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语在规范轨道上行稳致远

2025年03月30日05:42:02 教育 1040

  2024年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其中不乏新颖的词和新奇的搭配,这些上榜的热词热语既展现了个性文化,又富有很大的创造力。随着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交媒体空前繁盛,语言的求新求异在多元化的网络平台遍地开花、大放异彩。然而在语言创新的背后,语言文字呈现出了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让汉语在规范轨道上行稳致远 - 天天要闻

  存在一定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

  1.谐音问题。十多年前,某市工商部门对于在广告中故意使用错别字或用谐音乱改成语的现象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一律不予登记。几年前,某报刊登过一则建议,指出乱用谐音不妥,并提议对于使用不规范用语的店铺实行警告,屡教不改的则采取适当的处罚。然而到现在谐音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广告宣传等媒介中发展迅猛。如今很多商铺名谐音乱飞,打开网络,谐音梗更是比比皆是。谐音现象会对育人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客观认识这些现象并学会根据运用场景适时调整对谐音的使用,是当下语言规范与创新的一个难题。

  2.汉语变异。从旧时的“史毛而”(small),到广告宣传中的“促销ing”,再到社交平台的“栓Q”“芭比Q了”“独one无two”,这些说法既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也不遵循外语的规范表达。偶尔用在非正式场合,可能还耳目一新,但当学生作文里充斥着这些变异词汇,学校必将成为语言变异的“重灾区”,这非常不利于语言教学和知识的正向传播。

  3.“的地得”误用。拿年度流行语中的“水灵灵地xxx”来说,“水灵灵地xxx”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翻译成汉语):“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周围都是可怕的姐姐们。”可怕的不是姐姐们,而是广大网友效仿时很多都把“地”误用成了“的”。“我就这么水灵灵的学到知识了”“就这么水灵灵的画出来了”“水灵灵的进入梦乡了”。其实,“的地得”误用并非偶然,现在已经成为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朋友圈的普遍乱象。更有甚者,还说“‘的地得’可以合并了”。简言之,作为助词界的“铁三角”,“的地得”不能合并,他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用法并不相同。

  语言的创新要在规范的基础上

  这些语言乱象涉及一个重要话题——语言的规范与创新。规范是“对不对”,创新要考虑“好不好”。如果创新偏离规范甚至走向极端,就好比一个人穿着连基本遮羞避丑的功能都不具备的新式衣服、一个人住着不能遮风挡雨的新式房子……这让笔者联想到了“绿色”这个词,现在有“绿色食品”“绿色教育”“绿色经济”,它代表着环保、安全、健康、文明、无公害、无污染等,这些都体现了对生态建设的重视。语言也是如此,需要重视生态建设,重视规范性、统一性、正确性、健康性。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内外引领,夯实汉语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语言知识穿插在文章中讲解,但可能相对枯燥。要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就得充分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引领模式,通过问题设计、视听结合、案例分析、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汉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好习惯,懂得如何辨识语言乱象,特别是在正式场合,要做到用语创新且不失规范得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外小活动如“‘火眼金睛’找语病”“纠错小分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探索社会语言。同时,学校与家庭应共同努力,观照未成年人身心状态,引导他们文明上网,帮助他们养成向上向善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在持续阅读经典中体悟传统语言文化之美,让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尽的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

  2.率先垂范,争创规范用语先锋。首先,倡议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加强语言应用的学习和提升,能够客观认知乱象,并自觉抵制“添乱”,让自己的办公语言、社交平台语言干净纯粹,争做规范用语先锋。其次,网络平台也要自觉担起责任,维护好议题设置功能,不断改进技术手段、优化推荐机制,将热搜榜单等显眼位置留给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减少低俗、低趣味内容的曝光度,压缩“烂梗怪梗”传播空间,还语言一片净土。

  3.全民共建,优化城市内涵。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未成年人等群体权益保护,集中清理不规范、不文明网络语言文字相关信息。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传,倡导文明用语用字,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提高“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宣传效能,倡导建立全民督促机制,可以在城镇人口集中区,比如商务区,建立规范用语示范街。让大小商铺、商场的店名、广告宣传语等全是规范得体的字、词、句,彰显城市文明水平。还可以在节假日社区街道或人流集中区开展规范用语宣传活动,通过汉语常识共享、趣味答题等方式,促进全民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优化城市内涵。总之,社会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为规范使用汉语出一份力。

  结语

  规范使用汉语需要我们一直保持和推动。所以,我们希望全民参与进来,积极抵制语言乱象,依靠而不能无视规范,鼓励而不必过度创新,当语言创新影响语言交际出现负偏离时,要想办法将其送入正轨,努力把高频次错降低为中频次错,把中频次错降低为低频次错,把低频次错降低为零频次错。这就既要兼顾社会利益和市场需要,引导大众的语言趣味,又要维护汉语生态环境,让更多人成为规范语言的护卫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5年3月26日,第7版;作者:谢明镜,于佳琪,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青春与汗水共绘赛场华章 - 天天要闻

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青春与汗水共绘赛场华章

和风四月春意浓,绿茵场上展英姿。2025年4月28日至30日,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以“竞技赛场 青春绽放”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春季趣味运动会!全体师生齐聚操场,用激情与欢笑点燃春日,以拼搏与团结书写青春记忆。
山东省属高校哪些专业值得选?请收藏 - 天天要闻

山东省属高校哪些专业值得选?请收藏

1.山东大学:医学、数学、中文、财经、物理学、自动化、信息安全、历史学、机械、法学、计算机等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类、水产类、生物学类、食品类、法学、计算机类等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类、地质类、化工类、机械类、自动化、能源动力类
“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引热议 7天无理由就是随便退吗? - 天天要闻

“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引热议 7天无理由就是随便退吗?

近日,“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店主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导致店铺被封,损失大概有8000元。店主昨天(5月3日)表示,已接到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