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找谁解决?这次,深港澳三地的00后学生组团来“揭榜领题”了!7月10日,首届深港澳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大赛在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拉开帷幕,这场特别的比赛,让在校学生直接挑战企业抛出的真实技术“考题”。

本次大赛由深圳市人社局、教育局、总工会联手打造,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承办,香港职业训练局、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协办。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接地气”——比赛题目直接来自企业车间、研发一线的真实痛点。顺丰速运、优必选科技、火山引擎、亚马逊等22家企业一口气发布了27个具体难题,涉及智能制造、数字通信等多个热门领域。学生们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用所学知识,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创新解决方案。
其中,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课题是:“天瞳——低空飞行器智能感知系统”。这有望为未来智慧物流的效率革命奠定感知基础。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课题是:“前沿大模型通用服务机器人智能验证平台研发”。旨在加速服务机器人智能化落地的关键环节。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的课题是:“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物流场景应用”。致力于解决复杂物流场景下的资源协同难题。
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的课题是:“电商个性化推荐系统|求解电商平台智能推荐难题”。聚焦于提升跨境电商精准营销与用户体验。
深圳市特区建工园林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课题是:“碳中和导向的边坡近自然生态景观与ai管护技术研发及示范”。为生态修复与智慧管护提供创新方案,守护绿色未来。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的课题是:“智慧精密检测质量守护与效能监测平台”。旨在助力精密制造业实现质量管控的智能化升级。


抖音集团深圳公司总经理高小毛表示,企业开放资源与院校对接,就是希望能共同“啃”下行业痛点,把学生们的创新点子转化成生产力。
金悦产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招平从企业视角,高度认同大赛“政企校联动”模式,认为其高效结合了产学研与真实应用场景,企业可通过大赛“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发掘优质项目”。金悦已捐赠10万元支持大赛,并计划在园区内组织更多技术交流比赛,搭建“人才链”服务平台,推动校企研发合作(如资助院校解决企业研发难题),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的“双向互动”。
参赛的不只是深港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还有企业的技术骨干、创业团队、职校老师等各路“技能好手”。比赛设置了实用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重头戏“揭榜领题”三大赛道。在开幕式现场,出题企业代表还和参赛团队面对面交流,解析难题,互动答疑。
除了比拼创意和技能,大赛更注重“后续文章”。获奖团队不仅能拿奖金,项目还有机会获得落地扶持、产业对接、人才发展等“一条龙”支持。比赛将持续到11月底,在这期间,还安排了解决方案设计坊、技术路演提升班、成果展示会和创投对接会等丰富活动,让学生和企业边比赛边“充电”,边交流边找“伯乐”。
“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让教育、技术、人才真正拧成一股绳,产教融合是关键。”深圳市人社局副局长马艳在开幕式上点明了大赛的初衷。深圳近年来持续发力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40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近160万。通过与港澳加强合作,探索“一试多证”、开展“湾区青年技能π行动”等,深港澳三地的技能人才交流与融合正不断加深。这次大赛,正是为三地青年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新舞台。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