感了。"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老伴走过去,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傻孩子,在我们心里,你就是自己的女儿啊。"

"我知道了。"蓓蓓点点头,"其实前天我还跟爸妈通了电话,他们也批评了我。说我不该隐瞒你们对我们的帮助,还说我跟他们要钱买车也不对。"

"你爸妈也是关心你。"我接过老伴倒的茶,"他们大老远跑来,也是担心你们小两口。"

蓓蓓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我也想通了,其实买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单位里的攀比风气。我们部门的小王,父母刚给他买了辆十几万的车,整天在我面前炫耀。我就...就想着不能输给他。"

"工作归工作,家是家。"我放下茶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的是本事,不是车子。"

"我明白了,爸。"蓓蓓擦了擦眼角,"我和阿涛商量过了,还是买辆普通的家用车吧,实用就行。他说夏利挺好的,省油又实惠。"

听到这话,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好,这主意好!"我拍拍她的肩膀,"三万块钱,爸妈一定给你们。剩下的,你们小两口慢慢攒。"

"谢谢爸!"蓓蓓破涕为笑,"我已经看好了,国产的小车,加上您的三万,我们再贷款一部分,应该够了。"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也许,这就是家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理解与包容。

吃晚饭时,阿涛下班回来了。看到蓓蓓在我家,他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爸,妈,蓓蓓跟你们说了吧?"他放下公文包,"我们打算买辆夏利或者富康,先代步。"

"说了,好主意!"我给他倒了杯水,"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对,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老伴用她偶尔会说的一句繁体字应和道。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那顿饭,我们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阿涛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爸,我给您和妈算了笔账。您看,如果我们每个月从工资里挤出五百,再加上您的三万,大概两年内就能把贷款还清。"

我接过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每一笔都算得清清楚楚。

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当年他小学算术考了满分时的模样,那种骄傲和自信,一模一样。

"好,有计划就好。"我笑着点头,"爸妈支持你们。"

第二天一早,阿涛和蓓蓓就开始看车。

一个月后,他们真的买了辆国产小轿车,红色的富康,小巧玲珑,省油耐用。

第一次开车回家,蓓蓓兴奋得像个孩子:"爸,妈,快下楼看看我们的新车!"

我和老伴下楼,看着那辆崭新的红色小车停在楼下的空地上,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好车!"我绕着车转了一圈,笑着点头,"小巧灵活,停车方便。"

"周师傅,新车不错啊!"邻居老李路过,竖起大拇指,"看着就结实,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洋车强多了!"

蓓蓓笑着接过车钥匙:"爸,妈,我们带您出去兜风吧!"

那是我第一次坐儿子的车,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车子驶出小区,驶向郊外的公路。窗外的风景飞快掠过,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明媚。

老伴坐在副驾驶,不停地叮嘱:"慢点开,安全第一。"

阿涛专注地看着前方,时不时通过后视镜瞥我一眼,眼里满是笑意。

"爸,满意不?"他问。

"满意,当然满意。"我看着车里团聚的一家人,心里无比踏实。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这份家人间的理解与和睦。

几个月后,蓓蓓在单位升职了。她告诉我,领导很欣赏她务实的工作作风,说她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浮躁。

"其实我要感谢您,爸。"她真诚地说,"是您让我明白,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比什么都重要。"

儿媳妇问我要钱买车,我说可以给他们补贴3万,没想到她当场翻脸 - 天天要闻

听到这话,我鼻子一酸。

如今,每个周末,阿涛和蓓蓓都会开着那辆小车,带我和老伴出去兜风,去公园散步,或是去郊外吃农家乐。

那辆不起眼的小车,成了连接我们家庭的纽带,也成了我们共同的回忆载体。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有急流,也有缓湾;有风浪,也有平静。

在这条河流中,我们互相扶持,共同前行。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场因为买车而起的风波,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那个时代,人们正从物质匮乏走向逐渐富足,每个人都在适应这种变化,包括我们这些老人,也包括像蓓蓓这样的年轻一代。

碰撞是难免的,但正是这些碰撞,让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成长。

这大概就是家的意义吧——在变化中寻求理解,在理解中共同成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闻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一、18岁以下:校园纯爱阶段特点:生活重心:上课、考试、社团活动心理状态:对恋爱充满幻想,容易被偶像剧情节打动雷区预警:家长老师盯得紧,早恋容易被"围剿"怎么追:制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刚好"路过她班级送瓶AD钙奶善用学生特权:帮她整理数学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现在,在生活当中,若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许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些状况,这件事情处理得好坏,对老人的恢复以及家庭氛围,都有影响。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晓应当如何做,便能减少不少麻烦,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虑。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 天天要闻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生活中,经常能碰到有人找我们帮忙的情况,许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处理得都不太合适,我们需要知道,处理好这种情况,挺重要的。帮忙这件事里,藏着大学问,回应得好,能维持交情,回应不好,就可能伤了感情,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 天天要闻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时代里,人们的交流沟通都离不开它,女人们更是常在上面分享生活,从这里能看出不少情况,这是可以确定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些缘由,就像微信上的一些表现也能反映出女人内心的状态,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就有特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人想知道身边男人的责任心如何,其实,判断一个男人责任心强不强是有迹可循的。人生在世,责任心是重要品质,看男人责任心强不强,就看这几个细节。01:看对工作的态度,是否努力进取工作态度,能看出男人的责任心,要是男人对工作敷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