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句话经常被长辈用来劝告年轻人一定要听取老人家的意见,否则很容易吃亏。当然,时代在不断进步,老人家经验又不是科学规律、定理,未必真的管用,但涉及到人性方面的事情,往往真的会应验,不听话的年轻人很快被现实打脸。
山东一女孩不听父母劝告,非要报考广西的高校,刚报到就后悔,想退学复读
小婷是今年山东的应届高考生,高考分数为554分。这个分数虽然报考“双一流”大学有难度,但报考“双非”的选择空间还是蛮大的,报考省内的齐鲁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都没问题。
高考成绩出来后,父母跟她商量填报志愿时,建议她报考山东省内的大学,这样离家近一点,爸爸妈妈也好照应,但小婷却不这么认为,坚持要报考南方的大学,去看看南方不一样的风景。父母拗不过她,只好由她自行决定,最终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
暑假转眼过去,很快到了开学报到的日子,想到女儿第一次出远门,一家人经过商量,决定由妈妈陪小婷一起去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并提前好几天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所在的城市——桂林市,一方面为了提前熟悉当地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当做对小婷高考表现的旅游奖励。
在开学前的那几天里,母女俩逛了桂林的许多地方,“桂林山水甲天”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小婷对桂林这座城市还是挺满意的,直到真正开学的那天。
考虑到疫情风险的原因,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对新生开学的安排比较特殊,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不能进入学校,而学生进入学校后也要进入准居家隔离的状态,不能再出校门。
看到校门口围满了依依惜别的同学和家长,小婷顿时产生了莫名的伤感,一想到学校跟家相隔千里,下一次再见爸爸妈妈可能就是好几个月后的寒假春节了,就趁着还没有进入校门,跟妈妈说:我想回去复读,我想回家,不想在这里了。
妈妈虽然也舍不得离开女儿、也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但还是强忍着情绪,拒绝了女儿回去复读的要求。
见妈妈不答应,小婷只好独自办理入学手续,但“退学复读”的念头小婷始终没有放下,尤其是到了中秋节那天,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团圆节,感到特别的孤独和伤感,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作为父母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天总感觉空落落的,也有妥协的念头,但考虑到女儿已经是成年人了,就应该为自己的任性买单,所以还是狠心装作无所谓。
最有趣的是爸爸的反应,这些天就没停过念叨女儿“在学校怎么样”“吃得好不好”,还想到桂林来陪读,好让女儿放心读书。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风俗可谓是千变万化,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不适应感是很正常的。加上随着经济水平好起来,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受过苦,一直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和技能,突然间要脱离父母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学习和生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人只有历练了才能真正长大,既然已经成年了、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应该主动融入新的环境,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去完成人生的一次新的蜕变,当适应过来时,不仅学到了知识,人的思想、性格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将来毕业了走出社会也就不怕了。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孩子养到这么大,是该放手让孩子展翅飞翔了,这样孩子才能拍打出强大的羽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时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保留一个温暖的家,时不时回来看看。
当然,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填报志愿时除了要考虑学校和专业之外,也要把地理区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看自己能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可不可以适应远离父母的生活,切莫逞一时之快而草率决定,白白浪费了多年努力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