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2025年05月21日12:22:04 星座 1148

01

熵(Entropy)起初是一个热力学函数,后发展为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增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且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系统环境当中,熵(混乱程度)只会增加,以至于趋向混沌、无序。

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一个人,天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没有任何的锻炼,那他的身体就会越来越胖,健康也会越来越差,三脂高什么的,基本都会出现。

人体的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运动锻炼,就是缺乏外力的影响。身体变胖,以及健康危机,就是“熵增”的结果。

可见,要是没有外力的影响,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熵增定律: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 天天要闻

02

先来谈谈“人之命运”。

你觉得,如果不靠时机、红利、贵人、运气,单靠自己,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百分之一百不可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草根逆袭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有一天问大臣:我能打败项羽,取得天下,靠的是什么?

大臣们回答:靠的是陛下的英明神武。

刘邦哈哈大笑,回应:你们就不要奉承我了。我之所以可以打败项羽,取得天下,靠的就是一帮兄弟,他们都愿意跟我混。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愿意用,注定会失败。

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韩信,都是谁的手下?他们都是刘邦的手下。

命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单靠刘邦自己,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受到外力的影响,有贵人(汉初三杰)的帮助,所以刘邦克服了命运的熵增,改变了命运。

熵增定律: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 天天要闻

03

另外来谈谈“生活日常”。

如果你带着一家老小外出旅行,一个星期没有回家,那你回家之后,就会发现,房子里边满是灰尘,细菌丛生。

为什么?因为熵增效应在产生影响。

房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人去每天搞卫生,系统就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慢慢地,房子里边的卫生就会越来越差,灰尘满地,细菌丛生。

除了房子,还有你的耳机线,也是如此。

戴着有线耳机听完歌,就把有线耳机放在口袋里边。等你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耳机线都“打结”了。

耳机线的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你没有整理好,而是直接将它揉成一团放口袋里边,那它打结,变得混乱,就是必然的结果。

生活当中所有“变坏”和“变混乱”的情况,都跟熵增定律有关。

熵增定律: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 天天要闻

04

深度一点来谈谈“时代趋势”。

当我们回看20世纪前半段,就会发现,短短40年的时间,就爆发了2次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的本身,代表了什么?就是混沌,以及无序。

人类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以及内力的制衡,那“熵”,也就是混乱的程度,就会迅速增加。

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混沌、无序,将成为现实。

肯定有人会说,为什么后来的世界,混沌和无序的一面,减少了呢?

因为出现了“多极”的局面,形成了制衡。以及核武器的出现,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克制着“熵”的增加。

当然了,这些制衡和克制的局面,都是暂时的。

因为人类世界的混沌、无序,不一定体现在热战方面,还有可能体现在行情、经济、生态环境方面。

熵增定律:万事万物,都会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 - 天天要闻

05

写到最后

1865年,克劳修斯将宇宙看作一个孤立的热力学系统,通过熵增定律得到两条推论:宇宙的能量是恒定的;宇宙的熵一直在趋于最大值。

这就是“宇宙热寂说”的由来。

也就是说,亿万年后,宇宙终究会走向热寂,逐渐灭亡。当然了,亿万年的时间太长太长,我们都看不见罢了。

回到当下,其实整个世界的趋势,以及各行各业的趋势,都在往“熵增”的一面快速发展。

什么大学毕业就失业,什么35岁就被职场淘汰,什么行情一般般,赚不到钱,什么房地产泡沫......这一切,其实就是“熵增”带来的结果。

文/舒山有鹿

星座分类资讯推荐

天津市委批准,开除李洪伟党籍 - 天天要闻

天津市委批准,开除李洪伟党籍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利用职务影响低价购房;目无法纪,指使他人打探案情……7月5日,天津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原局长(兼)李洪伟被开除党籍、公职,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李洪伟 资料图李洪伟出生于1970年3月,山东诸城人,全日制大学学历,法学...
面相全变了!再看35岁鹿晗和27岁关晓彤,马伊琍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 天天要闻

面相全变了!再看35岁鹿晗和27岁关晓彤,马伊琍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4月20日,鹿晗的35岁生日,全网都等着,关晓彤每年一次的卡点庆生,却扑了个空。长期高强度冲浪的她,反常的安静一整天。祝福断了,零互动,分手传闻愈演愈烈,也因为一直悬而未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到热搜上猜疑一番,分,还是没分,扑朔迷离,进而持续的引爆话题。新一轮关注又起来,是鹿晗跟关晓彤,同时有了新动...
赛百味打工七年,这是一个数学教授的简历 - 天天要闻

赛百味打工七年,这是一个数学教授的简历

在大伙的普遍印象里,大学教授这种人,应该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一路坦途,必须本、硕、博连读,想做个博后也是顺手的事。 但最近哥们刷到条新闻,最近入职了中山大学的传奇数学家张益唐,简历上居然出现....
《道德经》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养 - 天天要闻

《道德经》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养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对于它的解读不是普通学者可以胜任,大学毕业留在学校,从没有进入过社会的象牙塔式学者,几乎就是垃圾解读的高发人群。(没有贬损之意)他们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质:第一,理科生,物理学起码高等物理级别。因
一线房价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后,谁偷走了中产财富? - 天天要闻

一线房价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后,谁偷走了中产财富?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一线城市的房价整体跌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深圳领跑跌幅榜,房价下调了39.3%,价格已经跌回了2016年5月。此外,上海也没撑住,30.6%的下跌把价格带回了2016年3月。北京跌幅略微轻一些,29.5%的跌幅对应着2016年8月的价
今明两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临“3大问题”,别不当回事 - 天天要闻

今明两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临“3大问题”,别不当回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拥有二套房子的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赢家。这些家庭通常一套房子用来自住,另外的房子用来出租。显然,拥有二套房产的家庭赶上了红利期,不少人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从2022年开始,国内房价就进入到调整的趋势之中,不仅是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而且房价也出现了
包皮,割还是不割?这是一个好问题! - 天天要闻

包皮,割还是不割?这是一个好问题!

暑假到来,各大医院的小儿泌尿外科门诊迎来了一波咨询小高峰。每年假期,“孩子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成了困扰不少家长的问题,相关的咨询量和手术预约量随之激增。面对这股“割包皮”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并非所有孩子的包皮问题都需要手术干预!是否选...
《长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资源太少,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没看透这5条职场潜规则 - 天天要闻

《长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资源太少,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没看透这5条职场潜规则

作者:柳絮(富书作者)在职场打拼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兢兢业业,极少偷懒摸鱼,到头来升职加薪没有你的份儿:脏活累活全干,从没有半点怨言,结果工资比新人也少;替同事背锅,为领导担责,没有落得半分好,还被大家当成冤大头。初入职场时,我们曾雄心壮志,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可干着干着,才明白职场是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