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2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A段!

3月25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主题为“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省招考办主任孔峰宣布,省教育厅已发布《辽宁省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与《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年)》,致力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提高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为决胜之年的胜利提供政策支持。

在全省11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有24个进入了全国A段,同比增长了60%,其中两个学科实现了顶尖学科零的突破。

此外,还培育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00个、省级515个,在信息、装备、冶金、石化等关键领域设立了71个国家级建设点,占总数的15%。围绕产业集群建立了282个现代产业学院和452个本科专业点,解决了企业技术问题1655个,开发新产品743个。

目前,已经建成了19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包括一个国家级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一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2024年,共建立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2215个,订单式培养人才达4万人;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选拔出182名“匠苗”,实行“一匠一案”模式培养大国工匠。

高校布局和学科结构持续优化,新增数字经济等领域本科专业点318个、高职专业点186个,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助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2024年启动了“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促使全省100所高校科研人员与1250家企业对接,签订合作协议73项,合同金额达到5200万元。

全年高校转化科技成果7395项,总金额为37.18亿元,其中合同金额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有793项,较2023年增长了7.5%。

国际教育影响力日益增强,拥有专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89个,理工类项目占比53.9%,并成功举办了2024年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全体大会。

孔峰强调,2025年是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构建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尤为重要。计划到2025年,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率将达到25%左右,到2027年累计达到50%左右,通过学科优势促进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

还将新建10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30个创新创业学院及教育实践平台,并建设20个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多个特色专业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至2025年,预计培养300名“兴辽未来工匠”,新建各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欢迎您的阅读,请关注本号,持续为您带来有用资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