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2022年07月04日20:19:11 情感 1936

知乎上有人问:“父母偏爱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下面有个回答直戳人心:“我成家后一直不想要二胎。”

有人以为,不要二胎是经济实力不够,其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不想要二胎的原因,跟自己的经历有关。

刘奇就是如此,他是家里的老大,父母的偏爱让他的心很受伤,看了他的经历,或许也会给你一些警醒。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01.家有2套房,父母都给了小儿子

刘奇有个弟弟,比他小6岁。

从小,弟弟就是父母的宝贝,刘奇有好吃的都要先让给弟弟,父母要求他要做到谦让。

好在刘奇读书成绩好,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父母觉得压力有些大,曾建议他出去打工,刘奇拒绝了,他申请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

大学毕业后,刘奇就留在省城工作,女友跟他志同道合,不嫌弃他出身农村,愿意租房结婚。

为了让小家庭日子过好,刘奇经常主动加班,他觉得累点没关系,只要能攒钱买房就好,在两人努力下,他们买下一套小二室,算是在省城有了安身之处。

相比之下,弟弟日子过得安逸,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一直没有稳定工作,结婚也是父母拿出积蓄给买了套房,婚后小两口一直在父母身边啃老,就连孩子也丢给父母带。

刘奇从来不去计较,他觉得父母能力一般,自己没必要去依靠父母,有事情自己努力一些就可以解决,他不知道,自己的独立,在父母看来是不需要照顾。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有天,父母把他喊回家,告诉他一件事,说家里的2套房子都给弟弟,原因很简单,弟弟没有稳定收入,而他和妻子都有挣钱的能力。

对此,刘奇心里不舒服,但也表示理解,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既然把两套房子给了弟弟,那以后父母就依靠弟弟养老,自己有时间回家看看就好。

谁知弟弟反对,他脱口而出:“爸妈没有把你抚养长大吗?你能力比我强,赡养父母是你的责任。”

父母也指责刘奇,说他没良心,供他读书已经付出很多,养父母就应该多出点力,要是没能力挣钱,那读书有什么用?

刘奇很难过,在父母心中,两个儿子的地位不同,他们可以为弟弟无条件付出,对自己却连换位思考都做不到。

或许是看他闷闷不乐,妻子说了很硬气的话:“既然把家产都给了弟弟,我们什么都得不到,还要遭人埋怨,那就把红包和礼物都省了,以后也没必要来往。”

父母永远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偏爱,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02.偏爱,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还记得那个写“小作文”的老太太吗?

老太太有3个孩子,她对小儿子和小女儿很宠爱,唯独对大儿子很苛刻。

大儿子从学校毕业后,自己挣钱成家,老太不仅不帮忙,还要求大儿子每个月往家里拿一千生活费,这笔钱她自己不舍得花,都给小儿子花掉了。

大儿媳认为婆婆偏心,就提出夫妻收入分开,她不干涉丈夫往家拿钱,但不要向自己要钱,得知情况后,婆婆大吵大闹,认为儿媳不孝顺,要求儿媳向自己道歉。

儿媳是一位老师,婆婆为了达到目的,在小区贴“小作文”诉说自己的遭遇,还跑去儿媳上课的教室,闹得儿媳受不了,儿子主动提出离婚,只为保护妻子的平安。

看到儿子恢复单身,母亲没有一丝愧疚,依然提出要儿子把工资卡给她,她说养儿防老,儿子就应该无条件孝顺母亲。

只是这个要求只针对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却不需要,在居委会调解下,大儿子答应每个月给母亲500生活费,却不愿每周回家看母亲。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从表面来看,母亲赢了,她让大儿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其实输得很彻底,因为大儿子的心中对她充满怨恨。

我们不能要求父母完美,但父母若是有太明显的偏心,很容易让孩子心中产生不平衡。

因为人都有比较的天性,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父母的态度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有的孩子嘴巴乖巧一点,或者长得好看一些,就会成为父母偏爱的对象。

而不被父母关注的孩子,在长久无法平衡的家庭环境中,会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表面看很懂事,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他们一旦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就会脱离家庭,让自己远离忧伤。

03.不患贫而患不匀,让我们远离偏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对孩子有明显的偏爱,而是尽量一碗水端平。

要知道,偏爱是双刃剑,对哪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伤害,长久来看,被偏爱的孩子伤害更大。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就如刘奇的弟弟,一直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也造就了他好吃懒做的习性,他有了孩子,也把抚养孩子的责任推给父母。

这也造成了父母的不放心,为了小儿子能有持续的生活费用,只能要求大儿子提供,这种不对等的爱,也撕裂了亲情。

到最后的结果是,被偏爱的小儿子没有养家能力,被索取的大儿子远离自己。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父母需要注意下面三点。

第一,不厚此薄彼,以己之力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

不管孩子的能力如何,父母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要求大孩子谦让小孩子,是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你一旦提出这个要求,就已经透露出内心的想法,孩子可以敏锐看到你的偏爱。

第二,孩子长大,督促他们独立。

从学校出来,人对自己的生活就有了选择权,不管在哪里生活,思维都要独立,避免再对父母有依赖心理。

父母的责任,就是慢慢放手,站在身后看着孩子渐渐远去,并且做到从容接受。

第三,父母先爱自己,再取悦孩子。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有的父母自己过得很苦,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用,却满足孩子买名牌的需求。

这其实不是爱,而是在用溺爱影响孩子的是非观。

聪明的父母,会把房子和积蓄留在身边,通过观察哪个孩子孝顺,再做出把房子给谁的决定。

房子留给孩子,真的没必要着急,让孩子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位作家说得好:“要是孩子有能力,哪里需要你留财产,要是孩子没能力,你留再多财产有什么用?”

父母好好爱自己,让儿女回来有个温馨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点个赞再走吧!你觉得父母该不该把房子都留给小儿子?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闻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样,每次坐上飞机,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冲上云霄,把你带离熟悉的大地,你会觉得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我们在万米高空,喝着饮料,看着电影,暂时忘却了楼下的车水马龙和琐碎日常。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 天天要闻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事故现场2日上午11时32分许,韩国岭东高速公路江原道大关岭休息站,一名80多岁的女性(警方暂称A某)驾驶一辆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冲入休息站,撞碎玻璃并撞毁多张桌椅,最终车辆卡在餐厅柜台前停下。 △事故现场A某向警方供述称,她发现开错方向想要停车,结果误踩油门踏板,导致事故发生。经初步检测,警方排除其酒...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 天天要闻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副标题: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设计师林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翻开恋爱日记,指尖划过“他冒雨送来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时,窗外正传来丈夫与维修工讨论水管爆裂的喊话声。这一刻的错位感,恰似无数亲密关系演变的缩影——**恋爱是两颗星辰的浪漫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 天天要闻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心中的灵魂伴侣#活成阳光,成为一道光​每个人都喜欢身边围满了人,被拥护,被人追棒,都想有人来照亮你,但是我们又不想成长自己,不想去行动起来,恐惧,依赖,退缩,……,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中年男女,与一个异性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更长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过程中,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距离,不频繁接触,靠近。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 天天要闻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爱情这事儿,多半藏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关头突然来了,那些被身份、规矩裹着的感情,到底会露出啥样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关系当成生活的调剂,却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想见你,抛开那些世俗说的角色,你心里头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