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又谈技术向善!全动力布局非单纯电,要重塑全球出行范式?

2025年5月24日,长城汽车魏建军以“技术向善”为核心理念,通过柴油皮卡称雄非洲(23%市场份额)、混动技术征服西伯利亚(极寒续航衰减率低于行业12%)的全动力布局,向全球宣告“汽车强国非单选题”。

“技术向善”的底层逻辑藏在一组数据里:长城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增超15%,2024年达182亿元,其中37%用于多动力技术协同开发。

2019年,当非洲用户因基建需求苦寻耐用皮卡时,长城柴油车型以50万公里无大修的测试数据切入市场;2023年,西伯利亚用户面临极寒续航焦虑,其混动技术通过-35℃环境下5000公里不间断行驶验证可靠性——这种“用技术解决真实痛点”的思路,正是魏建军定义的“向善”。

截图源长城汽车微博,以下同是

不同于行业内“押注单一技术路线”的激进策略,长城的全动力矩阵(燃油/混动/纯电/氢能)更像一本“全球出行解决方案手册”。在欧洲,纯电车型2024年销量暴涨89%回应碳中和诉求;

在东南亚,混动车型以17%市占率适配当地充电基建缺口。技术向善的本质,是让每一项创新都精准击中用户未被言说的需求。

技术向善为何成为全球化破局点?

当某德系车企因坚持纯电路线在非洲遇冷时,长城的柴油皮卡正成为当地矿山运输标配。魏建军的逻辑很清晰:技术若无“适配场景”的温度,再先进也是冰冷参数。

数据显示,2024年采用单一动力路线的车企在新兴市场平均增速仅5%,而全动力布局企业达19%,“向善”的本质是对市场差异的敬畏。

全动力布局如何重构行业竞争维度? 比亚迪的纯电狂飙、丰田的混动坚守,正在被长城的“多线解法”打破规则。

有汽车分析师指出:“长城用技术向善重构了评价体系——不再比拼技术参数绝对值,而是看能否为非洲牧民、西伯利亚科考队等细分群体提供‘恰好够用’的方案。”这种转变让技术竞争从“军备竞赛”转向“场景适配”,2024年某日系车企因未跟进混动技术,在俄罗斯市场被长城挤压4%份额即是例证。

技术向善将牵引行业走向何方? 碳中和时代,欧洲的碳税政策、东南亚的电价波动、非洲的燃油成本差异,让“一种技术打天下”成为过去式。

长城的实践揭示:未来汽车强国的核心能力,是像拼拼图般用多元技术匹配全球需求——当柴油动力在非洲减少30%运输成本,当混动技术在西伯利亚降低25%能耗,这些具体的“向善”成果,正重新定义“技术领先”的内涵。

当技术不再是炫技而是解决具体难题,你觉得“技术向善”会成为中国车企改写全球竞争规则的关键吗?


(本文内容来源:长城汽车官方微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