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践的说教都是耍流氓

2021年10月13日01:17:08 情感 1038

2016年夏天,我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无意义感越来越强烈。看到绿叶抽青,樱花盛开,情绪都会十分低落,感觉世界的美好与自己无关,我没有办法抑制消极情绪的增长,自责也有增无减。

后来我看了一本书,是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许多鼓励的话语终于使我鼓足勇气向外求助了。

当时心理咨询师主要采用谈话的方式来应对我的心理顽疾,不过经历了一年半的心理干预我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我逐渐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于是放弃了心理咨询,转而开始自救。

我开始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等经典心理学著作,我试着对号入座,想用试药的方式解决我的问题,我曾一度认定我是自恋症,不过这毫无用处。

我慢慢意识到只看书思考似乎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不知何时,我逐渐开始练习正念冥想,记成功日记,写情绪日记,建立的壁垒竟开始有些松动,自责的思维方式逐渐消失了!

这并不能说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还远远没有,我依然会在别人看似很正常的情况下惊恐不已。

不过我想我已经触摸到了正确的方法,人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克服心理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不断地去感受,去实践,而不是只听一些正确的解释!

大卫·伯恩斯的《高明的心理医生》就十分强调在看的过程中动笔去写感受,而不是看过之后,说“哦是这样,我懂了!”,从那开始我练习了一段时间的情绪日记。

回想起来自己的经历,除了冥想之外几乎都与写有关,隐约觉得写确实具有疗愈作用。

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写的《心灵书写》就介绍了“写”是怎样疗愈的。所谓“心灵书写”是指,忽视现有的逻辑,道德标准,只追随内心真实的书写方法。《心灵书写》详细地说明了书写对治愈心理疾病奇迹般的作用,这本书是冰千里的经验之谈,他以“书写”为工具,非常成功地治愈了许多人,也包括他自己。

没有实践的说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闻

书中介绍,冰千里从小酷爱小人书,尤其喜爱看里面的图画,他如同上瘾一般,足足收集了五百本小人书。一天,他妈妈把他的所有的小人书都烧了,他说:那一刻他愿用生命交换一场雨的降临。可以想见那时冰千里幼小的心灵是有多痛。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冰千里并没有忘记他小人书里的故事,一幅幅画,一段段故事爬满了冰千里的作业本,他一直写着、画着,竟消融对母亲的恨,抚平他内心的创伤,他其实是幸运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自我疗愈。

没有实践的说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闻

小人书

现在的冰千里以心灵书写为基础治愈了很多人,对于他成功疏导的患者他甚至有这样评价:“究竟是什么疗愈了她?是我的专业、她的真诚,还是我们的关系?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但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书写。”

那么,为什么心灵书写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其一,冰千里强调了心灵书写其实不是思考,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讲道理、解释、记日记等思考行为。心灵书写就是不受控制、不停笔、不批判地写,这样的文字往往直指内心。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更直接指出,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停止思考!而不停地书写显然给了我们停止思考,去感受内心的契机。

没有实践的说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闻

罗丹的《思想者》法国巴黎

其二,思考和确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出来就代表了在潜意识中确认。如果我们害怕某样东西,在头脑中往往会不断自我暗示,夸大其形象,不过一旦写出来或者画出来就感觉没那么可怕了,因为我们对恐惧没有想象的余地了。

书中有许多针对性的书写方法,相信总会有几种戳中你的痛点。

一、写的越具体,越容易看见内在情绪

朱自清的《背影》是语文课本上的经典,其中就有一段父亲爬月台给朱自清买橘子的描写,看了之后让人忍不住流泪。那段文字都是客观的细节描写,并没写 “我父亲很不容易,年纪这么大了,行动不便还来送我,怎么不让人感动得流泪呢!”之类的抒情的话,可见细节中包含情绪。

没有实践的说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闻

《背影》

龙应台的《目送》也一样,对父亲几乎都是白描,但感受立马呈现出来了。

所以要想舒缓情绪,一定要写出具体细节,而且越详细越好,冰千里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写出细节,正是因为我们“远离真实事物太久了”。

这让人想起了正念冥想的方法,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中感知周围的事物,那才是内心力量的源泉,这和具体书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

一个人的感受是很难捕捉的,不然也不会有太多情绪积累导致心理问题。情绪总是来了又去,任何人都不会一直紧张,那太耗能量了。不过情绪爆发后,隔一段时间再去做书写的话,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可能放松后的状态已经很难把握当时的感受了。

我在记情绪日记时就是这样,等我回到家,情绪稳定了,然后再记录当时的感受,说实话在我做记录时,我真的就不想做这件事情了,只能强行写一段,这怎么能真实呢?!

情绪来了的时候,准备好纸笔,手机也行,立刻记录下此刻的感受和联想,去写上一会,练习的时间长了,你一定能从你书写的内容中找到问题根源。

三、给逝去的亲人写封信

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抵触的,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二次伤害!如果对逝去的亲人是爱的,为什么不能再爱一次呢?相反,如对自己的亲人是恨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正如冰千里所说,可能由于亲人离世比较突然,我们来不及说再见,压抑是人们经常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导致我们否认、解离和分裂。我们完全可以书写故去亲人的种种细节来做一次告别仪式,以告慰自己的缺憾。不过冰千里也给出了书写的安全条件,不然强行练习真的会给人二次伤害。

这只是《心灵书写》的冰山一角,也是我的痛点,我们完全可以把《心灵书写》当做一个手册,随时查找练习。

人们常常发问:道理都懂,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懂许多道理没什么了不起,难的是真真地去体验,去感受,去实践,真实地书写自己,那样的人生才不是耍流氓。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我们3楼的高阿姨在社区里工作,人长得不漂亮,但能说会道,关键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干净。听对门葛大妈说,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结婚几十年,她老公从来不让她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就连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没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