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30日期间,曹妃甸国开实验学校举办了首届“课堂节”活动,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共探学思融通深度课堂”。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探讨“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打造“学思融通”的课堂教学新质态,并推动学校“学思高效课堂”的建设。
本次活动共设“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专场。在活动中,各学科老师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采。他们聚焦思维,巧妙设计,博采众长,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给学生们带来了一节节精彩的课程。
数学专场
张可心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九加几》一课,其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在导入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了十加几的知识,并及时给予了鼓励性评价,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老师通过播放小视频引出本课的问题,这一巧妙的方法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教学水平,也凸显了其对电子白板的熟练操作。此外,张可心老师的课堂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和内化。
耿秋月老师也讲授了一年级课程《九加几》。课前,耿老师带来了小白鹅和小黄鹅的情景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以小明一家逛动物园为主线,以不同的动物为线索,来学习本课重点——“凑十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凑十的算理,使原本很棘手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孟雪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课程《认识乘法》。她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出发,以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展开教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课后练习设计得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孩子们对新知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技能。
刘欢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课程《认识周长》。他以制作美术作品画框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一圈”到“一周”最后到“周长”的概念。此外,他还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王丽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课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她通过“不数方格,是否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在看一看、数一数、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通过让学生亲手剪,移,拼,把同学们引入了动手操作的世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刘雨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课程《折扣》,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健康、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她教态自然,语言亲切,从学生实际生活需求入手,借助各大商场开展促销活动这一情景,让学生对打折商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实用的数学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英语专场
王超君老师在四年级《Unit5 Dinner’s ready 》一课中,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美食”的学习之旅。课堂伊始,老师以一个美食动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随后,她将游戏引入课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让学生们寓学习于游戏,在玩中学、学中用。
在高艳芬老师《I can sing》一课中,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利用教具、音乐、道具等给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快乐自由的学习英语,并以学习英语为乐。
陈扬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课程《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她在课上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由绘本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教学设计完整,内容充实,并利用自然拼读规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拼读不认识的单词。
语文专场
丁丹棋老师在一年级《青蛙写诗》一课中,利用“青蛙过河”环节,将学生带入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巧妙的复习了生字。随后,她还用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标点符号对于语言的作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刘依清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比尾巴》一课。她在课堂初始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在每个学生认读后全班齐读,以点带面,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的同时进行生字词的复习巩固,适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新标点符号——问号,指导学生读出疑问语气,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动人魅力。
孙雪乔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课程《美丽的小兴安岭》。她在课上巧妙运用视频和图片,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有了深刻印象。紧接着,她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全文的中心句,并反复朗读优美的语句,在体会中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景色诱人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安美玲老师教授了一年级《语文园地五》一课。她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地掌控课堂,并保持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安美玲老师善于引导,能够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实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衔接。她精心设计了课堂内容,使其变得十分饱满,并且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之中。
刘聪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在授课过程中,她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通过填写学习表格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本文讲述的主要内容。她运用寻找“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事件的内容,并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她特别强调了“中华不振”这个关键词,并层层剖析,让学生在语境中深入感受。
潘瑛老师在教授四年级《梅艳芳蓄须》一课时,紧紧围绕阅读提示展开教学。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事件环节中,她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寻找关键词句这一概括方法,并引导他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归纳文章的主要事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大家成功地理清了文章的整体脉络。
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对老师们的课堂表现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总结出五点经验:一是备课时一定要备好学情,讲课内容和教师语言要符合本班学生认知。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握好课堂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切勿满堂灌,导致学生掌握得更少。三是要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尽量减少用逐段逐句分析课文的方式,用主线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四是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精讲精练。授课前,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单元测试的内容,根据考试重点精炼自己的课堂。五是课下作业(作业本、练习册、作文本、日记本、小测练习等)要符合学情需要,学校所留的任何作业都是要对教学有意义的,不能超纲,繁琐。
曹妃甸国开实验学校副校长崔长梅表示,本次课堂节活动,在充分展现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创造力的同时,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希望老师们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课堂中成长,在教研中突破,在反思中完善,回归原点,深入理解教育使命,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价值观,走向面向未来、塑造未来的教育之路,争做业精德美的新时代大先生。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