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2025年07月04日09:32:10 教育 1836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曾思丹 杜晨宇 记者 周林怡

进入7月,全国多地首轮高考志愿填报陆续接近尾声。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考生规模仍处近十年高位,叠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志愿填报市场愈发火热。“张雪峰们”的直播间人气爆棚,付费志愿辅导机构迎来咨询高峰,与此同时,众多免费AI辅助志愿填报工具,成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宠儿。

找机构或AI填志愿,这届考生的体验如何?高考志愿填报付费辅导是不是智商税?面对后续补录机会,又该如何科学决策?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 天天要闻

6月22日,浙江师范大学,各高校招生负责人解答考生及家长关于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等疑问。图源视觉中国

一门关于焦虑的生意

“冲省外高校还是稳省内大学?”浙江考生杨宇的稿纸上记满了近三年高校录取数据,焦头烂额中打算把这个给问题抛给AI。

眼下,AI填报高考志愿成为风口,众多企业争相进场,夸克、百度、腾讯等纷纷推出与志愿填报相关的AI工具。

“AI在信息筛选上的确很方便。输入省份、科目和成绩排名,结合地域、专业、职业偏好等,AI几秒钟就给我列出‘冲273稳210保993’的院校选择。”杨宇说。但他随即补充,毕竟填报志愿是关系人生走向的一个重大事项,AI更多还是承担辅助作用。

AI的应用,只是“志愿产业”的一个缩影。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5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元。

当下,志愿辅导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从基础咨询到“一对一”定制方案,价格区间从千元到万元,内容五花八门。

“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填志愿就是两眼一抹黑,找机构做咨询感觉放心点,表姐之前就通过咨询机构成功报考上理想大学。”来自江西的往届考生况铮说。他当年的高考成绩只高出一本线11分,想上省外一本大学较有难度。幸运的是,机构认真倾听了他的诉求并列出定制化方案,他也如愿被上海一所学校录取。

但是,这一市场鱼龙混杂,机构资质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同样是向外界寻求志愿填报帮助,带给江苏应届考生小潘的却是一场噩梦。支付近8000元购买“四年陪伴”套餐,实际服务却严重缩水,所谓私人定制的志愿表粗糙如流水线产品:“只要用志愿填报app一键生成就可以得到这张表,机构仅仅删除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的选项。”面对家长对志愿空档的合理询问,对方极不耐烦,让她直呼“花大钱买气受”。

小潘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仅2024年就有超3000条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投诉,涉及虚假宣传、退费纠纷等问题。

志愿填报是场信息战。信息轰炸之下,高报市场热度飙升,焦虑弥漫,考生和家长急切寻求可靠途径,期望谋得一个理想未来。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 天天要闻

付费志愿填报服务存在注水现象。图源视觉中国

焦虑从何而来

这届考生和家长,为何对志愿填报这么困惑和焦虑?

新高考模式的复杂性占主要原因。全国3000余所高校、800余个本科专业,报录规则多,专业方向也在变化。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孔爱民指出,传统文理科报考“只看排名”,而新高考下“一个选科对应多种专业组排名”,仅物理类考生就可能面临数百个专业组的选择,无效志愿填报概率增加。

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正处于“专业大调整”时期。记者发现,今年有29种新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填报志愿时缺乏往年数据参考,让不少家长摸不着头脑。

此外,网络上各类信息令人难辨真假,信息不对称更使得考生陷入选择困境。近段时间的短视频平台上,不断出现“生化环材天坑”“计算机年薪百万”等标签化内容,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制造“扎堆效应”。

“今年考生们对于‘新工科’专业关注度明显提升。”湖州中学副校长皇甫莹观察发现,在人工智能火出圈、杭州“六小龙”刷屏的势头下,不少家长前来咨询相关专业。

这股热度也反映在招生计划的调整上。光看浙江,相关数据显示,今年聚焦前沿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几个香饽饽专业,在浙招生计划投放量较去年分别增加38%、28%、11%。

信息迷雾和专业热度交织,恰恰给了一些志愿填报机构“可乘之机”。不少志愿填报机构以“不浪费一分”的营销话术,吸引着考生和家长。但很多时候,机构仅是按照数据概率为考生进行志愿推荐,并未考虑个性化发展,甚至可能因为不想“浪费”分数,导致考生进入不喜欢的专业或学校,走了更大的弯路。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高校进行招生工作时,应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通过直播宣讲、校园开放日等形式,将专业培养方向、就业趋势等关键信息告知考生,并建立反馈渠道,及时解答考生疑问。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需警惕付费机构夸大宣传,对机构承诺的“保录取”等话术理性判断。尤其是新高考下,更要吃透选科要求和专业组调剂规则等,善用官方数据平台检索信息。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 天天要闻

湖州中学提供高考志愿辅导。受访者供图

理性分析、长线眼光才是根本

“外援”不一定都靠谱,那究竟怎样填报才科学?

“信息来源和获取渠道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孔爱民强调,考生一定要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的官方网站等权威渠道获取志愿填报相关信息。在志愿填报时,应严格按照选科要求,以免出现无效填报。

在此基础上,要避免单一维度,打破“不浪费分数”的误区,从兴趣、优势、就业、地域偏好等多角度进行考量。在此过程中,使用AI工具能快速搜集信息,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过,前提是考生和家长对自己的情况充分了解,并亲自参与决策。”孔爱民表示。

不少一线老师还有个共识:志愿填报,不能等高考结束才“临时抱佛脚”。长效化、系统化的志愿填报辅助,应当贯穿整个高中阶段。

皇甫莹介绍,湖州中学从学生们高一刚入校开始,就通过心理专业测评、选课指导讲座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大家找到真正“对胃口”的领域。为了帮助学生更早“沉浸式体验”未来职业,学校还会联系高校、行业精英、校友前辈走近中学校园,把真实的专业学习、职场故事“搬”到课堂里,让学生们更了解未来专业方向和职业工作内容。

首轮高考志愿填报后,部分考生也将面临征集志愿、补录等环节。对于如何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业内人士提醒,填报前应先了解足够的信息,包括院校校的补录计划数,该批次的考生人数,该院校该专业对学科有无特殊要求等等。关键时刻也更需冷静头脑,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更有可能提高录取机会。

志愿表上的勾选,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弦。这场“人生第二次高考”的终极答案,需要考生与家长回归理性,参考官方信息,结合兴趣与学科能力做出选择。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3名学生侵入学校系统获取保密试卷,被开除学籍!高校回应:属实 - 天天要闻

3名学生侵入学校系统获取保密试卷,被开除学籍!高校回应:属实

近日,有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给予三名学生开除学籍处分的公告”但公告随后被删除网传相关公告。图源:扬子晚报 公告显示,三名学生因非法侵入学校信息系统获取保密试卷、向他人出售试卷谋取不当利益等原因,学校拟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同时,有学生表示收到了疑似关于此公...
【温馨提示】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 天天要闻

【温馨提示】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 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湟中区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7月5—6日进行。为了方便考生参加考试,现将考试期间及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如下: 提示一:牢记考试时间并严格遵守安检规范 考生须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准考证》《身份证》按规定时间、流程有序进入考点考场。入场只可携带2B铅笔...
事关学考,温馨提醒 - 天天要闻

事关学考,温馨提醒

本周末,浙江省202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将举行。 请考生们提前备好证件和文具用品,做好赴考准备。 提早出行 牢记考试时间 本次考试于7月5日-6日举行,浙江共64万余考生报名,全省设345个考点,7万余个考场。 学考定时定科统一安排,本次开考7个科目,高一学生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高二学生考语文、数学、...
海中、侨中等10所海口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分配表出炉 - 天天要闻

海中、侨中等10所海口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分配表出炉

日前海口市教育局公布《2025年海口市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生分配表》10所重点高中面向全市87所初中学校共投放3617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南华侨中学共投放585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第一中学共投放585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实验中学共投放450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琼山中学共投放472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第四中学共投放377个指...
本科!内蒙古三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 - 天天要闻

本科!内蒙古三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

7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置三所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兴安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内政字〔2025〕103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2025年6月,教育部印发
南海新区高校赛事频传捷报 - 天天要闻

南海新区高校赛事频传捷报

连日来,南海新区高校在多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在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上,首次参赛便揽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成功晋级国赛,实现该赛事从无到有的突破。
濮阳医专:这场夏季校园双选会“有料” - 天天要闻

濮阳医专:这场夏季校园双选会“有料”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7月1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2025届毕业生夏季校园双选会。双选会由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濮阳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承办,濮阳市残疾人联合会、濮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协办。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 天天要闻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曾思丹 杜晨宇 记者 周林怡进入7月,全国多地首轮高考志愿填报陆续接近尾声。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考生规模仍处近十年高位,叠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志愿填报市场愈发火热。
AI时代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唐江澎新书作答 - 天天要闻

AI时代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唐江澎新书作答

7月3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展。当天下午,“AI时代,基础教育变革的路径”研讨会举办。众多教育界知名专家与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未来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