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江苏多所高校亮“实招”

2024年12月25日22:02:04 教育 1236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12月25日,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现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就《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发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分管负责人分享了各校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方面的举措、成效。

如何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江苏多所高校亮“实招” - 天天要闻

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入融合是教育发展规律、也是改革发展必然。”杨树兵介绍,《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的目标是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

当前,全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个人工智能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4个人工智能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三期工程。省教育厅将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造若干江苏特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

省教育厅支持有办学基础和能力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增设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视觉工程、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或申请新设目录外人工智能相关新兴交叉专业。例如,东南大学在全国首创开设未来机器人专业;河海大学在全国首创开设智慧水利专业;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首创智慧林业专业。

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方面,省教育厅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采用辅修专业和微专业等形式,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相应人工智能课程及学习模块,支持有兴趣的学生跨专业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技能。

支持有关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人才联合培养。如,东南大学开设“医学影像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人工智能+大气科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等。

赋能专业建设高校亮出“实招”

推进“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建设,江苏多所高校亮出“实招”。今年年初,南京大学首先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引发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分为“1+X+Y”三个层次。目前,学校已开设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百余门X层次人工智能素养课和Y层次人工智能前沿拓展课。其中,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聚焦文理融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谭铁牛领衔,面向全体4000位本科新生全覆盖。

今年,教育部公布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东南大学推荐的2个案例先后入选。学校建立了以未来机器人等13个交叉学科专业、9个双学位项目、15个微专业为代表的“AI+X”“X+AI”新兴交叉专业体系,建设由AI通识教育课、AI领域基础课、AI专业核心课、AI跨学科选修课组成的AI-MUST课程体系,面向全体本科生按理工、医学、人文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导论》必修课。

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按照人文社科、非信息类理科和信息类工科分层设计通识课程模块、专业交叉课程模块和高阶创新课程模块三个课程层次,构建“3X3”分类分层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知识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以AI素养培养中的师资、课程、教学、实践等4个关键因素为抓手,制定实施了“智驭未来:本科生AI素养筑基计划”,建立了本科生AI素养培养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AI素养培养方案。2024年秋季,学校面向全校近7000名新生全面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

全省已有36所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徐庆介绍,近年来,省教育厅大力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课程建设,鼓励高校在课程、教材、教法、实习实践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大力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专门化创新人才。

目前全省已有36所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多所高校开设网络与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等课程,江苏高校获批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江苏省教育厅还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育人项目实践。启动省级人工智能学院建设,鼓励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与实践,并推动有关项目成果落地转化。

杨树兵介绍,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专业建设,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坚强支撑。推动全省本科高校打造包括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X”交叉课程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组织名师名家领衔编著“人工智能+”高质量教材,提升课程教材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创新性,培育优质教学资源,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支持相关高校牵头成立人工智能教学联盟,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和经验交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于露 文/摄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德国4月通胀率为2.1% - 天天要闻

德国4月通胀率为2.1%

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4月通货膨胀率为2.1%。通货膨胀率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3月为2.2%,1月和2月均为2.3%。德国联邦统计局还报告称,能源价格的下降对4月的通胀产生了显著的下行影响。与3月相比,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0.4%。(总台记者 李长皓)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
小伙因救同学错过考试,后续来了:启用副题,安排补考! - 天天要闻

小伙因救同学错过考试,后续来了:启用副题,安排补考!

近日,因救同学而错过考试的姜昭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家纷纷呼吁给他一次补考机会。5月11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姜昭鹏和同学叫了一辆网约车,前往考点准备参加山东省职教高考。谁知道刚上车1分钟,可能是心理紧张,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出现在心脏
喜报!中国水电四局增添“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 天天要闻

喜报!中国水电四局增添“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中国水电四局教育培训中心(青海水电技师学院)朱永海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入选“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考季,别让这些 “隐形风险” 拖孩子后腿! - 天天要闻

高考季,别让这些 “隐形风险” 拖孩子后腿!

这款保险已为千万家庭兜底 每年高考季,家有考生的家长们总是满心焦虑。孩子备考时的心理压力、赶考途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考试期间的健康隐患,还有考后的升学风险等,每一项都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家....
读博当大学老师?这篇大实话告诉你真实体验 - 天天要闻

读博当大学老师?这篇大实话告诉你真实体验

最近有小伙伴问我:"读博去高校当老师到底咋样?"作为入职高校5个月的"新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唠唠,这行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一、先说优点:这3点确实香1. 工作氛围"佛系"但有人情味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学生就是老师,整体素质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