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之问回应时代之变

2025年05月20日19:23:13 教育 1163

在AI改变世界的今天,一场聚焦“未来教育”的论坛在北京掀起头脑风暴。5月1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AI时代教育本质的前沿讨论。西浦校长、院长、顶尖教授与学子校友代表,以及京津地区的400多名高中学子和家长齐聚现场,从政策、理念到实践,全面展示西浦“教育+AI”融合路径。

AI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之问回应时代之变 - 天天要闻

校长眼里的AI挑战:90%的大学教育将被颠覆?

“知识不再稀缺,教育目的必须重塑。”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说。他指出,面对AI带来的智能冲击,全球90%的大学仍延续专业导向的教育体系,这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在毕业时已不如一个通用AI模型。

AI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之问回应时代之变 - 天天要闻

“过去大学是为了防止人无知,现在在AI面前,是要让人有能力辨别真假、应对复杂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席酉民提出,教育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融合智慧培养”。他强调:“未来不是AI替代人类,而是人类需要学会与AI协作,成为能整合多元能力并引领创新的人。”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和谐心智”和“复杂性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不确定与复杂时,拥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决策力。

他还介绍,西浦已全面构建“AI支持的教育体系”:构建AI支持的“学习超市”平台,实现兴趣驱动与个性化学习路径。大一推行AI素养课程,大二起结合专业深化应用,全面提升数字能力。学校打造AI导师系统辅助学习与评估,推动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型。通过项目制、场景式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与跨学科整合能力。

AI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之问回应时代之变 - 天天要闻

学长“讲故事”:哈佛女孩、程序会计与外交骑手的“AI青春”

除了专家洞见,论坛最“接地气”的部分莫过于学生分享环节。四位不同背景的“西浦学子”分别讲述了自己在AI时代的求学与成长故事,成为当天的高光时刻。

李嘉旖,一位获得哈佛和斯坦福录取的西浦生物统计专业大四女生,坦言自己曾是“非典型理科生”,但在西浦的跨学科培养下,找到了数据与生命科学之间的热爱结合点。她参与多个AI制药项目、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并强调:“在AI面前,真正有价值的是人的跨界整合能力和探索精神。”

而王诗进则是一位“会编程的会计男孩”,是AI浪潮中“另辟蹊径”的例子。他从Python课入门,跨界成功开发教育软件。王诗进说:“AI来了,我不卷分数,我卷创造。我不怕走冷门,就怕没激情。”

最让人动容的,是骑行进国家队、发起中美青年外交项目的国际关系专业学生舒欣。他说自己“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却靠骑行登上世界赛场,靠外交项目搭建中美青年桥梁。他直言:“我想让更多人明白,大学不是培养标准答案的机器,而是点燃一份热忱与担当。”

德一鹤作为西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也分享了自己的国际化教育经历和职场发展的经验。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主导了国内首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AI+数据资产化项目和首单PPP资产场外类ABS项目。他还为观众介绍了北京校友会的发展和面向校友的特色服务和支持。

AI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之问回应时代之变 - 天天要闻

招生政策解读,专家教授接招家长“五连问”

作为当天的另一大亮点,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事务中心主任解启健博士介绍了学校最新招生政策,包括奖学金计划、招生流程、升学路径等实用信息。他说:“目前西浦已有25000名在校学生、1800余名教职工,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

在“院长面对面”环节,多位西浦院长和教授就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分享了各自专业领域如何应对AI技术浪潮下的教育挑战。数学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介绍了基础学科如何与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结合,并分享了学生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的机会;产金融合学院院长陈峻松教授强调了跨学科融合在金融科技和数字供应链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AI与先进计算学院院长Angelos Stefanidis教授及黄思奇博士共同解析了如何平衡算法理论与产业应用,特别是在医疗、交通等场景的合作实践;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敏副教授聚焦工程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强调培养“跨界工程师”;国际商学院本科教学主任罗盈婵博士则回应了AI冲击下商科课程如何兼顾核心知识与技术前沿。多维度的深度回答,展现了西浦各学院围绕未来教育的系统思考与前瞻布局。

“西浦以国际化、跨学科融合、实践导向和创新协作为核心,打造契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教育+AI’跨学科培养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表示。

通讯员 寇博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通讯员供图)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有困难可申请,江大牵挂你们! - 天天要闻

有困难可申请,江大牵挂你们!

近日我国南方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等地质灾害学校高度重视灾区学生家庭受灾情况为及时向受灾学生提供帮助保障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解决现实困难学校决定开启专项临时困难补助通道一资助对象2025年暑假期间因台风、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害或经
暑期活动平台上线!近4000项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 - 天天要闻

暑期活动平台上线!近4000项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

市教委介绍,今年,上海市校外联成员单位、各区继续挖掘全社会育人资源,强调活动的安全性、有益性、公益性,策划组织了近4000项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项目。2025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项目信息平台在“随申办”APP、“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等平台上
论“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到底是心态好还是玩儿流量 - 天天要闻

论“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到底是心态好还是玩儿流量

河南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天喜地。这个事儿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我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这个事儿得分阶段说,截点就在6月25号晚间21:24“兰姐来了”的账号直播带货。直播带货之前,我看到的是虽然孩子高考成绩只有288分,但这已经是最
工人日报:考个“包拿证”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靠谱吗? - 天天要闻

工人日报:考个“包拿证”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靠谱吗?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为获取更多信息,不少家庭选择求助于“高考志愿规划师”(下称“高报师”)。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元。一边是高考志愿规划行业持续火爆,另
“需要接受审查” 美政府扣留近70亿美元学校资金 - 天天要闻

“需要接受审查” 美政府扣留近70亿美元学校资金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2日获悉,美国特朗普政府扣留了原定于本周发放的近70亿美元学校资金,并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通知各州教育机构,这笔资金无法使用且正在审查中。《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这笔资金用于支持课后教育、英语学习和其他项目,失去这笔资金将对美国全国各地的学生造成巨大影响。据悉,这笔原定于7月1日发放的...
把学生当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轻松 - 天天要闻

把学生当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轻松

想要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想要建立一个学风浓郁的班集体,想要教学成绩稳居前列,想要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导,班级管理事半功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教师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威信”二字,最重要的不是“威”而
什么是中考高考分数赋分制? - 天天要闻

什么是中考高考分数赋分制?

“赋分”这个词,在今年的中高考里频繁现身,家长和考生都很迷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要采用呢?咱们来谈一谈。赋分制,就是依照规则把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然后再计算总分,就如同把不同的货币换算成统一的单位,这样才便于比较。
太原市2025年小学入学登记工作政策出台 - 天天要闻

太原市2025年小学入学登记工作政策出台

太原市2025年小学入学登记工作政策出台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全市小学入学登记工作的通知》,就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登记时间、登记对象、登记方式、需准备的材料等有关事项作出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