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记叙文的材料选择及组织——七上第二单元整合式教学札记

2022年11月03日17:07:20 教育 1193

七上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教材要求“学会记事”,特别提到“叙事要有条理”“要能传达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点呢,关键之一是材料的组织和选择。

结合第二单元的几篇文章,我带领学生进行了梳理。

  1. 材料的选择

《散步》这篇文章,思考:作者一家四口难道只有散步时有分歧吗,为什么选择这个事件呢?(肯定也有其他的分歧,选择这件事,因为具有代表性,事小情大)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思考:为什么要写看菊花这件事,写去外出吃饭不可以吗?(写外出吃饭当然可以,但是看菊花更有诗意和深意,事小情大)

《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杯”和“水”的区别上?(因为这件事之后,我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了根本性变化,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于是得出结论:选择材料要有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能够代表人物形象或者突出主旨的,一般是小事。可以在写作时罗列出一些事件,从中进行筛选。

二. 材料的组织

《散步》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可以有其他的题目吗?(学生给出《大路·小路》《母亲·儿子》,这写题目意味着这篇文章聚焦的是矛盾冲突,围绕冲突成文。)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思考:作者难道只在秋天怀念母亲吗,为什么选择用秋天作为怀念的载体呢?(肯定一年四季都在怀念,选择这个季节,因为秋天代表着成熟,我已经思想成熟了。)

《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思考:作者是如何把莎莉文老师到来后的各个事件串联起来的?(表面上看是时间顺序,实际是逻辑顺序,按照海伦对外界认知由浅到深的顺序写的。)

于是得出结论:组织材料要有“一个数”,围绕这个“数”来写,就会构成文章的亮点。

三. 写作要有“重点+中心”意识

《散步》的重点是散步的过程,中心是孝道

《秋天的怀念》重点是母亲对“我”的照顾,中心是“我”对母亲的怀念。

《再塑生命的人》重点是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导,中心是再塑生命。

那么如何通过重点体现中心呢?具体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一是正面描写莎莉文老师,二是侧面描写,通过“我”的心理感受和景物描写,体现“再塑生命”。

于是得出结论:写作时要想中心突出,就要在重点部分使用各种手法来体现。

因为这几篇文章都充满深情,讲授《秋天的怀念时》有学生落泪,《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落泪,基于此布置作文题《那一刻,我落泪了》。作文收上来之后,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不过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作文传情不够,共情力不够,显得矫揉造作。

比如,有同学写到小学毕业那一天,大家都哭了,我们都舍不得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有同学写到老人去世,在葬礼上我失声痛哭,整个葬礼过程都沉浸在悲伤中。可是通篇看起来就是反复用不同的句式说“我哭了”,老师并不能感同身受。

于是研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鲁迅为什么离开百草园很伤感?(因为百草园是一个可以让“我”拔草捉虫的乐园,因为百草园有让我又害怕又莫名兴奋的美女蛇,因为百草园有捕鸟虽失败却温馨的事件)如果鲁迅不写这些内容,只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你能体会到他的依依不舍吗?

结论:表达情感要有事件依托,否则容易造成无病呻吟。

再次修改,班级涌现出十多篇优秀作文。附其中一篇,这篇佳作在班级展示时,不少同学潸然落泪,甚至下课后跑来找我诉说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作为一个刚上初一两个月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不易。

那一刻,我落泪了

2010年4月20日,姥爷走了。(开门见山,直入人心)

大概在十八日凌晨吧,母亲收到了姥爷病危的消息,便匆匆忙忙的驱车离开了。眼睛很红。第二天,父亲便为我们请了假,也带着我和姐姐出发了。

一路上我都没有哭,很奇怪,我考了五十分会哭,跑步摔了跤会哭,数学题不会也哭。但从小带我的姥爷病危了,我却一点都流不出眼泪。我有些不知所措。(以小比大,发人深思)

做了两天的车终于到了老家,但传来的却是老爷去世的噩耗。

我盯着姥爷的棺材看了很久,大脑一片空白;突然,小时候与姥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中爆发出来。那一刻,我落泪了,眼泪鼻涕睁着往外冒,母亲手忙脚乱的抽纸巾来擦拭我的脸颊。“”

姥爷离开了,是永远见不到的离开。(永远见不到的离开,无限伤感尽在此句)

没有人会背着外婆偷偷买巧克力然后对我说:“满孙,你吃啊。”没有人会带我来他的衣柜钱拿出10块钱说:“满孙要钱的话就来这里拿啊。”没有人会在逗我哭之后边抱着我小心翼翼的说:“对不起啊,老爷错了,满孙不哭了啊。”我好像终于明白过来,姥爷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寥寥数语,白描传情)

后来啊,有天晚上,我跟母亲聊起了天。她说那天姥爷是吃饭的时候噎到了,外婆手忙脚乱的把她送去了医院,医生真的很努力的抢救姥爷了。“你姥爷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的人,连去世都不麻烦亲人。”妈妈伤感地说,我没有说话,脑海中是老爷爽朗的笑声和慈祥的脸。

我知道姥爷不会再出现在我面前了,但他永远都在,在记忆中,在脑海里,在梦里。希望我亲爱的姥爷在天上做一个逍遥快活的神仙,不为谁活,只为自己。满孙会一直一直记得你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叙事类记叙文的材料选择及组织——七上第二单元整合式教学札记 - 天天要闻


叙事类记叙文的材料选择及组织——七上第二单元整合式教学札记 - 天天要闻

叙事类记叙文的材料选择及组织——七上第二单元整合式教学札记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考上这4个大学专业,即便读民办院校也没关系,就业遭“疯抢” - 天天要闻

高考考上这4个大学专业,即便读民办院校也没关系,就业遭“疯抢”

全国高考各省提前批陆续投档中,985高校投档分数下滑,军校类/警官类/定向招生类等大学投档分数明显上涨,特别是上海海关学院,招生分数大涨,在江苏物理类提前批投档最低分数高达648分,令人意想不到。而从这可以看出,家长和考生报考志愿越来越理性了,认识到了“就业”才是硬道理,与其读名声好听点的211/985高校,倒不...
暑假图书馆爆满背后:拉开孩子差距的三大关键因素 - 天天要闻

暑假图书馆爆满背后:拉开孩子差距的三大关键因素

暑假图书馆爆满背后:拉开孩子差距的三大关键因素上周日,我去图书馆写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各个阅览室座无虚席。小学生们专注地写着暑假作业,高中生认真研读高二课本,还有孩子钻研模型设计书籍。这一幕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是在学校
黄海刚到毕节六中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 天天要闻

黄海刚到毕节六中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7月7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海刚到毕节六中为学校师生代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果,区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毕节六中师生代表参加。授课现场黄海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全面贯彻党...
潍坊青州市: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 天天要闻

潍坊青州市: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来源:【青州融媒】暑假来临,潍坊青州市开设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课堂,让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快乐。在青州市益都街道旗城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共读绘本、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了解隐私保护与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赛 - 天天要闻

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赛

7月9日,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动员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本次决赛汇聚了来自全省54所高校的145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他们将在7月10日至11日的两天时间里,分成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想政治课等5个专项组,展开教
这样的“端姐”,谁能不喜欢? - 天天要闻

这样的“端姐”,谁能不喜欢?

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金雅校区,学生见到徐端,都会亲热地喊她“端姐”“老徐”。她懂孩子的心,乐于跟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徐端(右二)和学生在一起。记者刘嘉 摄跟着“端姐”学数学有很多乐趣,她能把数学课讲得像脱口秀一样好玩。
米东区开展学生军训教官培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开展学生军训教官培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锐报道)近日,米东区人武部集中组织学生军训教官培训。米东区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积极报名参加此次培训及资格认证,为即将到来的学生军训任务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