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没想到,人过五十,闲职一个,还能到大学里当回学生,况且这个大学并非流野,而是享誉中外的名校——中山大学。
说实话,我这辈子也上过不少大学,比如“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兵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等等,虽然这些学校名气也不小,可都是军校,军内响当当,军外名不扬。能去地方大学学习,特别是去中山大学这样的名校进修一下,曾是我梦中的情怀。
说到中山大学,其实我对她并不陌生,而且早已结缘。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成为一名军官,读的是速成班,毕业后没有国家文凭。在那个文凭决定一切的年代,没有文凭就没有未来,而我正年青气盛,对未来充满希望。正好中大组织刊授教学,我报了个中文大专,考了党史和哲学两科,党史得了75分,哲学得了59分,差一分没过,心痛了好几天。后来,我又考上了“装甲兵指挥学院”指导员大专班,于是放弃了中大学业。虽然没能成为中大的毕业学生,但中大情节从此在心里扎下了根。
这次能参加中大学习,还得感谢区委组织部的创新决策。为了提高领导干部对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认识,区委组织部委托中山大学组织了这次名为“花都区领导干部新型城市化发展专题研修班”的培训。整个培训共分三期,每期五天,我们是最后一期,参训人员均为区处以上干部。
区委组织部对这个培训班很重视,部领导不但参加了每期的开学典礼,叶志良部长还亲自给同学们作动员,强调这次培训“是广州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花都发展大局的需要,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要求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调整身体,放松心情”;希望每个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做到“实干、创新、奉献”。区委组织部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确保了整个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天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却收获颇丰。用同学们的话说,就是当了回大学生,锤炼了纪律,增进了友谊,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调整了身心。
这次中大培训,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效果突显。中大共为我们设置了“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与媒体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与智慧城市建设”、“领导艺术”、“中国政治现状与热点问题”等六个当前领导干部必须了解和把握的问题。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中大还专门为我们请来了著名教授和理论权威,其中有中大岭南学院经济学系孙洛平教授、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传播系张宁副教授、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谭安奎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心理系张小远教授。另外,还请来了市农业局的刘显恩处长和原市委曾元烽秘书长。
这些教授和权威,都是饱学之士,在各自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他们或激情澎湃,或娓娓而谈,或高屋建瓴,或深入浅出,畅谈阔论,风趣幽默,将平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们。几天下来,自己深深感到,五天虽然不长,学到的知识却不少,真是“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中大五天的学习,我们区的领导干部,肯定会有一个理论的提升、视界的开阔、能力的增强。
此次中大学习,我们除了学到了很多知识外,还收获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锤炼。
记得当初接到参加中大培训的通知时,我曾暗暗发笑,心想这么多领导去培训,很可能是一次带薪的大学旅游。因为我们部队有句口头禅,“当兵的怕单溜,当官的怕成群”。谁知,我这个老经验这次竟失灵了。
培训当天,我们从中大广州南校区吃完午饭就往中大珠海校区赶,原以为到珠海后可以补个午觉,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美好。到了珠海校区,行李还没放下,老师就给我们发了迷彩服,并规定十分钟内必须穿好迷彩服在楼下集合。当时我真为我的这些老同学担心,我是个老军人,这些对我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可那些老同学们可都是天天坐主席台的呀,他们能按时出来吗?我心里打了个大问号。
我的动作算快的,九分钟不到就到了集合点,可我万万没想到,其他同学比我还快,他们身着迷彩服早已列队完毕。而到得最早的要算我们班组干部,我刚下楼就远远地看到班长童志辉、副班长陈耀斌、一组长何强、二组长何婉云、三组长卢汝辉、四组长杨冠贤、五组长张文益等班组干部早已精神抖擞地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上了。
这天下午,中大给我们安排的科目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其实就是培养团队精神,以组为单位实施。科目设置既有智力游戏,也有体力动作,其训练之严要求之高堪比军校。老师规定,凡队中有人讲话,不听指令,其组长必做俯卧撑,数量视犯规人数多少而定。
开始大家不以为然,可当两位组长不得不因本组学员讲话而做俯卧撑后,整个队伍一下子寂静严肃起来。在接下来的团体竞赛中,各组争先恐后,群策群力,生怕当“副班长”,整个训练场成了团结的海洋,竞争的海洋,奋进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如果不是同学们头顶的银丝不时随风飘动,人家还以为是一群大学新生在拓展呢!
拓展训练最后一个科目是绳上行走,这是我们在中大五天培训中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个培训内容。绳上行走其实很简单,在训练场放置一条闭合的攀岩绳,全体同学在绳外围成一圈,双手牢牢抓住攀岩绳,将绳绷紧,再选出同学在绳上行走。
这次我们选出了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加行走。首先登绳的是靓女同学庾燕明。同学们见靓女登绳,人人喜笑言开,个个精神倍增,生怕靓女在自己面前掉下去。燕明同学则一边轻灵地在绳上飞奔,一边笑眯眯地说着“谢谢”,很快就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完成了使命。
接下来行走的高满佳同学可让大家吃了点苦头,要知道满佳同学可是近二百斤的英武大汉,走在谁的面前谁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渐渐走来的泰山般的满佳同学,同学们只有一个念头,用力用力再用力,绷紧绷紧再绷紧,不能让满佳同学掉下来,更不能让全班的拓展训练出洋相,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满佳同学沉着应战,坚定顺利地走到了终点,为我们的绳上行走科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绳上行走,让我们深深地懂到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离开中大好些天了,脑子里一直还在翻腾着中大的那些人和事,我相信她会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我们今生今世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中大,谢谢你!(作于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