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瓜
有一个观察,不知道大家可注意到了:
到了3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大多优秀,不是挑剔,不是不想恋爱结婚,而却实是遇不到合适的。
相反,过了30多还是单身的男性,则很少是优秀,大多有明显的“缺陷”,性格孤僻、有过婚史、收入太差,等等。
我的朋友群里,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剩女”“剩男”。其中,女生的典型情况是:
女孩子硕士学历,体制内工作稳定,家里又支持了一点,买了个两居室,买了个代步车。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当年没有在大学找好男朋友。硕士毕业了一般都是二十五六岁了。工作以后稍微一不留神,就到二十七八岁了。
在自己的身边工作、年龄、相貌、家境相当的男性,这个时候是香饽饽,排着队在相亲。择偶的空间很大。
我们这些身边的朋友、同事其实也挺急的,但很多时候限于环境、圈子,也没有合适的介绍认识,相个亲。
最后,女生就是很被动地“剩”下来了。而且到了三十多,年龄大一步,遇到合适的就更难。
身边也有三十大几、甚至四十几的男生,没有恋爱、结婚。
据我的观察,他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性格差,人缘不好。
有些男生看起来也挺好相处,也许他有房有车,也会偶尔相亲。
但只要你和他打过那么一两次交道,你就会迅速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和他交往不舒服。时间稍微长一点,身边的朋友都会很默契地,不再给他介绍相亲了。免得最后坑了女孩子。
中国的婚恋,有一个残酷的现象,或者说偏见、陋习:男性可以向下兼容,女的就不行。
解释一下,就是:
三十岁的男人,找个二十岁的小姑娘结婚,不仅没有人觉得奇怪,还会有艳羡。但三十岁的女性,如果找个二十岁的男人,那环境、舆论都有压力。
年龄上这样,经济上也是如此。好像连很多女生都默认,应该找个比自己大两三岁,工作、收入都要高一点的男的。觉得这样才是理想的配对。
但现实又是,大家都这么想,那最后符合这种条件的男生,择偶空间远远比女生大。
三十岁的男性,从18—35,他都可以谈。三十岁的女生,范围就小多了,向下最多也就是浮动两三岁才可以接受吧。
不知道这个观察对不对?你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