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后,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2023年05月09日21:33:13 情感 6258

中年之后,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闻

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作者:洞见leyla

梁羽生说:“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

人到中年,总以为自己同世界交手多年,早已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但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脆弱的一面;再刚韧的心,也会有受伤的一天。

之前听老人说,秦岭淮河以南,生长着一种马尾松。

每当伐木人砍去马尾松的枝条,它们又很快会分泌一种汁液治愈自己的伤口。

到了这个年纪,其实我们也应当,学会像马尾松一样疗愈自己。

1

用孤独,疗愈庸俗

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单位领导的组局,你佯装笑脸挨个敬酒;

并不相熟的朋友邀约,你犹豫再三奔赴饭局;

久不联系的亲戚来访,你勉强自己热情相迎……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穿梭于人来客往的社交场,以为这样的交际可以联络感情。

但下了饭桌,万般的风光热闹,最后也变成一场虚无。

因为你发现,人前的推杯换盏,并不能换来人后的推心置腹。

廉价的社交,反而会让人更加庸俗。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人到中年的我们,比起繁华热闹,更需要一些孤独的时光,在心中修篱种菊。

参加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时,许知远仿佛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别人都绞尽脑汁增加曝光,他却远离人群喧嚣,独自享受海边的悠闲时光。

他会独自在树屋内享受音乐,也会时不时给自己泡一杯咖啡。

独处的时光里,无人叨扰。一切风景,在他眼里都变得富有诗意。

千奇百怪的海浪声,在他的耳中也是一场丰富的音乐盛宴。

中年之后,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闻

对孤独的向往,也塑造了他的个性。

当别人都在浮华的娱乐圈追名逐利,他却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谦谦君子。

正如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到了一定的年纪,与其搔首弄姿地引人注目,不如远离人群感受生活的真谛。

单枪匹马的生活其实并不乏味,无人打扰的日子其实格外舒心。

因为独处是一场对生命的回归,让内心豁达、淡然,获得滋养。

于寂寞中,寻得广阔天地;在孤独中,看遍世间风景。

2

用阅读,治愈浮躁

中年,是一个满地鸡毛的年纪。

出门在外,上有颐指气使的领导,下有牛气冲天的下属,中间还有故意刁难的合作商;

回到家里,上有白发高堂,下有娇儿稚子,中间还有一个整天和自己怄气的伴侣。

琐事缠身间,难免心浮气躁。

听过一句话: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舒缓浮躁,读书都是最实用的方法。

因为书读得多了,其间的知识总能一点一滴地改变你的心境,让你更加从容平和。

2002年,樊登在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的工作。

当时他每个月的薪资是一万八,远超周围其他人的收入。

按理说,拿着这么高的工资,日子可以比大部分人过得好,但樊登却很苦闷。

因为他一直渴望成为白岩松那样的主持人,可现实中,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却始终籍籍无名。

更糟糕的是,他越想成功,就是离成功越远。

“做个节目被毙掉了,再做一个又被毙掉了。”

终于,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得有所改变。

于是,他不再急着出名,而是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阅读之上。

每天下班,他就捧起一本《论语》,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看完《论语》,又在接下来的两年读《道德经》《金刚经》……

当他深入阅读完一本本经典书籍,逐渐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

他感悟到做人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来,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是一事无成。

于是他再度回归舞台,耐心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终于一朝扬名,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年之后,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闻

梁实秋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

因为书本能化解你的浮躁,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人生的旅途到了中年,焦虑常有、困顿常有。

烦躁之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两本好书。

书中的一字一句,未必能帮你解决当下的难题,却能够给予你最温柔的抚慰。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你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做人的韧性也会得以加强。

书读得多了,纵然生活有万般刁难,内心也绝对不会慌张。

3

用行走,舒缓身心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行走是最好的药。”

现今社会,每个人都多少处在生活的压力之下。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养护好我们的身心。

而疗愈身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行走。

1872年,尼采发表第一部美学作品《悲剧的诞生》,激怒了一批古典主义教授。

有人抨击他:不配做学者;

有人认为他:亵渎了古典语文学这位“母亲”。

在巨大的争议之中,尼采遭到了事业上的至暗时刻。

他为此头痛不已,视力也迅速恶化。

但是这位大文豪并没有就此消沉,他选择了在行走中疏散心情。

每天清晨,他都会独自在湖边和森林中漫步,一走就是六个小时。

湖光山色之间,空气格外清冽,所有的烦恼都仿佛被他抛之脑后。

负面情绪得以悄然释放,内心就能得到滋养。

坚持行走了一段时间,他的病痛竟然逐渐好转,于是重新埋头写作。

《论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等多部惊世之作,就是在那时完成的。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没有什么压力不能通过行走消除。”

肢体的摇摆间,淤积的忧愁和困扰也能得以释放,身心自然能够得到舒缓。

作家陈忠实在44岁这年,在创作中遇到了瓶颈。

每天写稿的压力很大,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又总是不满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沿着村庄的北坡漫步,看柳絮随风飘动,看月亮由东向西。

田园的新鲜空气,让他神清气爽;乡间悦耳的鸟鸣,让他心情愉悦。

一段路途走下来,精神状态饱满了许多,随后立马执笔构思出了经典作品《白鹿原》。

梭罗说过:“我每天都花上至少四个小时来散步,漫步在山丘田野,彻底摆脱尘世的纷扰。

非如此,我的健康和精力便难以维持。”

中年之后,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闻

行走的过程,就是瓦解压力的过程。

脚步的丈量之间,你会忘却日常的烦恼,会消解内心的苦闷。

坚持行走一段时间,身心得以休养,人也就蓄满了重新出发的力量。

余华说:

“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

累了、厌了、倦了的时候,不必苦苦硬撑。

在孤独中、在阅读中、在行走中,抚平内心的褶皱,治愈生活的伤口。

学会疗愈自己,哪怕岁月有万般艰难,但艰难过后,一定会看见更美的风景。

点个赞吧 ,和朋友们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女人的下一任永远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远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闻

女人的下一任永远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远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总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总不如前任”——这话像句流传很久的情感总结,带着点过来人的笃定,又透着说不清的模糊。它像给感情贴了张标签,仿佛爱与不爱早有定数,可往深了想,这标签底下裹着的,其实是不同的情感视角,而非什么必然规律。 男
97年我大学毕业,家里张罗相亲,女同学连夜上门:马上娶我 - 天天要闻

97年我大学毕业,家里张罗相亲,女同学连夜上门:马上娶我

1997年毕业季分配制突然叫停,县城教师李建国和银行职员王晓燕相亲现场变成谈判桌,女同学抱着铺盖半夜砸门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恋市场是场赤裸裸的生存竞赛。分配文件作废的油墨还没干透,相亲茶桌就摆上了砝码。银行柜台制服比教师编制重三斤,三代贫农的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也应该说:女人敢说这三件事,是把心掏给你了 感情里最珍贵的,从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而是一个人敢于对你暴露软肋的勇气。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对你坦白这三件事,其实早已爱到了骨子里。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男性被视为家庭经济支柱和决策的核心,需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这种角色的定位源于农业社会对男性体力优势的依赖,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男人,应该说在我们年轻时更加深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 天天要闻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今年春节前,婆婆早早打来电话,说小叔子一家要带着两个孩子来城里过年。我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笑着应下了——毕竟老人盼着团圆,总不能扫了兴。腊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进门了。从那天起,我的“春节假期”就彻底变了味。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闻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连体育中心主场馆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中,一名身穿蓝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与前来接她的父亲因信号中断、场地不熟而“失散”。正当她无助之际,路过的摄影师李正彦夫妇主动停车相助,冒雨驱车辗转10多分钟,最终让父女二人团聚。面对网友的称赞,这对“90后”夫妻却说:“每个大连人都会这么做。...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 天天要闻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一场车祸毁一生:25岁女孩高位截瘫,男友一家集体“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肃白女士的人生被彻底改变——男友张某某驾车时疑似分神驶入对向车道,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事故导致白女士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而张某某及其家人仅受轻伤。事故现场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更令人心寒的是,据白女士称张某某最初承诺“结婚+终身照料”...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 天天要闻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第一节:燃烧的甜蜜我们是被时光遗忘的火焰,两颗拒绝融化的糖——在命运的玻璃柜里,用甜腻的反抗,灼烧每一寸陈旧!看啊!包装纸剥落处,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们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却比任何新品都更烫喉!第二节:黏连的宣言你说我们像被遗弃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闻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话就问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我们现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轻时干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大事没有,如果说不出来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 天天要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满心期待送出礼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里既开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别迷茫!女生接受礼物可不只是收东西这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从这 3 个维度分析,帮你读懂她的真实态度!一、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