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好好活着,难道这也有错么?”

2022年12月30日23:46:09 情感 1688

昨天晚上发完文,正准备睡觉,许久不联系的朋友打来语音,问我最近怎么样,


我大概知道他想问的“怎么样”是什么,于是我告诉他,还好,身体还算健康,家人也还算硬朗。


然后他什么都没说,转给我一部视频,一篇文章,说了两个字,


看看。


当时的时间是晚上11点半,通常情况下再过半个小时我就会进入梦乡,但这一看,一聊之间,


晃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之后的事了。


“我只想好好活着,难道这也有错么?” - 天天要闻



朋友给我发的文章,其实是那部视频的文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居住在农村里的人记录着这段时间村里的生活,


这是一段在大多数人眼中十分难熬的日子,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人们不知道未来还会面对什么,而这个人在视频中记录的农村,仿佛一切发生的那么理所当然。


他在视频中说,在农村,有很多东西没有金钱重要,人活着还是离世,在这个地方似乎都有着足以让人麻木接受的理由,


麻木的活着,麻木的离开,麻木的看待一切,然后好像所有令人焦虑的都可以变的坦然。


视频和文章我看了,然后我跟朋友说,让我想想,然后咱们聊聊。


我知道朋友很想跟我说很多的话,其实我也一样,因为这段突如其来又避无可避的疫情,让太多太多的生命遭受了考验,无论舆论如何劝导(作为业内人士,我只能说有些东西该来的迟早会来)无论那些交头接耳的东西有多现实,无论那些在短视频里夸夸其谈的人究竟说了多少谎话,


无论那个记录农村生活的朋友,用何种平淡的言语来描绘“生死有命你别焦虑”,


我都有一个明确的理由,来反驳那些让我漠视现状的言论:


我想活着,难道这有错么?


“我只想好好活着,难道这也有错么?” - 天天要闻


跟朋友的对话并未持续很久,但跟明白人说话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比如在这个问题上,明白人之间能够达成一些显而易见的,基于事实基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基础,


比如你不需要费尽口舌去谈什么“这个东西严重不严重”、“我们该不该重视”这样的废话,而放眼当下的网络环境,不得不说在类似问题上还在提出质疑的人,


我只能说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你高兴就好。”


跟明白人说话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共识的理论和见识支撑,能够让人活得更多有用的,或是值得思考的信息。


在和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对于事态的发展,以及对活下去这三个字所赋予的现实意义上,并不是只有我,或者我们,或者更多的明白人去为此而做好准备,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眼见为实,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切肤之痛”之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不管舆论上试图如何去引导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我们都必须要把活下去这三个字尽以最大的努力,


身边倒下去的人,尚未倒下去的人,为了不倒或是少一些风险所作出的尽力而为,都是有意义,有着无可辩驳的意义所存在的,


我们并不想说服所有人都接受这样的观点,也不想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去争论“你要我怎么做你才能满意”,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尽可能的好的,尽可能健康的活下去,


如果这个想法在某些人眼里是错的,


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在乎那些不在乎我们的人,究竟要做什么呢?


“我只想好好活着,难道这也有错么?” - 天天要闻



想要好好活下去这件事本身,其实已经与所谓的对错无关了,因为如果连活这个字都做不到,那么任何道理,任何立场本身就失去可执行的意义,


人都没了,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人都废了,说辞能换来健康吗?


在跟朋友的谈话结束后,我也思考过未来如何去应对当下的局势,但这样的思考并未持续很久,


因为我知道,在活着这件事上,身为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存在,


我的选择,有,且只有一个。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