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中国高校教师压力,世界第一

2025年01月10日07:13:04 教育 1847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郭英剑,有删改

调查发现:中国高校教师压力,世界第一 - 天天要闻

泰晤士高等教育》近期发布了一篇关于各国学者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所面临压力的文章,特别提到了瑞典延雪平大学佩尔松教授领导的研究成果。

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高校的学者感受到的压力最为显著。

这项研究将学术界的压力分为六个级别(从0到5)。结果表明,德国学者的压力水平最低,处于0级;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则位于最高级别的5级,成为唯一达到这一水平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项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压力等级研究。

佩尔松,作为延雪平大学教育心理学的教授,基于过去20年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查阅了91份文献,并对34个国家的职场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次调查参与人数接近38,000人,平均每次调查也有约1,430名参与者。

他的研究表明,德国教师的压力最小,加拿大、丹麦等国的教师也报告了较低的压力水平。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教师则体验到了中等程度的压力,尽管比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其职业幸福感明显偏低。

调查发现:中国高校教师压力,世界第一 - 天天要闻

研究还显示,在评估性别与压力关系的30次调查中,有一半的结果指出女性比男性同事更容易感到压力。对于中国而言,造成高压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女性学者在兼顾家庭责任和个人职业发展时缺乏支持。

佩尔松认为,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因为女性学者不仅要应对工作上的挑战,还要承担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在男性学者中并不常见。

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英国高校教师为何会经历比伊朗、土耳其更高的压力水平,原因在于《研究卓越框架》(REF)的影响。REF是英国用于评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一种机制,自2014年起实施,旨在评价2008年至2013年间的研究成果。

佩尔松认为,正是这种严格的评估体系破坏了英国学者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

最后,文章讨论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自己的职业感到不满。佩尔松指出,工业管理模式的应用是导致学术界压力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强调,为了促进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管理策略应给予学者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而非单纯追求效率和产出。对于中国高校来说,解决教师面临的双重压力问题——既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又要处理好家庭事务——是提高整体幸福感的重要一步。

当前,中国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中,如何为教师创造一个既能减轻压力又能激发潜能的工作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大涨!杭二630分,学军629分,杭高627分,杭州市区第一批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 天天要闻

大涨!杭二630分,学军629分,杭高627分,杭州市区第一批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今天下午,2025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录取完成,各校录取分数线出炉。2025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集中统一招生第一段学校录取分数线(陆续更新中)橙柿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部分分数段的考生集中,比如620分以上,每个分数段都有一批人,1分可能有100-200人。所以,同分滑档的情况较明显。杭...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 天天要闻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栖湖校区举行。该校7114名博士毕业生、8108名硕士毕业生、394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清晨5时许,一辆特殊的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这是国科大的毕业专列“科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