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金雅校区,学生见到徐端,都会亲热地喊她“端姐”“老徐”。她懂孩子的心,乐于跟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

徐端(右二)和学生在一起。记者刘嘉 摄
跟着“端姐”学数学有很多乐趣,她能把数学课讲得像脱口秀一样好玩。讲“菱形”,徐端会请大家观察同学衣服上的菱形花纹;教方程,她会用“拿袋子装苹果”提醒大家注意解方程要有整体思想;谈“绝对值”,她编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故事,帮学生记清易混淆的知识点;学几何,她带着学生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几何图形“动起来”。
今年3月14日,徐端在班里举办了一场“π day”,请同学们上台分享与“π”相关的知识。大家自己找资料、做PPT、画小报、剪小视频,分享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学生讲“π”的历史,有同学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200位,现场掌声、笑声不断。
“学习不止于课本,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徐端说,对孩子来说,真正的快乐源于通过努力获得正向反馈,这是能牢记一辈子的体验。“如果孩子的眼里只有考试和分数,那生活该多没意思。”为了帮学生缓解“分数焦虑”,徐端曾把写了鼓励话语的小纸条贴在试卷分数上,避免分数被其他同学看到。一点一滴中,她和孩子们之间的信任日益深厚。

徐端的数学课。记者刘嘉 摄
在校园里,常能看到徐端与学生一起讨论热门韩剧、漫画、游戏;她开的“四班好声音”“年代秀”等系列主题班会,很受孩子们欢迎;学生写周记倾吐心声,她写的留言常常比周记还长。她的学生说:“这样的‘端姐’,谁能不喜欢?”
和学生亲密无间的相处中,徐端敏锐抓住一个个教育契机,帮助这群青春期的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班上曾有个男生小江(化名),刚进初中时成绩在班里靠后,他也因此总是沉默寡言。徐端默默观察着,发现小江很有音乐天赋,钢琴、二胡、唢呐都会。元旦联欢会前,徐端就跟小江说好,请他带件乐器来在同学们面前表演。那天,小江站在教室门口,仰起头用唢呐吹奏校歌。一曲吹罢,小江身边挤满了“观众”,对面教学楼每层走廊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探头欣赏,为他的表演使劲鼓掌。一下子,全校同学都认识了这位“会吹唢呐的小明星”。从那以后,他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初中3年,是由儿童走向少年的关键阶段。我希望孩子们能拥有精彩丰盈的初中生活,成长为有活力、有个性的阳光少年。我愿意一次次‘重返’少年时光,陪着他们慢慢长大。”徐端说。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