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一篇书评就有机会换一本春风精选图书,你心动了吗?
5月9日中午,伴随着细雨微风,春风小书桌闪现高新科技企业扎堆的滨江区聚光中心,与奔波在工作一线的人们不期而遇。
午休时间,从写字楼走出的打工人们依旧步履匆匆,三五结伴地挑选着楼下的快餐店,或是拎着笔记本走进转角的星巴克或7-11。
一张流动的春风小书桌,却让大家放慢了脚步,不一会就引起了围观。还未出摊,就有爱书的人抢先扫码,下载,在书桌旁默默写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只为抢先挑选心仪的图书。
活动现场 蒋文俐/摄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孤独、挣扎与渴望。它让我懂得珍惜身边那些能说得上话的人,也让我明白,即便生活充满无奈,也要怀揣希望,坚定地走下去 。”
“《人间草木》中,汪曾祺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世间万物,从寻常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传统美食,无一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诗意。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发现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失败、挫折和痛苦。但最后他们奇迹般地解决了所有难题,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强大的人永远不会被一时的困境所困。”
“正如余华形容的‘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每个文字背后都是他用生命在歌唱’,在被生活割出细长伤口的日子里,史铁生以盛大的自由,心甘情愿被生命收留。”
“读完《乌合之众》,深感群体心理的复杂。个体融入群体时,个性与理性易被削弱,我们应警惕盲从,保持独立思考。”
……
思考是阅读的延续。被书香留住脚步的人们,也用自己一篇篇精彩的书评,点亮着他人的阅读之路。
活动现场 蒋文俐/摄
“现在的许多悬疑剧集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有时候看到精彩的剧集,我也会忍不住翻看下原著。法医秦明系列的剧我之前也看过,所以这次就选中了这本。”
从事软件开发的李先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喜欢看一些悬疑剧集放松,比如最近热播的《沙尘暴》《猎罪图鉴》等。现场,他在小书桌前徘徊许久,最终也如愿挑到了一本《法医秦明:遗忘者》满意而归。
从事互联网心理咨询技术的赵先生,平时则偏爱阅读技术类书籍和科普读物,比如《人类简史》。
赵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从2013年使用kindle,如今更多使用的是微信读书。无论媒介如何改编,阅读的需求不会变。这次,他挑了一本自己平时接触较少的文学类书籍——青年作家林棹的《潮汐图》。
“这本书的封面很有范儿,我决定跟着感觉走。”赵先生说道。
活动现场 蒋文俐/摄
短短的午休,160本春风精选好书被往来的人们全部领走。它们或许会在办公桌上被闲阅,也可能今晚就出现在某人的枕边。正如春风一样,去到任何阅读存在的角落。
接下来,你希望春风小书桌出现在哪?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