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迈出关键性一步,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发放

汽车行业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则是智能化,自从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开始,关于自动驾驶的争议就没停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的发展,智能车有了新的提升,2023年下半年开始,头部企业相继宣布将初步具备全场景自动驾驶能力。

智驾新阶段

随着各大厂家的技术不断发展,关于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政策也在研究如何实现适配性落地,和技术演进同频共振,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在2023年年尾,l3终于迈出了落地应用的关键一步。1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基础上,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l3及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此消息一出,智能驾驶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车企应声而动,宝马、奔驰、智己、极狐、长安、比亚迪、阿维塔等多家汽车品牌官宣获得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开展测试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重庆。

其中,比亚迪官方微博表示,今年7月21日,比亚迪在深圳市获得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成为拿到全国第一张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的车企。

除了在拿牌速度上的较量,还有在拿牌数量上的比拼,比如长安汽车宣布已于日前拿到17张高快速路的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这是目前已知单批次获得最多l3测试牌照的车企。

拿牌只是第一步

在此之前车企们为了让自家产品的自动驾驶功能无限趋近于l3级,创造了各种名词,如l2+、l2++、l2.999等,都在挑战高阶自动驾驶领域上跃跃欲试。

据了解,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noa功能渗透率接近3%,较去年同期提升近一倍。临近年底,国内城市noa开城大战愈演愈烈,新政策的出台,为等待已久的智能汽车产业拉开了量产的闸门。

有业内人士分析,l3级自动驾驶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分水岭,是车辆的控制权和驾驶权完全由人类负责,移交到将责任交付给“系统”的关键阶段。相比于l2级以下的辅助驾驶系统,l3级自动驾驶技术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更高,同时也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以,拿到测试牌照只是车企迈向l3级的第一步,申请l3级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汽车,均需要通过前期的专业考核评审,上路测试期间也需要全程上传测试数据,并随时接受监督。测试区域的路况条件需要具备代表性,以验证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未来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长安汽车在重庆市政府等部门支持、监督和指导下,在重庆市特定区域——内环快速路开展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该路段全长74.1km,极具山地特征,覆盖施工、长坡、连续弯道、桥梁、隧道、匝道汇入等复杂场景,车流量大,单向断面流量最高达9.4万辆/日、高峰流量最高达7300辆/小时,全路段早晚高峰常态性交通拥堵路段。

长安汽车表示,公司自动驾驶产品将继续基于重庆天然地理优势进行道路测试,测试场景更丰富、更严苛,让自动驾驶运行有更多样化的落地场景。

一些企业认为,l3面临诸多挑战,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法规标准的不完善,此外还有系统故障之类的安全隐患。面对前方重重挑战,四部委发布的《通知》,无疑是行业发展的定心丸,随着智能驾驶迈入全新阶梯,未来智能驾驶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行业内卷态势短期内不会停止。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产业竞争格局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在激烈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整体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将继续得到抬升。